基本介紹
- 作者:雲南省博物館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CN :7068.105
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書名。中國古滇族墓葬考古發掘報告集。雲南省博物館編著。文物出版社1959年出版。一冊。全書分為四章:緒言,墓葬概說,隨葬器物,結語。全面報導了1956—1957年石寨山滇族墓發掘和研究成果,...
《晉寧石寨山:第五次發掘報告》收錄了晉寧石寨山的第五次發掘報告。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叢書·晉寧縣誌》記載:“石寨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上蒜鄉石寨村西面,距滇池水岸約1000米,遺址面積約50000平方米,文化層厚30~100厘米。1955年3月雲南省博物館進行了局部試掘,出土磨製石器6件,另有骨錐、蚌刀...
《石寨山文化考古發掘報告集》是2016年9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內容簡介 雲貴高原上一種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文化。又稱雲南青銅文化。1955-1960年發掘,遺址在雲南晉寧縣石寨山,故名。但分布地區不限雲南,貴州西部、四川南部、廣西西部也有發現。有代表性的是雲南楚雄萬家壩、江川...
石寨山古墓群,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石寨村,是戰國至漢代古滇國國王及其親族的墓葬遺址群。1955年至1996年,石寨山古墓群經過五次發掘,清理戰國至漢代的古墓86座,出土“滇王之印”金印等文物近5000件,有青銅器、金器、銀器、鐵器、玉器、瑪瑙等。其中的青銅器鑄造精良,紋飾圖案精美,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
石寨山文化是雲貴高原上一種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文化。又稱雲南青銅文化。簡介 1955-1960年發掘,遺址在雲南晉寧縣石寨山,故名。但分布地區不限雲南,貴州西部、四川南部、廣西西部也有發現。有代表性的是雲南楚雄萬家壩、江川李家山、祥雲大波那和廣西西林普馱等。典型器物是銅鼓、銅棺、刃作半月形的銅鉞、尖頭...
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銅器(戰國末年到東漢初年),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製品達4千餘件。其中有金質的“滇王之印”一枚。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銅器 古代滇族王室貴族的青銅製品。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已發掘的幾十座墓葬,時代相當於戰國末年到東漢初年。出土物達四千餘件,有許多具有獨特風格的青銅兵器、銅鼓...
1955~1960年﹐雲南省博物館先後4次發掘了50座墓葬。1959年出版了《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蔬菜、水稻, 主要銷售往省內外。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2.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3%。該村正在發展 蔬菜、水稻 特色產業。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 年底,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
20世紀50年代,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相當於漢代)出土了大量古代銅器。部分銅器上鑄有形象準確,製作精細的建築模型。為研究西南地區的古代建築形式提供了實證。模型介紹 模型大多是底層架空、樑柱承重的乾闌式建築,壁體為原木疊置的井幹式結構。屋頂均為雙坡。屋脊兩端略微上翹,山面搏風版從脊端向內斜收,屋頂呈...
重要的考古發掘研究項目如元謀古猿化石地點、永平光街新石器時代遺址、通海海東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玉溪刺桐關青銅時代早期遺址、龍陵大花石新石器時代遺址、元江窪垤青銅時代墓群、晉寧石寨山古墓群、曲靖橫大路古墓群、箇舊黑馬井東漢墓和大理大豐樂火葬墓等發掘與研究,以及大理唐宋太和城城址的考古調查工作等,都在...
這是以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葬群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初期到公元前1世紀的東漢初年。流行於雲南晉寧、四川會理、貴州赫章 、廣西玉林等廣大地區。1957年,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14號墓出土的一面西漢銅鼓,通高31厘米、面徑41厘米,胸部呈半弧形外突、超過鼓面,腰部收束,兩旁各有一...
晉寧石寨山 《晉寧石寨山》是一本圖書。圖書,作者是張增琪。
晉寧石寨山銅器,戰國、秦漢時期古滇國青銅器群。1955—1960年間出土於雲南晉寧石寨山古滇國貴族墓葬。現藏雲南省博物館。這批青銅器以兵器的數量為最,主要包括劍、戈、矛、鉞等種類,生產工具有鋤、斧、鐮、鋸等,還有銅鏡、銅扣飾等生活用器。器物形制和紋飾多帶有濃郁的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其中以銅鼓、貯貝...
萬家壩墓葬群出土了隨葬器物1245件,其中銅器1002件,其餘有陶、木、玉石等。銅鼓 萬家壩墓葬群出土的青銅器中,有5件銅鼓,顯示了銅鼓產生的初期階段所具有的原始性。鼓身僅有簡單紋布,均屬早期特徵。經專家鑑定,萬家壩銅鼓比晉寧石寨山等地出土的銅鼓型制更為原始,是世界上考古已發現的最古老銅鼓。其中一件...
孫太初先生主要從事雲南兩漢時期及南詔、大理國時期文物考古研究,最先對晉寧石寨山滇王墓群作過基礎性綜合研究,對雲南歷代重要碑刻作過系統調查研究。主持或參加過滇池地區貝丘遺址調查發掘,石寨山滇王墓群發掘等;收集大批明清雲南地方志資料,傳拓過大批重要石刻拓本。作品 孫太初著有《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發掘報告》...
從現已掌握的考古發掘的情況看,文獻記載的漢代金印有1784年在日本博多志賀島上出土的“漢倭奴國王”金印、1955年在雲南晉寧石寨山漢墓出土的“滇王之印”蛇紐金印和1981年在江蘇省揚州附近的邗江縣營泉鎮北二號漢墓出土的“廣陵王璽”,此璽龜紐金印、在印面尺寸、篆刻字型和印紐形制等方面與前兩枚金印十分相似...
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古滇國(西漢時期)文物,晉寧石寨山10號墓出土,該器型在世界青銅器中的獨樹一幟,該器為典型的束腰圓筒形貯貝器,器腰兩側各裝飾一個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爬狀。騎士華麗的服飾和佩劍,表示墓主人手握非常大的權力,而象徵財富的牛體格健碩且圍繞一個地位顯赫的人,說明墓主人生前地位非...
1956年11月,雲南省博物館從晉寧區上蒜鎮石寨山古墓群中發掘出這一"滇王之印"。這是雲南隸屬中央最早的物證。滇王金印的印章形制,根據《漢舊儀》當屬列侯的規格,但卻是王印,這表明滇王國同西漢中央王朝有著密切的政治關係,是一個個有特殊地位的內臣。重要意義 關於“滇王之印”的意義,有一點值得指出。“滇...
河泊所遺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河泊所村,滇池東南岸,東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僅700餘米。河泊所遺址是昆明古滇文化的“最老代言人”。已探明的河泊所遺址分布總面積約400萬平方米,核心範圍約100萬平方米,其主要年代為戰國至漢代。河泊所遺址考古發掘揭露出主體為兩漢時期的文化堆積,...
[田野考古] 較長時期是在山東和湖北地區從事考古調查和發掘。曾先後在陝西華縣泉護村(1958年9~12月)、河南安陽殷墟(1959年秋)、雲南晉寧石寨山(1960年春)、山東曲阜西夏侯(1962年9月,1963年10~11月)、濰縣魯家口(1973年10~11月,1974年4~6月)、膠縣三里河(1974年10~11月,1975年4~5月)...
夏鼐一直不忘當年在開羅對蝕花肉紅石髓珠的研究,當他得悉1956年在我國雲南晉寧石寨山,一座漢墓上發現一串肉紅髓珠以後,把它們與埃及等地出土的蝕花肉紅石髓珠加以對比研究,寫成《我國出土的蝕花肉紅石髓珠》一文。文中引述了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發表的《幾顆埃及出土的蝕花肉紅石髓珠》那篇文章的有關內容,把...
1980年,雲南文物學古研究所在劍川鰲鳳山發掘的古墓中,出土了海貝,其年代約在春秋中期至戰國初期;1979年,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呈貢天子廟戰國中期基中,出土海貝1500多枚;解放後在晉寧石寨山及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出土的貝,就達1230多斤,計247000多枚;在騰衝寶峰山核桃園還出土了漢代五銖1000多枚。考查錢幣...
滇池周圍的滇墓 1955~1960年,在雲南省晉寧石寨山發掘了數十座土坑墓,其中6號墓有金質的“滇王之印”隨葬,確定了它們是滇墓。1964年在安寧太極山,1972年在江川李家山,又發掘了數十座相似的墓。墓的年代約從戰國後期到東漢初期。墓坑形狀不甚規整,葬具為木棺,除個別的墓為合葬以外,多為單身葬。隨葬品...
1955年,西漢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出土於雲南省晉寧石寨山古墓群。西漢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西漢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高21厘米、口徑24.5厘米、蓋徑31厘米。器身腰部一周,有線刻人物。器蓋上鑄造立體群雕,表現一祭祀廣場上的禮儀建築、器用設定,及其人物活動。計有1碑、1表、2銅鼓、...
瑪瑙管形珠串飾,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出土。【尺寸】:最大件長4.1厘米,直徑1.2厘米 最小件0.8厘米,直徑1厘米 圓球珠長2.1厘米,直徑1.7-2.2厘米 【出土地】: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出土 【特徵】:共75枚,呈白色,半透明,光澤甚佳,多為管形珠,管粗大,兩端截平,中央穿孔一貫兩端。
他又擅長綜合現代民族考察資料、民俗學資料解釋考古學的問題,所著《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屬問題試探》、《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銅器的研究──若干主要人物活動圖像試釋》等文,對西南民族史的研究很有影響。他曾參加五代前蜀王建墓的發掘,並在成都平原作過考古調查,對四川漢墓的特點和分期、巴蜀兵器的分類斷代...
【年代】:西漢 【尺寸】:最大件長4厘米,直徑0.9厘米,孔徑0.4厘米 最小件長1.1厘米,直徑0.7厘米,孔徑0.4厘米 【出土地】: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出土 【尺寸】:最大件長4厘米,直徑0.9厘米,孔徑0.4厘米 最小件長1.1厘米,直徑0.7厘米,孔徑0.4厘米 【出土地】: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
33、李曉岑:《雲南的斑銅與烏銅走銀》,《中國科技史料》(北京),2003年第2期,158-165頁。34、李曉岑:《阿昌族的制鐵技術及相關問題》,《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2期,28-33頁。35、李曉岑、韓汝玢、蔣志龍:《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金屬器的分析和研究》,《文物》(北京),2004年第...
西漢執傘男俑 西漢執傘男俑是雲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 1956年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踞坐,高髻,身披巾,束帶著裙,腰系圓形飾。雙手執傘,傘已脫落。
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大量具有滇族藝術特色的青銅雕塑作品。在一件表現祭祀場面的銅貯貝器上,鑄造了 127個人物形象。這裡出土的騎士獵鹿紋、雙人盤舞紋、押送戰俘紋、二虎搏豬紋、猛虎撲鹿紋等透雕銅扣飾,則以形象生動、情節驚險而著稱。參考書目 《中國美術全集·秦漢雕塑》,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85。
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屬問題試探 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銅器研究——若干主要人物活動圖像試釋 雲南晉寧出土銅鼓研究 四川的畫像磚墓及畫像磚 論盤舞 成都萬佛寺石刻造像 記唐印本陀羅尼經咒的發現 相如琴台與王建永陵 駕頭考 前蜀王建墓內石刻伎樂考 王建墓內出土“大帶”考 前蜀王建墓出土的平脫漆器及銀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