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茶簡稱滇紅。由漢族茶農創製於民國年間。產於雲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寶洪茶
- 別稱:十里香茶
- 屬:高香型茶樹
【名稱】:寶洪茶
【產地】:雲南省宜良縣
【產地】:雲南省宜良縣
【簡介】
寶洪茶又名十里香茶,產於雲南省宜良縣城西北5公里外的寶洪寺,唐朝期間由福建開山和尚引進福建小葉種種植而成。
茶寶洪茶是雲南宜良縣產的小葉種茶,屬高香型茶樹品種、香氣高銳持久,鮮葉採下一、二小時即散發出花香,以其高香而著稱,加工成品有炒青(寶洪)和烘青(宜春)兩個花色品種。 由於宜良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3度,溫差不大,年均雨量約,1000毫米,風力僅24米/秒,海拔較高,寶洪山一帶茶園在1550至1630米之間。
寶洪茶又名十里香茶,產於雲南省宜良縣城西北5公里外的寶洪寺,唐朝期間由福建開山和尚引進福建小葉種種植而成。
茶寶洪茶是雲南宜良縣產的小葉種茶,屬高香型茶樹品種、香氣高銳持久,鮮葉採下一、二小時即散發出花香,以其高香而著稱,加工成品有炒青(寶洪)和烘青(宜春)兩個花色品種。 由於宜良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6.3度,溫差不大,年均雨量約,1000毫米,風力僅24米/秒,海拔較高,寶洪山一帶茶園在1550至1630米之間。
竹山茶園高達1900米,山巒起伏,雲霧繚繞,漫射光占優勢,茶樹對光的利用率相對增加,提高了茶葉里的有效物質。加之,茶樹經宜良農民精心選育,形成了該茶萌發力強,芽葉肥壯,白毫豐滿,成茶香氣高銷路持久的特點。民眾形容寶洪茶的香氣道:"屋內炒茶院外香,院內炒茶過路香,一人泡茶滿屋香"可見寶洪茶確實香高質優,人人稱讚。寶洪茶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樹多分布在寶洪寺四周的寶洪山上,這裡海拔高約1000多米,林木交蔭,雲霧重,日照短,漫射光多,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6.3℃,土壤肥沃,土層深厚,腐殖質和礦物質含量豐富。優越的自然環壤有利茶樹的生長,有利芽葉有效成份的形成和積累,為形成香味特異的寶洪茶奠定了物質基礎。
竹山茶園高達1900米,山巒起伏,雲霧繚繞,漫射光占優勢,茶樹對光的利用率相對增加,提高了茶葉里的有效物質。加之,茶樹經宜良農民精心選育,形成了該茶萌發力強,芽葉肥壯,白毫豐滿,成茶香氣高銷路持久的特點。
【歷史】
據歷史考證,寶洪茶早在唐朝宜良寶洪寺時(當時稱相國寺,明朝改建時稱寶洪寺)由於開山和尚從省外來傳教,引來的小葉型茶種,當時佛教在我國和亞洲盛行,據傳開山和尚從系福建人氏,茶種來源於閩,種植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
【採制】
寶洪茶採摘精細,具有開採早,采期短,採得嫩三大特點。每年雨水節令時開採,清明前五至十天採摘結束。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採回的鮮葉薄攤在竹簸箕內,攤放3~5小時,使其散發部分水份。去除青草味氣,便於炒制。
寶洪茶炒制方法酷似龍井茶,曾有宜良龍井茶之稱,主要工藝分殺青,攤涼回潮、煇鍋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擄、抓、扣、撳、壓、推、磨八種。炒制時根據鮮葉老嫩、含水量高低成形度靈活變換,因勢呵成。
【特點】
寶洪茶茶香特異,人們流傳著“屋內炒茶院外香,院內炒茶過路香,一人泡茶滿屋香”的說法。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扁直平滑,形似杉松葉,隱毫稀見,色澤綠翠,香氣高銳,味濃鮮爽,湯色黃綠清澈,葉底肥嫩成朵。寶洪茶性寒,貯藏1--2年後的陳寶洪茶有清火解熱的藥理功能,因而頗受消費者的喜愛。
1.具有特殊的天然花香味,抓把鮮葉一聞,都能感到清香四溢,這種香味既厚重濃郁又醇樸自然,刺激性不強烈,大家都能接受。
2.鮮爽度高,寶洪茶的胺基酸含量較高,而且只採摘一芽一、二葉,嫩度高,故品飲時對口腔舌面的刺激弱,感覺順滑,鮮甜。
3.開採早,一般在每年雨水節令開採,至清明節令前5天左右結束,所產的春茶都是明前茶。外省的很多知名的綠茶一般在清明節令前5至10天才能開採,即寶洪茶春茶採制結束後,外省的茶才剛開始開採。
4.芽葉肥厚,由於寶洪茶產地海拔約1800米,晝夜溫差大,生長發芽的時令性比較明顯,即每年只有春茶30天左右,夏季20天左右,秋茶20天左右的時間集中發芽供採摘。所以芽葉肥厚,滋味厚重耐泡,但也由於芽葉肥厚,所以寶洪茶在炒制時,殺青需要較高的溫度,所以寶洪茶的外表面會產生一些焦點,在作形時較難壓扁成形。外形不及外省一些扁炒型青茶的外形美觀。
5.歷史悠久,據《中國茶經》的記載,寶洪茶有唐代由寶洪寺開山和尚引種,至今已傳承千年,如今寶洪寺尚留有殘堰斷壁,寺院後有兩株古茶樹,可作為歷史悠久的見證。寶洪茶由於歷年產量都很少,雖歷史悠久,但知名度不是很高。
【歷史】
據歷史考證,寶洪茶早在唐朝宜良寶洪寺時(當時稱相國寺,明朝改建時稱寶洪寺)由於開山和尚從省外來傳教,引來的小葉型茶種,當時佛教在我國和亞洲盛行,據傳開山和尚從系福建人氏,茶種來源於閩,種植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
【採制】
寶洪茶採摘精細,具有開採早,采期短,採得嫩三大特點。每年雨水節令時開採,清明前五至十天採摘結束。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採回的鮮葉薄攤在竹簸箕內,攤放3~5小時,使其散發部分水份。去除青草味氣,便於炒制。
寶洪茶炒制方法酷似龍井茶,曾有宜良龍井茶之稱,主要工藝分殺青,攤涼回潮、煇鍋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擄、抓、扣、撳、壓、推、磨八種。炒制時根據鮮葉老嫩、含水量高低成形度靈活變換,因勢呵成。
【特點】
寶洪茶茶香特異,人們流傳著“屋內炒茶院外香,院內炒茶過路香,一人泡茶滿屋香”的說法。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扁直平滑,形似杉松葉,隱毫稀見,色澤綠翠,香氣高銳,味濃鮮爽,湯色黃綠清澈,葉底肥嫩成朵。寶洪茶性寒,貯藏1--2年後的陳寶洪茶有清火解熱的藥理功能,因而頗受消費者的喜愛。
1.具有特殊的天然花香味,抓把鮮葉一聞,都能感到清香四溢,這種香味既厚重濃郁又醇樸自然,刺激性不強烈,大家都能接受。
2.鮮爽度高,寶洪茶的胺基酸含量較高,而且只採摘一芽一、二葉,嫩度高,故品飲時對口腔舌面的刺激弱,感覺順滑,鮮甜。
3.開採早,一般在每年雨水節令開採,至清明節令前5天左右結束,所產的春茶都是明前茶。外省的很多知名的綠茶一般在清明節令前5至10天才能開採,即寶洪茶春茶採制結束後,外省的茶才剛開始開採。
4.芽葉肥厚,由於寶洪茶產地海拔約1800米,晝夜溫差大,生長發芽的時令性比較明顯,即每年只有春茶30天左右,夏季20天左右,秋茶20天左右的時間集中發芽供採摘。所以芽葉肥厚,滋味厚重耐泡,但也由於芽葉肥厚,所以寶洪茶在炒制時,殺青需要較高的溫度,所以寶洪茶的外表面會產生一些焦點,在作形時較難壓扁成形。外形不及外省一些扁炒型青茶的外形美觀。
5.歷史悠久,據《中國茶經》的記載,寶洪茶有唐代由寶洪寺開山和尚引種,至今已傳承千年,如今寶洪寺尚留有殘堰斷壁,寺院後有兩株古茶樹,可作為歷史悠久的見證。寶洪茶由於歷年產量都很少,雖歷史悠久,但知名度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