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

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

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是一個專門從事非洲研究與人才培養的學術機構,成立於1998年。為適應非洲學科發展的需要,2007年初,經學校批准正式成立實體性的“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中心在行政上掛靠國際關係研究院,擁有人事編制、經費撥款和辦公環境。目前中心有70平方米辦公室用房兩間,正式編制研究人員7人,兼職研究人員10人。中心聚集了雲南大學一批年輕研究人員,共同致力於非洲問題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中心聘請了相關專家教授組成學術委員會,由雲南大學副校長肖憲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吳磊教授擔任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
  • 外文名:YUNNAN UNIVERSITY CENTER OF AFRICAN STUDIES
  • 創辦時間:1998年
  • 從事:非洲研究與人才培養
  • 隸屬:雲南大學
歷史背景,歷史變革,取得成果,

歷史背景

雲南大學開展非洲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世紀50年代,在從埃及留學回國的阿拉伯語言學者納忠教授主持下,雲南大學開始了北非與中東問題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世紀80年代,雲南大學趙瑞芳教授、吳繼德教授參與中國非洲史研究會的籌建工作及三卷本《非洲通史》的編寫工作。

歷史變革

1991年,劉鴻武教授從奈及利亞留學回國後,正式在雲南大學組建非洲研究學科,非洲研究開始成為雲南大學世界史、國際關係兩個學科的支撐方向與特色之一。1996年劉鴻武教授開始招收非洲研究方向碩士生,2000年開始招收非洲研究方向博士生。
1998年,雲南大學成立了非實體性的亞非研究中心。為適應非洲學科發展的需要,2007年初,經學校批准正式成立實體性的“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中心在行政上掛靠國際關係研究院,但具有獨立的人事編制、經費撥款和辦公環境。當前中心有70平方米辦公室用房兩間,正式編制研究人員5人,兼職研究人員10人。

取得成果

經過幾十年的積累發展,雲南大學非洲研究在國內非洲研究領域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一,是國內最重要的非洲研究高層次人才培養單位,迄今已向全國各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培養輸送30多名非洲研究博士碩士生。他們中有些人已成長為學術骨幹和有影響的學者。第二,從文化的角度研究非洲,重點關注非洲新興國家構建進程中的文化認同問題;第三,長期堅持非洲國別史、專門史研究,結合當代中非關係發展實踐,探討世界文明對話背景下中非交往的特殊意義;第四,結合雲南大學文化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研究優勢,展開對非洲本土知識、民族問題、發展問題、環境問題、減貧問題等的研究;第六,作為雲南大學國家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的學術支撐機構,配合學校的對非教育合作工作。
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由劉鴻武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由肖憲教授擔任。劉鴻武教授是國內著名非洲問題專家, 兼任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會長 、 中國亞非學會理事 、 中國中東學會理事 、 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曾在 奈及利亞拉各斯大學 、 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訪學 , 長期從事非洲問題、國際關係、人文科學理論 研究和教學工作, 取得一系列國內領先的研究成果 。劉鴻武教授兩次以國內著名非洲學者身份特邀出席2000年和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部長級會議和北京峰會 。他的研究成果《中國對非洲戰略初探》獲得中國國際關係學會首屆優秀成果獎,並受國務委員唐家璇嘉獎。
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承擔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出版非洲研究專著多部,發表論文50餘篇,有些成果代表了我國非洲研究的前沿水平,在國內學術界具有突出的影響力。同時,非洲中心通過與國際關係研究院、人文學院合作,在國際關係、世界史、國際政治專業培養非洲研究方向的博士與碩士研究生。
2007年,經國家留學基金委批准,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成為首批與非洲國家互換獎學金項目單位,每年可選派多名研究生赴非洲國家留學一年。該項目啟動以來,已有4個批次共10名博士和碩士生被陸續派往尚比亞、坦尚尼亞奈及利亞肯亞等非洲國家留學。 這一項目是雲南大學研究生培養 邁向國際化的重要成果 ,將有力地促進我國年輕一代“非洲通”的成長。
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的發展目標:
· 圍繞雲南大學的學術傳統和辦學優勢,依託國際關係、民族學等學科基礎,不斷凝鍊特色、提升水平,努力把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辦成可持續發展的非洲研究學術基地。
· 加強學位點建設,繼續向非洲派遣留學生,提升與非洲大學合作水平,努力為國家培養高層次 非洲研究人才,形成一支優秀的學術研究隊伍。
· 強化服務能力,積極為國家和企業提供非洲事務政策諮詢、信息服務;借鑑比較中國邊疆多民族地區和諧發展經歷,探討中非合作促進非洲民族發展、社會進步的路徑與政策,拓展中國非洲學、民族學研究領域。
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2號文淵樓9樓雲南大學非洲研究中心
郵編: 65009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