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雲南大學民族學社會學學院,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前身為民族研究院,於2015年底合併設立。下轄人類學系、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3個系,設有人類學博物館民族學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邊疆學所5個學術研究機構。學院現有民族學、社會學、社會工作3本科專業和民族學、社會學、宗教學等7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和1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授權點;有民族學、中國民族史、民族社會學3個博士學位授予點、1個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有1個省級本科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基地,形成本、碩、博一體化的培養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創建時間:2015
  • 碩士學位:民族學、社會學、宗教學
  • 博士學位:民族學、中國民族史、民族社會學
  • 博士後流動站:民族學
  • 國家重點學科:民族學
  • 現任校長:方精雲
  • 校訓:自尊 致知 正義 力行
辦學歷史,學科建設,科研平台,院徽,師資力量,人才培養,對外交流,專業介紹,流動站簡介,精品課程,民族學,社會學,社會工作,專業就業方向,民族學,社會學,社會工作,

辦學歷史

雲南大學民族學社會學學院前身為民族研究院,2015年12月,雲南大學在“雙一流”高水平大學建設,深化學校內部改革進程中,整合原民族研究院、原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原發展研究院社會學研究人員,成立了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社會工作學院)。

學科建設

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建設有民族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建有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社會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建有民族學和社會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一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MSW),民族學、社會學、社會工作三個本科專業,一個民族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一個社會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一個國家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一個全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科研平台

學院作為學校的常設教學科研機構,內設黨政辦公室、團委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本科教學教務管理辦公室、研究生教學教育管理辦公室、博士後人才培養辦公室、資料室,以及人類學系、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民族學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邊疆學研究所、跨國民族研究所、社會工作研究所、媒體人類學研究所、魁閣研究所、藏學研究所、雲南大學伍馬瑤人類學博物館20個子機構

院徽

正如校徽一樣,院徽是一個學院歷史傳承、學科理念、辦學精神和企業文化的象徵符號。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徽在設計過程中聽取了院內教職工的意見,廣泛徵求了院外關心雲南大學民族學科群發展有識之士的建議,最後經學院院務會議定稿,經報備學校宣傳部同意現予以發布。院徽設計為圓形,白底藍字。圓形內圈圖片為藝術化表現的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學術聖地——呈貢魁閣,寓意“報國情懷、社會擔當、紮根田野、自由討論、團隊精神、傳承創新”的“魁閣精神”。外圈上部為中國書法表現的費孝通先生提出的“美美與共”思想,寓意“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間要相互尊重、欣賞、讚美和學習,共同創造‘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係”。外圈下部為中英文書寫的“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暨“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院徽整體設計體現了雲南大學乃至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群的歷史傳承,勉勵著後來者不忘初心的學術創新,承載了民族團結進步的美好願景。

師資力量

學院共有90名教職工,教授25人,副教授31人,其中二級教授3人,雲南大學特聘教授7人。學院學生規模700多人,涵蓋相關專業的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培養層次與體系。

人才培養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將立足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深厚的學科傳統,發揚紮根田野、科研創新、團隊協作、服務社會的“魁閣精神”,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與邊疆繁榮穩定示範區建設,以及雲南大學 “雙一流”與高水平大學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向社會輸送可靠、一流的學科人才。

對外交流

學院與比利時魯汶大學、泰國清邁大學英國女王大學台灣政治大學韓國嶺南大學、聯合國大學、美國施米內特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近30所海外高校簽訂了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合作協定。學院採取“請進來,派出去”的措施推進學術交流合作,每年邀請來雲南大學訪問講學的國外民族學/人類學專家,以及應邀到北美、歐洲、澳洲、日本、韓國、東南亞、南亞以及中國台灣、香港地區訪問講學的專家分別在20人次左右。

專業介紹

民族學專業
20世紀30年代以來,以吳文藻先生為代表的社會人類學學派和以方國瑜先生為代表的中國歷史學學派匯聚於此,建構起既具中國特色又有全球視野的學科高地,先後匯聚了費孝通、許烺光、陶雲逵等享譽世界的大師,建立了“雲南大學——燕京大學社會研究室”即學界稱譽的“魁閣”學術共同體模式,開創了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學科史上的“魁閣時代”,產生了《雲南三村》、《生育制度》、《祖蔭下》、《芒市邊民的擺》等一批學術經典,奠定了雲南大學民族學學科群建設和發展的基礎。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雲南大學正式設立人類學本科專業,1988年招收了首屆本科生,1996年雲南大學獲準民族學碩士學位授權。1998年,雲南大學獲準民族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2000年,教育部批准雲南大學設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雲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學研究中心”,同年,獲準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下含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002年,雲南大學民族學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重點學科,這也是中國南方地區高校中唯一一個民族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同年,雲南大學獲準設立民族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這也是雲南省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設定最早的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雲南大學啟動“211工程”建設後,民族學被列為全校重點建設的兩個學科之一。
社會學專業
雲南大學社會學系創建於1936年,首任系主任即是我國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吳文藻。在他和費孝通、楊堃等著名學者任教雲南大學社會學系以及開展相關研究工作期間,雲南大學社會學系成為了研究成果斐然、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著名系科。1992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在歷史系首先設立了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並於1993年首度招生,成為當時全國僅有的7所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高等學校之一。1995年,雲南大學重新恢復社會學系,並設定了社會學專業。1997年,雲南大學建立人文學院,將原設於歷史系內的社會工作和人類學兩個專業分出,成立了人類學與社會工作系。1999年,又將該系分為人類學系和社會工作系。2005年底,學校機構調整,將社會學系和社會工作系合併,劃歸公共管理學院,成立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2015年底,雲南大學院系調整,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與原民族研究院的民族學、人類學合併,成為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社會學旨在培養具有全面的社會學理論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技能,能在各類機構從事社會調查與研究,政策研究與評估,社會規劃與管理,發展研究與預測等類型工作的社會學高級專門人才。
社會工作專業
199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雲南大學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並於1993年9月開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成為最早建立社會工作專業的10所高校之一。2005年雲南大學獲得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07年依託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建成了民族社會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學校自主設定,社會政策與少數民族社區發展方向),2011年獲得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點。2011年整合了校內社會工作、社會學、心理學、公共管理、政治學、人類學等學科資源成立了雲南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成為全國最早建立社會工作學院的高校之一。
本學科旨在培養具有廣泛的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和紮實的社會工作理論、方法和技巧,在解決社會問題、應對社會風險、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發展方面起到重要基礎性作用的專門人才。

流動站簡介

雲南大學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是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管理協調委員會批准設立的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雲南大學民族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在教育部2015年公布的全國學科評估結果中,位列全國第二。本流動站的主要依託和管理單位是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學院設有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史、世界民族與民族問題等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雲南大學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師資力量雄厚,現擁有的人才團隊為國家級團隊2個、省級團隊7個。團隊中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一級學會副會長2人,享受雲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獲得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哲學社會科學專家2人,博士生導師16人,形成教研結合、學用一體的人才培養平台,具有本—碩—博—博士後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自設站以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民族學家講學、舉辦國際學術會議、與美國、日本、韓國、泰國、緬甸等2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長期交流合作關係等方式,為博士後科研人員開展學術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通過推進田野調查研究基地的建設,不斷探索和創新博士後的實踐培訓,推動對西南少數民族長時間的跟蹤調查,提升民族學博士後的綜合社會實踐能力。通過西南少數民族信息系統、西南少數民族研究資料庫、民族學綜合信息平台的建設,不斷加強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的信息化建設。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方面,促進博士後的學術創新。

精品課程

民族學

民族學通論、文化人類學、社會調查與統計、民族學調查研究方法、中國民族史、世界民族研究、博物館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宗教人類學、語言人類學、民族考古學影視人類學等。

社會學

社會學概論、社區概論、社會學理論、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社會學基礎文獻選讀、社會統計學、質性研究方法、中國社會學史、社會分層與流動、社會心理學、社會人類學、組織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等。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導論、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社會福利思想、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社會政策、社會性別、人格心理學等

專業就業方向

民族學

民族學畢業生適合從事的工作,包括黨、政機關的民族、宗教、統戰、民政、僑務、外事、旅遊、文物、博物館等部門,相關的政策研究機構、事業單位、新聞出版單位、教育機構、社會團體和各類公司、企業、外國在華機構以及基金會的公關、策劃、管理和文秘等部門。

社會學

專業調查公司,包括市場調查公司、媒體調查公司等;公務員,尤其各地民政系統和新聞出版系統;社會工作的管理、諮詢與服務工作;傳媒方面的記者、編輯、社會評論、信息量化分析、策劃等;各類NPO、NGO組織的管理與服務工作。

社會工作

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領域中的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企業中的人力資源部門。畢業生可到相關政府部門、有關事業單位、高校和各類社會服務組織從事社會服務管理、社會服務及學生服務與理管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