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反共救國軍

雲南反共救國軍

1949年12月雲南解放後,雲南境內剩下國民黨兩支部隊,分別為193師與93師。這兩萬多人隨後進入了緬甸,1951年經整頓後,成立了“雲南反共救國軍”,李彌任總指揮。後來,“救國軍”反攻大陸,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在緬軍的打擊下,“救國軍”相繼於1953年和1961年撤到台灣。很多不願意去台灣的官兵重新整編,由柳元麟任總指揮,下轄5個軍。後來在中國和緬甸軍隊的打擊下,部隊崩潰。國民黨將軍段希文李文煥率領這支剩有約4000人的第五軍殘部撤到泰北山區湄沙隆。他們在泰國多年得不到給養,就靠毒品買賣生存。後來,由於這支國民黨殘部幫助泰國政府“剿滅北部苗共有功”,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被逐步給予泰國居民合法身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反共救國軍
  • 成立時間:1951年
  • 總指揮:李彌
  • 參謀長:錢伯英
  • 最終解體時間:1992年
  • 政戰部主任:趙玉甫
前身,成立,異國生涯,正式解體,戰鬥序列,最終結局,滇緬國軍,在台灣,戀鄉情,

前身

李彌在成功逃出淮海戰場後,李彌兵團被允許恢復建制,實力卻已大不如前,所轄八、九兩軍,每軍只兩個師的編制,且武器破舊,人員不足。李彌獲準在閩西、江西補充兵員,然後開往湖南。入湘前,第九軍軍部和該軍的一師已調離該部。在衡陽,李兵團改稱第六編練司令部(預備兵團,兵員僅三個師),李為司令。不久該部奉命直開雲南。1949年6月,李彌經廣州到達昆明,雲南地方政府不表歡迎,只得改移重慶。蔣介石認為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非自己的嫡系,不聽招呼。為控制雲南,以便在大陸上作最後鬥爭,他又令第六編練司令部及所屬第八軍開入雲南。9月,李彌率部經瀘州移駐雲南的霑益、曲靖等地,原駐滇東南余程萬的第二十六軍,撥歸第六編練司令部指揮。
李彌奉化被蔣介石召見時,得到明確的密囑:"雲南政局不穩,盧漢不可靠。西南是反攻的最後根據地。雲南地位很重要,要保住通往緬甸的路線。你到雲南任職後,把第八軍帶回昆明,時機成熟就改組盧漢政府,給你當省主席。"該編練司令部副司令袁鴻逵(袁恩錫子、何應欽義子、李彌的乾哥)聽李彌轉述蔣介石的這番密囑後說:敗局已定,士無鬥志。西南抵不住,小小的—個雲南也不堪一擊,短命的省主席有何幹頭。又說:"在雲南只能同盧漢合作,開誠相見,不要動干戈,這是上策。"李彌點頭稱是,暫不作趕盧漢下台的布置,並通過安排盧漢的下屬為第六編練司令部的副司令、參謀長、副軍長的辦法取悅盧漢。對省參議會的議長們,李彌也頻繁接觸,盡力遊說,力圖取得支持。為了貫徹蔣介石控制滇緬通道的口諭,李彌作了不少逃往滇西的準備。他公然宜稱自己同共產黨水火不相容,"就是打到野人山,也要與共產黨周旋到底。"

成立

1949年12月9日,盧漢及其軍政人員率部起義,李彌等國軍將領在昆明被扣。為了爭取在滇的國軍參加起義,雲南人民臨時軍政委員會安排李彌等人為委員。蔣介石對雲南的和平起義非常氣憤,一面任命李彌為雲南省政府主席,余程萬為雲南綏靖公署主任,一面命令第八軍,二十六軍圍攻昆明,並多次派飛機轟炸。為解除國軍對昆明的圍困,盧漢擬將李彌;余程萬放回。李、佘也表示出城後,願說服進攻昆明的國軍向中共投誠。但李彌離昆後,即與陸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湯堯商議,將部隊撒到滇甫的開遠,蒙目一帶,準備重整軍隊,捲土重來。1950年1月,李彌奉召去台灣。不久,李彌所指揮的第八軍,第二十六軍除少部分逃緬外,大部被殲於境內。
9月,蔣介石李彌等人到緬甸北部,糾集外逃殘部和部分土頑武裝,組成"反共抗俄救國軍滇南邊區第一縱隊。"12月,李彌被委為"雲南省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雲南省政府主席兼雲南綏靖公署主任"。1951年5至7月,逃緬國軍在美國的支持下,兩次竄擾雲南邊境,在耿馬、滄源孟連等地均遭解放軍阻擊。1953年1月,在緬國軍殘部改稱"雲南反共救國軍游擊總部"。李彌為對抗緬甸政府可能的進攻,還與緬甸的反政府軍聯絡合作。緬甸政府忍無可忍,對李彌殘部進行軍事圍剿;同時向聯合國提出控訴。台灣國民政府以手段對付,將李稱殘部改為"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同年底至1954年,李彌殘部多數被迫陸續撤往台灣。
李彌到台灣後,先後充任台灣國民黨國民大會代表、中央評議委員和"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等職。1973年在台灣去世。

異國生涯

緬甸政府不想接納他們,於是戰爭開始了。雖然國軍將士在內戰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對付緬甸政府軍,還是綽綽有餘的。三下五除二,將緬甸軍打的落花流水。終於在金三角站穩了腳跟。緬甸政府於是向聯合國投訴,這是後話了。李彌一看自己的殘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腳跟,並且打贏了緬甸政府軍,馬上跑出來說,我的軍隊在中國邊界取得了勝利,這裡是反攻大陸的基礎,然後四處找外援。可是,93師的弟兄們早已經不想再打了,長年的征戰,使得國軍官兵只想早點回到台灣,但是李彌堅決不答應。李彌想在蔣介石那裡要資本,留駐雲南的第8軍殘部正好證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後,李彌要求93師**團團長反攻大陸。開始,國軍攻勢迅猛,連奪4個縣城。但後來在3個解放軍師的包圍下,終於落敗,再次退回緬甸。此時的緬甸軍已經和印度達成了協定,決定由印度出兵協助緬甸軍趕走國民黨殘兵。這是一場惡戰,國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也是慘勝。國民黨殘兵以不足萬餘之力,硬是打敗了印緬聯軍。徹底在中緬邊界站住了,後來聯合國決議,國民黨餘部撤往台灣,李彌要求將老弱病殘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沒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陸了,他們想回大陸,但政府不答應。就這樣,在金三角有了一支沒有祖國的軍隊……後來,為了生存,開始種植鴉片。這么多年來,他們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滇緬邊區的第一次反攻大陸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其影響力是很大的!李彌在台北更是興奮不已,說以自己殘兵不足3000餘眾,在一周內連克4縣,說明了“雲南反共復國軍”的戰力是強大的,云云。話也有道理,國軍打了解放軍一個措手不及,後來緊急調派3個師數萬人,才擺平。此後在昆明成立軍區和建設軍校,也和當初的剿匪有很大關係。
50年代末,解放軍和緬甸政府達成協定,暗地出兵滇緬邊區,剿滅救國軍,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順利。1、國軍已經在滇緬邊區經營多年,又熟悉地形地況;2、解放軍出國作戰,氣候地理不明,補給不足,因此此次進剿成了追擊作戰,共軍一撤,人家又回來了,後來李彌將老弱病殘約3300名將士撤回台灣,但還是留下了約2500名將士作為反攻大陸的主力基礎。基本是以兩個團的編制,師部人員撤離了。
60年代以後共產黨已經徹底在中國大陸站穩了腳跟,但隨著1965年國民黨又一次的反攻大陸的狂潮的臨近,李彌再次要求滇緬邊區的國軍將士積極準備二次反攻大陸,但是留守滇緬邊區的國軍將士很清楚自己的實力,能老老實實呆著就不錯了,誰非要出去找死?於是,將士抗命,此事終於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國開始向周邊地區進行共產主義輸出,緬甸、寮國、越南、高棉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都先後爆發了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緬共和政府軍開始了連綿不斷的戰爭。這時候,93師的國軍將士為了獲得緬甸政府的居留承認,又不得不再次和緬共進行戰爭。後來,緬共無法取得勝利,國軍將士也傷亡慘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沒有補給(自從李彌按照聯合國撤兵之後,93師經泰國的補給線也被凍結了。)所以,剩下的兵員越來越少了,在滇、泰、緬邊區,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個武裝,緬甸政府是徹底的沒有辦法了,就想通過收編國軍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戰力,但是93師的將士不願放棄自己的祖國,拒絕加入緬甸籍。
後來,連年的戰亂,沒有補給,國軍和緬共還有支緬分隊的共軍將士開始集體在金三角地區種植鴉片,形成了現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產加工基地!進入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中美蜜月時期,留守滇緬邊區的93師的老兵大多已經成為花甲之年了。他們向祖國提出,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國,畢竟50年前的那場戰爭,已經成為過去了……但是,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大陸政府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他們只有再次轉而請求留居緬甸,但緬甸以上次你們拒絕為由拒絕了他們的申請。
終於,留守滇緬邊區近40年的93師官兵,成了一隻沒有祖國的軍隊……
他們畢竟都是炎黃子孫,他們每年還在過著春節、端午、中秋,唱著中國的民歌,講著中國的語言……
在異國他鄉,為了生存不得不和緬甸政府軍開戰、和印緬聯軍開展、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陸、他們和黑幫開戰、他們和緬共開戰……
40年來,他們為了生存,進行著不懈的戰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和堅忍……

正式解體

公元1992年,占據金三角的前國民黨殘軍餘部,終於向泰國政府交出了全部作戰武器。這一條新聞,占據了當天世界各大傳媒的顯著位置。至此,這個由李國輝兵敗大陸潰逃到金三角地區、由蔣介石派國民黨中將司令李彌指揮的、曾“反攻雲南”、並占領四個邊境縣城、創造了金三角神話的漢人軍隊,終於正式解體。

戰鬥序列

1951-1953
李彌
副總指揮:柳元麟、呂國詮、蘇令德、李文彬李則芬
參謀長:錢伯英
政戰部主任:趙玉甫
26軍長:呂國詮 (兼)
93師長:彭程
193師長:李國輝
保1師長:普景雲
保2師長:王有為
滇西指揮部指揮官:李文彬 (兼)
第3縱隊:罕裕卿
第8縱隊:李文煥
第9縱隊:馬俊國
第11縱隊:廖蔚文
第13縱隊:李從文
第17縱隊:羅雷
第117縱隊:胡景瑗
獨3支隊:朱鴻元
獨16支隊:文興洲
獨17支隊:黃大龍
第1軍區司令:李希哲
第7縱隊:彭懷郎
第2軍區司令:葉植南
第6縱隊:宋朝陽
第15縱隊:何湘麟
第16縱隊:王敬箴
第18縱隊:錢衛國
第3軍區司令:許季行
第1縱隊:李祖科
獨18支隊:李泰興
獨19支隊:田世勛
獨21支隊:史慶勛
獨24支隊:楊世林
直屬總部:
獨立團:王震東
第2縱隊:刀寶圖
第10縱隊:李達人
第12縱隊:馬守一
第21縱隊:方克勝
第3軍:田中田。
1954-1961
柳元麟
副總指揮:彭程、段希文呂文英王少才
參謀長:曾正元;
政戰部主任:和榮先;
副總指揮:曾正元;
第1軍長:吳運緩;
第2師長:蒙寶業;
第3師長:曾憲武;
第2軍長:吳祖伯;
第7師長:曾誠(前任) 、環向春;
第8師長:趙丞承;
第3軍長:李文煥
第4軍長:張為;
第5師長:李泰
第6師長:黃奇連;
第5軍長:段希文(兼);
第12師長:景壽頡;
第13師長:魯朝廷;
第14師長:劉紹湯;
第15師長:馬雲庵;
第16師長:王衛天;
第17師長:朱鴻元;
第18師長:張鵬高;
第19師長:楊一波
第20師長:楊文光
滄緬縱隊:彭委、濂猛、百寮;
第9師長:梁震行;
第10師長:胡開業;
第11師長:李黎明
西盟軍區司令:馬俊國;
第10縱隊:蘇文龍
南洋支隊:岩坎;
紹興支隊:趙呆;
軍區直屬支隊計3個;軍區直屬大隊計9個;教導總隊總隊長:夏超;下轄9個教導大隊。

最終結局

1954年中華民國政府將原雲南反共救國軍未撤退的部隊改換番號為“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編為五個軍,總部先後駐於乃朗、老羅寨、江拉。
1960年,江拉之戰失利,志願軍撤出緬甸。美援武器曝光導致美國對中華民國態度轉變,蔣中正面對國際輿論壓力,不得不表態將中國軍隊撤出緬甸,遂於1961年撤消了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部隊番號,將志願軍撤往台灣。第一、二、四軍撤往台灣,而第三、五軍卻沒有撤離,而是留在泰緬邊境,統轄權歸於泰國政府,泰方稱之為“國民黨中國軍隊難民”,第三、五軍後來為泰國政府收編,協助泰國政府清剿泰共。這些沒有撤往台灣的部隊後來被稱為泰北孤軍。第三軍最後的駐地在唐窩、第五軍最後的駐地美斯樂

滇緬國軍

在台灣

民國38年前後為數約一百餘萬的外省籍軍民播遷來台灣,政府為了安頓隨軍而來的眷屬,前後興建三百多個眷村,其中位在桃園縣平鎮市的忠貞新村,可說是極為特殊的個案,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的眷村都是根據軍種別來劃分的,而忠貞新村卻是完全以民國42至50年間,從緬甸撤來台灣的國軍游擊部隊及其眷屬所組成,擁有共同的歷史經驗與生活背景,尤其是從民國38至50年間的緬甸游擊生活,更是一段彌足珍貴的歷史記憶。

戀鄉情

以往有關滇緬國軍的記錄只強調他們的忠勇歷史,視之為反共大業的楷模,但從這些受訪人的口述紀錄中,卻發現除了險峻的政治環境外,孤軍在諸多強權折衝下的政治抉擇,其實是有著高度的靈活性,並不能只以反共一途來涵蓋,更有為自身尋求最大生存空間的目的。雖然國共兩黨都將這場戰爭無限上綱到主義的對決,但在許多位受訪人的口中,他們離鄉背井地追隨國民政府,與其說是對於政治理念的堅持,還不如說為了個人生存的利害抉擇。此外,當時滇緬孤軍中絕大多數人並不想撤來台灣,在這些受訪人的眼裡,覺得台灣是一個海中孤島,退無可退,反而更不安全,留在緬甸至少進可攻、退可守,隨時都有機會回去家鄉,一旦撤去台灣,就代表返回雲南老家的心愿從此無望,這也得見在緬甸的游擊部隊並不真是毫無自主性的一群「孤軍」,他們不斷的試圖在各方的高度角力下,為自己尋求可能的最大活動空間,並能夠突破本身勢單力薄的困境,利用當時複雜的外在情勢獲取最大的資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