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兩優502

雲兩優502,粳型兩系雜交水稻,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選育,適宜在雲南省海拔145-1950米地區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兩優502
  • 親本來源:雲粳208S(♀)  雲恢501(♂)
  • 選育單位: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 品種類型:粳型兩系雜交水稻
發展歷史,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適宜範圍,

發展歷史

“雲兩優502”2019年參加長江上游高海拔粳稻組特殊類型品種區域試驗,2021年試驗結束。
2022年,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選育的兩系雜交粳稻品種“雲兩優502”經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定通過,成為雲南省第一個通過國家審定的兩系雜交粳稻品種。

特徵特性

粳型兩系法雜交水稻。全生育期171.8天,株高98.2厘米,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穗長19.3厘米,穗總粒數152.2粒,穗實粒數122.9粒,千粒重25.16克,畝有效穗24.3萬穗,成穗率81.51 %,落粒性難。抗性鑑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病級5.2,穗瘟損失率指數病級5,抗白葉枯病和紋枯病,高抗稻曲病。品質分析:出糙率84.5%,精米率73.8%,整精米率65.2%,粒長5.0mm,粒型長/寬比1.9,堊白粒率33%,堊白度7.5%、直鏈澱粉16.0 %、膠稠度57mm、鹼消值4.5級、透明1級、水份13.7 %。
粳型雜交水稻品種。在長江上游高海拔粳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79.4天,與對照滇禾優55晚熟0.0天。株高109.6厘米,穗長20.0厘米,每畝有效穗數20.8萬穗,每穗總粒數170.2粒,結實率85.0%,千粒重24.3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兩年分別為3.7、3.2,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3級,耐冷性5級,中抗稻瘟病,耐冷性一般,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3.2%,整精米率66.8%,粒長5.1毫米,長寬比1.8,堊白度5.3%,透明度2級,鹼消值6.3級,膠稠度65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7.7%。

產量表現

參加2015-2016年雲南省雜交秈稻品種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19.2千克,比對照增產5.79%、增產點次率87.5%。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2.4千克、比對照增產17.64%、增產點率100%。
2019年參加長江上游高海拔粳稻組特殊類型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23.9千克,比對照增產6.1%;2020續試平均畝產712.8千克,比對照增產5.2%;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18.3千克,比對照增產5.7%;202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0.2千克,比對照增產8.0%。

栽培要點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薄膜濕潤育秧秧田畝播種10-15千克、旱育秧秧田畝播種15-20千克;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秧齡45天左右,畝栽2-2.4萬叢,每叢2粒谷秧;合理施肥、科學管水;及時防治稻瘟病、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及時收穫,正確晾曬。
在長江上游高海拔粳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一般3月下旬-4月中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5千克,大田畝用種量1.5-2.0千克。水育秧移栽葉齡5.0葉左右,秧齡控制在45天以內。栽插株行距10.0厘米×20.0厘米,每畝插足基本苗3萬以上。科學施肥,前期淺水分櫱,中期適時曬田(畝苗數達28萬時曬田)。其他田間管理、栽培和收穫措施均按該類型品種常規方法實施。實施保健栽培,防範稻瘟病,防治螟蟲、飛虱等病蟲害。

適宜範圍

適宜在雲南省海拔145-1950米地區種植。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在四川省和貴州省海拔1400米以上稻區、雲南省海拔1450-1900米稻區,以及陝西省漢中海拔800-1000米秈粳混栽區作一季粳稻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