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亭曉煙”,位於樂山犍為縣孝姑鎮紫雲村紫雲山,紫雲山在早晨雲霧繚繞,其雲霧往往呈青紫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亭曉煙
景點描述,結構,景觀,歷史,
景點描述
北宋邵雍(司馬光密友,死後入文廟72賢奉祀,辭海有詞條)之子邵伯溫(北宋朝議大夫,秘閣修撰)從河南洛陽移居入蜀後首選此山作為定居之地。“雲亭曉煙”現存兩幅,其中一幅字框長4米,高1.5米,深0.15米;“雲亭曉煙”四字每字高1米,寬0.8米,雲字為繁體,煙字為簡體,題刻日期為乾隆戊戌孟秋(查為公元1778年);落款全部風化,只隱約可見“犍邑……敬修”等字(經查史料,此幅“雲亭曉煙”應為當時的縣令宋錦所提),雲亭曉煙四字已開始風化,但還不算嚴重。另一幅字框長3米、高1米、深0.1米;雲亭曉煙四字也開始風化,每字為0.6㎡,“雲、煙”二字為繁體字;題刻日期為嘉慶庚辰(查為公元1820年),系當時犍為縣令王夢庚所題。兩幅字的時間相距42年,兩幅石刻緊緊相鄰。
結構
全山由系列山峰簇擁而成,大小山峰共達88座。弧形主峰座西向東,面江而立,海拔479.9m(與江面相對高度168.6m)。山頂有三道長500m左右的山樑分別延往北、南、西北三方,成三角鼎立之勢,四周全是朱紅色的丹霞絕壁。北山樑名青龍嘴,青龍嘴盡頭有一條長100多米、寬1.5—2米,從懸崖上開鑿出來的梯級石路通往山下江邊,名稱為高石梯。上高石梯往西,一條寬1.5—2米的朱紅石路直通子云山峰頂。石路鑿於近50米高的懸崖上,路外是高30多米的懸崖,裡邊是高10餘米的山崖,十分險峻。南山樑名白虎嘴,白虎嘴盡頭有一條茅草小路穿過兩塊巨石直通山下江邊。西北山樑名後寨門,山嘴上有一條便道沿山脊而下,與其後之眾山相通。
半山腰一堵270米長、30米高的丹霞赤壁雕鑿成一座完整的睡佛,同時在環繞整座子云山四周10公里長的懸崖崖口上塑9999尊羅漢。紫雲山已成為繼峨眉山和樂山大佛寺之後的樂山第三山。
景觀
歷史
漢代大儒、辭賦家揚雄(字子云)曾結廬隱居於此。“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句中之“子云亭”,即指紫雲山上的子云亭。遙想揚雄當年,在一個雨後天晴的早上,站立子云山上,下臨滔滔岷江,放眼遠望,霧靄時濃時淡,繚繞升騰,晨光初現,紫氣東來,雲蒸霞蔚,整個山巒時隱時現,恰似蓬萊仙島漂在海上,頓覺置身於神仙之地,紅塵之上。如今,在子云山前的丹霞絕壁上,在子云山觀音岩江邊的紅岩上,王夢庚所題的“子云仙境”、“雲亭曉煙”宛然猶存。
揚子云在犍為開始了犍為的文脈。後世,這裡成為培養人才的地方。這裡曾經做過“子云書院”。明代知縣胡學戴伐石題“懸池”二字。寺前有“紫雲仙境”岩刻,明嘉定州知州桐城張芑(qí)有詩《行經子云亭詩》(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落月搖雙旌,行役犍為道。
雞鳴曙色開,蒼煙尤浩浩。
遙望子云亭,青峰殊縹緲。
古人遺著述,隨地可終老。
官游遍遐方,盛名何可保。
前騶且從容,我欲咨幽討。
子云山的子云亭在歷史上屢興屢廢,清代嘉定知州張芑所作之詩《行經子云亭》可知作於康熙年間,後來乾隆初的知縣宋錦曾經重修,民國十一年(1923年)縣知事冷遇春等又重修一次。
文人墨客眼中的“雲亭曉煙”:
1、北宋名儒邵伯溫也曾寓居子云山。邵伯溫之子邵博從眉州罷官歸來犍為,尋訪先人舊宅,倍感悲涼,賦《過子云亭》一首:
自負天人學,甘居寂寞濱。
卻令載酒客,似識草玄人。
三世官應絀,一區宅更貧。
行年尋故里,感涕獨沾巾。
2、清代乾隆年間翰林院編修周厚轅在《犍為縣詩》中吟道:
亦有子云亭,高峰列翠屏。
鹽官爭古井,花色到公庭。
一水分江漢,雙峨斗尹邢。
歸心逢舊侶,竟夕溷居停。
3、清代姜嘉佑《望子云亭有感》:
“顧君不及見,名山豈終窮。
我今望荒亭,落落玉津東。
慷慨憶桓潭,漢水青蒙蒙。”
4、龔啟曾的《子云亭》:
“子云城憶古犍為,揚子亭猶剩舊基。
絕頂懸池光瀲灩,四圍秀嶂勢參差。
草元何處重尋硯,識字由來不在奇。
乘興終須頻載酒,好從苔壁剔殘碑。
落月搖雙旌,行役犍為道。
雞鳴曙色開,蒼煙漫浩浩。
遙望子云亭,青峰殊縹緲。
古人貴著述,隨地可終老。
宦遊遍遐方,盛名何可保。
前騶且從容,我欲恣幽討”。
水月寺和雲亭湖燈
根據民國二十六年版《犍為縣誌》記載: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子云山上興建廟宇,取名“水月寺”。水月寺初時規模較小,爾後各朝歷代多次培修,規模逐漸擴大。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進行了一次大型培修,使規模更見擴大。鼎盛時,水月寺共達12個天井,除供奉菩薩的各殿、僧房、客房外,還有後花園,幾乎占據了半個子云山頭。整座廟宇青磚青瓦,柱子全是一大抱多粗的楠木。1978年孝姑公社修辦公用房和大禮堂時將水月寺全部拆走。現在山頭上只留下一段長200餘米,高1.5米的主廟石基,廟門外僅留下一段長10米、高4米的條石保坎。廟門外一株三人都合抱不完的大黃桷樹和廟後山頭兩根一人難合抱的大青槓樹也在文革期間被砍去燒磚用了。廟上還有一口很大的鐘和一面很大的鼓也被毀無遺。
水月寺古時僧人眾多,到臨近解放(1949年)時,廟上都還有36個和尚。眾多不知年代的和尚墓,在子云山上四處可見。其中在子云亭附近現還清晰可見的石砌墓穴就達上百座。這些和尚墓中有部分還是塔墓,現年三、四十歲以上的人見過的塔墓就有六座:一座位於子云村三組塔墳咡(蔡永寬屋旁),是一座高十餘米的磚塔,盛著骸骨的石缸放在塔底石穴中的石桌上,現已墾為耕地;一座位於子云村三組潘長成屋後,高約6米,由雅石砌成,現已垮成一堆石頭;一座在子云亭下樹林中,青石砌成,現留塔帽、塔身殘石十多塊在林中地上;另外三座在現子云村五組塔壩頭潘紹彬房後,石塔,高約2米,各五層,五十年代被毀,現只留一塊60厘米的多邊形塔石在潘紹彬牛圈屋旁邊荒草中。
水月寺與很多寺廟不同之處在於僧人是以收租為生。廟上擁有大片土地,年收水租一千多擔,現在子云山周圍三、四、五組的田地原來都是廟上的。
與其它寺廟還有一點不同之處,水月寺的和尚分為兩家,東西兩廊各為一家。東廊的和尚主要以收租為生,當家和尚名禪清;西廊的和尚主要以管理孝姑市場為生,當家和尚名濟宣。濟宣和尚是個大胖子,為人兇悍,特別是在孝姑市場上“打鬥”(斗,量米的工具;“打鬥”即用斗量米,當時交易大米沒有用秤)時尤為兇惡,民眾既恨他又怕他,敢怒不敢言。由於“水月寺”和尚以收租為生,故解放後劃成份時全被劃為了地主。解放後,這些和尚有家可歸的全部遣散回家,無處遣散的全部就地安置在現在子云村四組的廟子灣集中居住,直至老死。
水月寺當年有羅漢堂,供奉十八羅漢,有長手、長眉、大肚……等。大雄寶殿,供奉釋加牟尼。還有千手觀音、燃燈古佛、韋佗、豬王、牛王菩薩等等。這些菩薩全是貼了金的。解放初期反封建,村農會主任王正權帶領人員在廟上打了兩三個月才把這些菩薩全部毀完,然後把菩薩身上的貼金全部刮下來熔煉成金子,拿去賣後買了四石米交了公糧。
水月寺由於廟宇宏大,逢年過節時廟亭上紅燈高掛,一派喜慶。特別是風清月明之夜隔江相望,但見明月和盞盞紅燈倒映在岷江之中,別具一番美景,於是便有了“雲亭湖燈”之又一景觀。外加位於河對岸楊洪山上的寶乘寺和下游孝姑古鎮與之遙相呼映,整個景色更是壯美有加。現在子云山前半山腰有一幅墓聯:“背靠雲亭湖燈,面橫寶寺山嶽”,便是對此景色的寫照。
子云書院
民國二十六年版《犍為縣誌》載:縣境書院凡四,一曰子云書院,在子云山,建自明成化間(明成化自公元1465至1487年,共23年),清初(清始於1644年,終於1911年,共267年)廢為水月寺(實際上據同版縣誌記載水月寺建於明成化十六年,即1480年)。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邑人李長馥在孝姑遊覽東嶽廟時,見廟內一刻於明成化間的石碑上記有“子云書院在西,麼姑名岩在北”二語,方知當時子云山上之水月寺即昔日之子云書院,即與鄉中諸君共議在子云山恢復子云書院,並作成文書啟奏於縣衙,未果而終,現只有啟奏文本留傳至今(原文附後)。
清康熙年間,犍為縣城隱士李公鼎在子云書院教授生徒數十年,先後育出了一大批人才。李公鼎為人正直,滿腹經綸,但拒絕入仕,立志隱居深山教書授徒,不履城市數十年,直至暮年方才應兩個兒子的多次懇求下山頤養天年。他對學生和自己均要求極嚴,每每督課至夜闌不輟。渴極無茶,便取檐下溝中之水飲之。其孫李拔7歲離家上子云山隨館課讀,由於夜闌不眠而常常瞌睡,公鼎每令其黑夜起舞,並去莽林中疾走以解困,爾後令其繼續高聲誦讀如故。在祖父的嚴格督導下,李拔後來考中乾隆進士,先後出任福建福州、武漢漢陽、湖南長沙知府和湖北荊宜施道道台,任中五次被乾隆皇帝召見並多次榮獲封贈和恩賜獎賞。
子云坊和照壁
子云山下曾建有兩座子云坊,具體建築年代不詳。第一座建在觀音岩(即現在刻有“雲亭曉煙”石刻旁邊石廠處),是一座跨路而建的石牌坊,四柱三門,高三層,坊上刻有人物戰場,與現在犍為文廟內的靈星門一般模樣,坊柱下端也有很大的石鼓,此坊於1957年被雷擊毀。第二座建在石坊沿江邊上行100米處大岩下的大路上,是一座磚坊,也是四柱三門,三層高。1958年“大戰鋼鐵”,孝姑對面江邊的和尚石處建高爐煉鐵,將此坊全部拆去建高爐用了。此坊最為精美之處在於:磚坊上所有文字和圖案,全部由江西青花瓷具刊成,坊腳有青獅白象,也是由青花瓷刊成。所用的瓷具有杯、碗、瓢、湯匙等。文字用的瓷片、其餘用的全是完整的杯、碗、瓢、匙。
在雲亭曉煙岩刻頭上通往子云亭的大路上,古時還建有一座照壁。該照壁長10米,高5米,兩端有翹角,脊正中有尖頂。照壁由磚砌成,用石灰刷白。照壁臨江一面有幾個醒目的大字(人們已記不起內容),江上和江邊大路上來往行人一眼便能清楚地看見。此照壁1958年和尚石建煉鐵高爐被拆毀,現無遺蹟。
根據民國二十六年版《犍為縣誌》記載: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子云山上興建廟宇,取名“水月寺”。水月寺初時規模較小,爾後各朝歷代多次培修,規模逐漸擴大。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進行了一次大型培修,使規模更見擴大。鼎盛時,水月寺共達12個天井,除供奉菩薩的各殿、僧房、客房外,還有後花園,幾乎占據了半個子云山頭。整座廟宇青磚青瓦,柱子全是一大抱多粗的楠木。1978年孝姑公社修辦公用房和大禮堂時將水月寺全部拆走。現在山頭上只留下一段長200餘米,高1.5米的主廟石基,廟門外僅留下一段長10米、高4米的條石保坎。廟門外一株三人都合抱不完的大黃桷樹和廟後山頭兩根一人難合抱的大青槓樹也在文革期間被砍去燒磚用了。廟上還有一口很大的鐘和一面很大的鼓也被毀無遺。
水月寺古時僧人眾多,到臨近解放(1949年)時,廟上都還有36個和尚。眾多不知年代的和尚墓,在子云山上四處可見。其中在子云亭附近現還清晰可見的石砌墓穴就達上百座。這些和尚墓中有部分還是塔墓,現年三、四十歲以上的人見過的塔墓就有六座:一座位於子云村三組塔墳咡(蔡永寬屋旁),是一座高十餘米的磚塔,盛著骸骨的石缸放在塔底石穴中的石桌上,現已墾為耕地;一座位於子云村三組潘長成屋後,高約6米,由雅石砌成,現已垮成一堆石頭;一座在子云亭下樹林中,青石砌成,現留塔帽、塔身殘石十多塊在林中地上;另外三座在現子云村五組塔壩頭潘紹彬房後,石塔,高約2米,各五層,五十年代被毀,現只留一塊60厘米的多邊形塔石在潘紹彬牛圈屋旁邊荒草中。
水月寺與很多寺廟不同之處在於僧人是以收租為生。廟上擁有大片土地,年收水租一千多擔,現在子云山周圍三、四、五組的田地原來都是廟上的。
與其它寺廟還有一點不同之處,水月寺的和尚分為兩家,東西兩廊各為一家。東廊的和尚主要以收租為生,當家和尚名禪清;西廊的和尚主要以管理孝姑市場為生,當家和尚名濟宣。濟宣和尚是個大胖子,為人兇悍,特別是在孝姑市場上“打鬥”(斗,量米的工具;“打鬥”即用斗量米,當時交易大米沒有用秤)時尤為兇惡,民眾既恨他又怕他,敢怒不敢言。由於“水月寺”和尚以收租為生,故解放後劃成份時全被劃為了地主。解放後,這些和尚有家可歸的全部遣散回家,無處遣散的全部就地安置在現在子云村四組的廟子灣集中居住,直至老死。
水月寺當年有羅漢堂,供奉十八羅漢,有長手、長眉、大肚……等。大雄寶殿,供奉釋加牟尼。還有千手觀音、燃燈古佛、韋佗、豬王、牛王菩薩等等。這些菩薩全是貼了金的。解放初期反封建,村農會主任王正權帶領人員在廟上打了兩三個月才把這些菩薩全部毀完,然後把菩薩身上的貼金全部刮下來熔煉成金子,拿去賣後買了四石米交了公糧。
水月寺由於廟宇宏大,逢年過節時廟亭上紅燈高掛,一派喜慶。特別是風清月明之夜隔江相望,但見明月和盞盞紅燈倒映在岷江之中,別具一番美景,於是便有了“雲亭湖燈”之又一景觀。外加位於河對岸楊洪山上的寶乘寺和下游孝姑古鎮與之遙相呼映,整個景色更是壯美有加。現在子云山前半山腰有一幅墓聯:“背靠雲亭湖燈,面橫寶寺山嶽”,便是對此景色的寫照。
子云書院
民國二十六年版《犍為縣誌》載:縣境書院凡四,一曰子云書院,在子云山,建自明成化間(明成化自公元1465至1487年,共23年),清初(清始於1644年,終於1911年,共267年)廢為水月寺(實際上據同版縣誌記載水月寺建於明成化十六年,即1480年)。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邑人李長馥在孝姑遊覽東嶽廟時,見廟內一刻於明成化間的石碑上記有“子云書院在西,麼姑名岩在北”二語,方知當時子云山上之水月寺即昔日之子云書院,即與鄉中諸君共議在子云山恢復子云書院,並作成文書啟奏於縣衙,未果而終,現只有啟奏文本留傳至今(原文附後)。
清康熙年間,犍為縣城隱士李公鼎在子云書院教授生徒數十年,先後育出了一大批人才。李公鼎為人正直,滿腹經綸,但拒絕入仕,立志隱居深山教書授徒,不履城市數十年,直至暮年方才應兩個兒子的多次懇求下山頤養天年。他對學生和自己均要求極嚴,每每督課至夜闌不輟。渴極無茶,便取檐下溝中之水飲之。其孫李拔7歲離家上子云山隨館課讀,由於夜闌不眠而常常瞌睡,公鼎每令其黑夜起舞,並去莽林中疾走以解困,爾後令其繼續高聲誦讀如故。在祖父的嚴格督導下,李拔後來考中乾隆進士,先後出任福建福州、武漢漢陽、湖南長沙知府和湖北荊宜施道道台,任中五次被乾隆皇帝召見並多次榮獲封贈和恩賜獎賞。
子云坊和照壁
子云山下曾建有兩座子云坊,具體建築年代不詳。第一座建在觀音岩(即現在刻有“雲亭曉煙”石刻旁邊石廠處),是一座跨路而建的石牌坊,四柱三門,高三層,坊上刻有人物戰場,與現在犍為文廟內的靈星門一般模樣,坊柱下端也有很大的石鼓,此坊於1957年被雷擊毀。第二座建在石坊沿江邊上行100米處大岩下的大路上,是一座磚坊,也是四柱三門,三層高。1958年“大戰鋼鐵”,孝姑對面江邊的和尚石處建高爐煉鐵,將此坊全部拆去建高爐用了。此坊最為精美之處在於:磚坊上所有文字和圖案,全部由江西青花瓷具刊成,坊腳有青獅白象,也是由青花瓷刊成。所用的瓷具有杯、碗、瓢、湯匙等。文字用的瓷片、其餘用的全是完整的杯、碗、瓢、匙。
在雲亭曉煙岩刻頭上通往子云亭的大路上,古時還建有一座照壁。該照壁長10米,高5米,兩端有翹角,脊正中有尖頂。照壁由磚砌成,用石灰刷白。照壁臨江一面有幾個醒目的大字(人們已記不起內容),江上和江邊大路上來往行人一眼便能清楚地看見。此照壁1958年和尚石建煉鐵高爐被拆毀,現無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