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贏村隸屬萊城區羊里鎮,位於萊城西北17公里、鎮政府駐地西南3公里處。西接傅家莊村,東靠贏汶河與口鎮山口村隔河相望。全村64戶,167口人,223畝耕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雪贏村
- 地址:萊城西北17公里
- 人口:167口
- 耕地面積:223畝
村莊名片,特產平台,
村莊名片
雪贏村屬庫區搬遷村,建村時間僅有20年。1955年,全國上下大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經各級水利部門勘察,省政府決定在雪野鄉境內修建一座大型水庫,造福雪野下遊人民,由於當時雪野村地處水庫規劃區域,需進行搬遷。1959年,雪野村進行第一次集體大搬遷,全村2500多口人遷至雪野南嶺。1975年,省政府為確保雪野水庫防洪安全,決定對雪野水庫進行加固,大規模開展第二期防洪工程建設,建起了防洪閘,築起了防洪副壩,雪野村民眾賴以生存的耕地被全部占用。民眾日常生活依靠上級統銷糧給予救濟,為此國家每年撥付8個月的統銷糧,確保了雪野村民眾正常生活。為從根本上解決好雪野村民眾日常生產、生活問題,由公社至縣、市、省逐級對雪野村情況進行了專題研究。1983年,萊蕪縣人民政府出台了23號檔案《萊蕪縣雪野遷安指揮部關於移民新村的通知》,決定逐步採取措施疏散雪野庫區移民。1983年上半年,方下公社和口鎮公社首先接受了第一批庫區移民,分別建村雪官莊、雪陳村。1983年下半年羊里公社和楊莊公社接受了第二批雪野庫區移民,並單獨建村。在羊里建村時,因南鄰古贏縣城(今城子縣村),東鄰匯河,為勿忘故里,村名冠以“雪”字為頭,並取贏縣的“贏”,故而得名“雪贏”。遷往楊莊公社的移民建村雪嶺村。雪贏村建村時共有10姓:王、呂、劉、高、耿、邢、索、胥、陳、畢等均為漢族,人口234人。
雪贏村人民的到來,得到了當地人民政府和民眾的熱烈歡迎和傾心關懷。先是由省至市、縣、公社分別籌集資金共60萬元為村民建占地36畝的磚瓦新房300間,全公社51個村積極為雪贏村民割讓土地230畝,實現了人均一畝田地,並做到了“路通、電通、水通”。近幾年,鎮政府還對該村民眾農業稅、特產稅都給予了適當減免,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庫區移民的照顧。該村養殖業也有很大發展,從事養魚、養豬、養雞的農戶占全村的1/2,有70%的農戶飼養母豬。2001年全村人均收入達3600多元,比建村時翻了三翻。現家家戶戶買上了彩電、VCD、機車,有近30戶人家購買了三輪農用車、拖拉機,安裝上了程控電話。
今天的雪贏村人民用汗水換來了美好幸福生活,明天的他們將在經濟建設大潮中劈風斬浪,創造新的業績。
雪贏村人民的到來,得到了當地人民政府和民眾的熱烈歡迎和傾心關懷。先是由省至市、縣、公社分別籌集資金共60萬元為村民建占地36畝的磚瓦新房300間,全公社51個村積極為雪贏村民割讓土地230畝,實現了人均一畝田地,並做到了“路通、電通、水通”。近幾年,鎮政府還對該村民眾農業稅、特產稅都給予了適當減免,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庫區移民的照顧。該村養殖業也有很大發展,從事養魚、養豬、養雞的農戶占全村的1/2,有70%的農戶飼養母豬。2001年全村人均收入達3600多元,比建村時翻了三翻。現家家戶戶買上了彩電、VCD、機車,有近30戶人家購買了三輪農用車、拖拉機,安裝上了程控電話。
今天的雪贏村人民用汗水換來了美好幸福生活,明天的他們將在經濟建設大潮中劈風斬浪,創造新的業績。
特產平台
雪贏村民眾最初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後來受當地民眾影響,村民思想解放意識明顯增強,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日益加快,全村200多畝農田全部種上了姜蒜。由於該村土地屬沙土地,所生產的姜蒜個大味美,質量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