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力透紙背的文字,讓文學和藝術不流於消遣。“當代文學陷入了風格單一的怪圈,這種格局在第一次文代會召開後便已經被奠定”,李陀將當代文學描述為“工農兵文藝”、“毛文體”。 作為文學批評家隊伍中的一員,他並沒有一部堪稱經典的巨著,但他卻在文壇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在那段逝去的文學狂熱年代,還是如今文學被逐漸快餐化的年代,他都擁有著洞若觀火的冷靜態度和獨到的慧眼。
基本介紹
- 書名:雪崩何處
- 作者:李陀
- ISBN:ISBN 978–7–5086–5581–9
- 類別:文藝評論-中國-當代-文集
- 頁數:317
- 定價:52.00 元
- 出版社:圖書策劃:活字文化 策劃推廣: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1
- 裝幀:精裝
- 開本:880mm×1230mm 1/32
- 叢書名:視野叢書
- 品牌:活字文化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名人推薦,媒體推薦,本書目錄,
內容簡介
閱讀力透紙背的文字,讓文學和藝術不流於消遣。“當代文學陷入了風格單一的怪圈,這種格局在第一次文代會召開後便已經被奠定”,李陀將當代文學描述為“工農兵文藝”、“毛文體”。作為文學批評家隊伍中的一員,他並沒有一部堪稱經典的巨著,但他卻在文壇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在那段逝去的文學狂熱年代,還是如今文學被逐漸快餐化的年代,他都擁有著洞若觀火的冷靜態度和獨到的慧眼。
《雪崩何處》為六冊“視野叢書”之一,是作者李陀數十年來在文學藝術領域最為重要的評論文章合集。本書六個部分分別收錄作者以不同文體,從不同視角對中國近現代以來,尤其是當代文藝進行觀察與批評的文章,是一本關於中國當代文藝生長、流變深刻的全景式紀錄。
視野叢書(6冊)由北島發起、主編並作總序推薦,張承志、徐冰、李零、韓少功、汪暉、李陀等集體呼應,集合了六位中國當代活躍在文藝領域的至為重要的作家、批評家、藝術家,由他們梳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思考脈絡,精選出足以體現這六位作者數十年來思想精髓的代表作。視野叢書高度濃縮地呈現了當代中國極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思想寶庫,使普通讀者得以循著文化思想的脈絡,追蹤當代中國的種種問題,獲得思考的樂趣。
編輯推薦
李陀從80年代至今,一直是文學評論界的重量級人物,也是中國當代文藝變遷的深度參與者。本書收入其從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一直到新世紀不同階段的評論文章,從中清晰可見一條中國當代文化流變的線索。作為對文化與時代的思考成果的記錄,作者的觀察與批評具有寬闊的視野和理論的功力,其中有許多如今讀來依舊振聾發聵的犀利意見。全書系統呈現了當代中國文壇的思想交鋒,提供了一份探知重大爭論的路線圖。
1.著名批評家李陀數十年來在文學藝術領域最為重要的評論文章合集;
2.李陀數十年深度參與文化界的思考成果的記錄,稱得上是中國當代文藝的見證者,其中有許多如今讀來依舊振聾發聵的犀利意見;
3.一本關於中國當代文藝生長、流變深刻的全景式紀錄。
作者簡介
李陀,原名孟克勤,曾用筆名孟輝,杜雨,達斡爾族,中國電影編劇,著名作家、理論家,文學批評家。
名人推薦
在什麼地方撞牆,在什麼地方迷途知返,又從哪個路口停了下來,為自己畫出一個新的地圖,然後再出發。
——李陀
狄更斯在《雙城記》第一章開首便寫到: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仿佛就是說的現世。這是一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這個一個靠140個字取得話語權的時代,這卻是一個不喜歡深刻充滿喧囂與寂寞的時代。文藝作品的批評在這個時代就顯得彌足珍貴了,而李陀,就是這樣一個稀有物種,並且有品格有態度的批評家。
——豆瓣評論
媒體推薦
批評家自然是要遺世獨立,不被大眾的態度所左右,不被俗世的聲音所干擾,秉持求真務實品格,觸摸時代的體溫與靈魂,褒揚好的真正的無愧於時代的文藝作品,鞭撻壞的無味的虛偽的荒謬的無恥的腐朽的文化垃圾。李陀先生在與吳亮的論戰中讓我們看到了思想的交鋒、看到了對制度和文化的反思、對文學本身以及文學的現實作用的批判,值得我們注意和思考。雖然他們的爭論超出普通讀者對文學的期許,或者說普羅大眾根本就不關心文學的現實意義,但是這樣的思想交鋒是有必要的,對文學的發展和構建精神家園都是大有裨益的。
——豆瓣網
本書目錄
“視野叢書”總序
寫在前邊的話
第一部分 在小眾菜園上的九個帖子
吳亮致李陀(2005 05 26)
我對文學不抱幻想
李陀致吳亮之一(2005 06 02)
吳亮致李陀之二(2005 06 03)
論私人化寫作的公共性及社會性
吳亮致李陀之三(2005 06 04)
我們,期盼,以及迷惘
吳亮致李陀之四(2005 06 06)
壓迫、反抗、以及批判
也說壓迫、反抗和批判(2006 06 14)
再答吳亮
吳亮致李陀(2005 06 15)
吳亮致李陀(2005 06 15)
李陀致吳亮(2005 06 16)
第二部分 八十年代的五篇文章
意象的激流
閱讀的顛覆
——論余華的小說創作
昔日頑童今何在?
也談“偽現代派”及其批評
1985
第三部分 從哪裡開始轉向
雪崩何處
現代漢語與當代文學
丁玲不簡單
——革命時期知識分子在話語生產中的複雜角色
汪曾祺與現代漢語寫作
——兼談毛文體
第四部分 一個新視野:大眾文化研究
開心果女郎
《大眾文化研究譯叢》序
失控與無名的文化現實
第五部分 關於九十年代的大分裂
讓爭論浮出海面
九十年代的分歧到底在哪裡?
第六部分 三篇評論,一篇序言
一隻色彩斑斕的牛虻
——喜劇《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觀後
腐爛的焦慮
——評格非短篇小說《戒指花》
徐冰,現代藝術的叛徒
——評大型裝置作品《鳳凰》
《波動》序言
——新小資和文化領導權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