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竿柄長5-9厘米,粗1.8-2.7厘米,竿略作“之”字形曲折,梢頭直立,高4-8米,粗2-4 (5)厘米;節間長25-32(45)厘米,竿基部節間長約15厘米,圓筒形,無毛,亦無白粉,竿壁厚3.5-6毫米,髓呈鋸屑狀;籜環隆起,常有籜鞘基部之殘留物;竿環隆起,通常在具
芽或分枝之一邊隆起較甚;節內長3-5毫米。竿芽卵形至長卵形,近邊緣處被有小硬毛,邊緣生短纖毛。竿每節分3-8(18)枝,其中側枝很短,斜展,直徑1-5毫米。筍淡綠色或紫色,被深紫紅色刺毛;籜鞘遲落至宿存,長三角形,革質,短於其節間,背部被黃色或黃褐色刺毛,此毛在鞘基部尤為密集而且較長,縱向脈紋較明顯或在鞘中部以上明顯,邊緣生長纖毛;籜耳不存,如存在時則為長圓形,鞘口繸毛髮達,毛黃色,直立,長4-12毫米;籜舌下凹或近截形,深紫色,有短硬毛,高1-1.5毫米,邊緣有長為1-5毫米之流蘇狀黃色纖毛;籜片線狀披針形,外翻,無毛或在腹面的基部有短柔毛,縱向脈紋明顯,基部遠較籜鞘頂端為窄,易相互脫離。小枝具2-3(4)葉;葉鞘長3.2-5厘米,邊緣無纖毛或初時有微弱纖毛;葉耳無或不明顯,鞘口兩肩各具3-5條直立或彎曲的黃色繸毛,其長為3-6毫米;葉舌截形,紫色,無毛,高約0.5毫米;葉柄長2.5-4毫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4-7)7-10厘米,寬(9)12-16毫米,基部廣楔形,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無毛,次脈(3) 4-5對,小橫脈稍明顯,葉緣近於平滑。花枝未見。筍期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960-3200米,紅壤至棕色森林土,在山嶽中上部之鐵杉、石棟、杜鵑林下成片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臨滄縣。
主要價值
筍可食用;竿劈篾供編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