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林邊駐馬》的作者是弗羅斯特。整首詩韻律整齊,不斷地加強節奏,使得我們如同搖籃中的嬰兒不知不覺中就進到詩歌美麗的幻境之中。同時也正是這輕風,這夢幻,讓人在神往之餘品嘗到一絲淡淡的憂傷,而這絲憂傷里蘊含的對生命、對時間的藝術沉思,使得這首詩格調不俗 。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雪夜林邊駐馬
- 外文名稱: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 作品別名:雪夜林畔小駐
- 創作年代:二十世紀
- 作品出處:《一個孩子的意願》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弗羅斯特
作品原文,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作品譯文
雪夜林邊逗留
弗羅斯特[美]
我知道誰是這林子的主人,
儘管他的屋子遠在村中;
他也看不見我在此逗留,
凝視著這積滿白雪的樹林。
我的小馬想必感到奇怪:
為何停在樹林和冰封的湖邊,
附近既看不到一間農舍,
又在一年中最黑暗的夜晚。
它輕輕地搖了一下佩鈴,
探詢是否出了什麼差錯。
林中毫無迴響一片寂靜,
只有微風習習雪花飄落。
這樹林多么可愛、幽深,
但我必須履行我的諾言,
睡覺前還有許多路要走呵,
睡覺前還有許多路要趕。
作品鑑賞
詩歌第一節,詩人來到樹林邊,被雪夜的樹林所誘惑在此駐步。而林子的主人正舒適地待在家中溫暖的火爐旁,他不會想到怎么還有人那么傻,在這樣的夜晚停在他的林子邊陷人沉思。樹林只是屬於他的財產,可以為他帶來利潤,僅此而已。而對於詩人而言,自然的美已不僅僅是單純的美。幽靜的樹林,在白雪的搜蓋中透著神秘的氣氛。這裡沒有人類的印跡,它遠離塵囂,遠離喧譁與騷動。眼前的自然美景完美而神秘,使詩人對那彼岸世界無限嚮往,意欲永遠地沉浸在那幻想世界中。詩中所描寫的林中世界—沉靜而又孤寂,它是詩人心中的幻想世界,也使詩人嚮往的彼岸世界的無限嚮往,其並存的是另外一個具有人類及社會責任的世界。樹林是自然的,村莊是人類的。樹林象徵了幻想的世界,而林子的主人和村莊代表著現實世界。詩人從現實世界中來,被彼岸世界所引誘,自然與人類,幻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在積極地醞釀中。可是小馬兒發出了疑問。
第二、三節中詩人思想的矛後進人高潮,小馬兒感到疑惑不安,這附近並無農舍,也無食物供應,為何在此停留?他就像個天真的孩童,川鈴聲詢問自己的主人。詩人從鈴聲中驚醒,也從幻想中走出。卻又陷入了幻想一與現實的矛盾中。詩人並未回答馬兒。風,柔和地吹;雪,輕輕地落;除此以外,四周一片寂靜。馬兒在此擔當了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中間人。而又顯然的偏向於後者。他在詩人完全陷人幻想中時將詩人拉回現實。事實上此處馬兒可看作是詩人的另一自我一現實中的自我或理性的自我。亦或是馬兒驚醒了理性的自我。幻想中的詩人可以拋棄掉塵世的責任與義務,煩惱與不幸,無拘無束馳騁在幻想世界中,不理凡塵俗事。可是若任由幻想中的自我去回響那彼岸世界的呼喚,詩人會選擇就此安息。現實或理性的自我不能袖手旁觀,理性與幻想在激烈地鬥爭,樹林與冰湖象徵的彼岸世界力量如此強大,使詩人看不到那白雪皚皚,而眼中只有一年中最漆黑的夜晚,這黑夜預示著詩人的最後安靜自處,那是一種永遠平靜,與自然同在,與世隔絕的境界。理性的自我不允許詩人就此沉睡,詩人被喚醒,隨之陷入兩難的選擇困境。希望大自然能給予些許啟示,可世界只是沉默,只有風輕輕地吹,雪輕輕地下。無淪詩人在想什麼,心中的鬥爭多么激烈,大自然只按它的軌道運轉,無暇顧及詩人。
第四節告訴我們矛盾鬥爭的結果。儘管樹林可愛、幽暗而深遠,在雪夜中令人流連忘返,可還未到就此停住的時候,還有塵世的責任與義務,生活的素願未完,不能任憑自己沉浸在幻想中。理性戰勝了自我,最後詩人反覆詠唱“再走一程才能入睡”,表現出詩人的無奈。此處重複造成另一種效果,好似催人昏昏欲睡,預示著也許詩人的理智是薄弱的,內心深處的自我仍憧憬著永恆安寧的彼岸世界。
作者簡介
弗羅斯特(Robert Frost)美國著名的詩人。1874年3月26日生於美國西部的舊金山。他是第一個四次獲得普利茲獎的人。主要詩集有《孩子的意願》、《波士頓以北》、《新罕布夏》、《西去的溪流》、《理智的假面具》、《慈悲的假面具》、《林間中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