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韭,中藥名。為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的全草。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及河南等地。具有利水通淋,祛痰,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淋濁,帶下,咳喘痰多,失眠,內外出血,難產胎死不下,癰疽,瘰癧,禿瘡,疥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雨韭
- 別稱:浮薔、青茨菇花、水白菜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粉狀胚乳目
- 科:雨久花科
- 屬:雨久花屬
- 種:雨久花屬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華東及河南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現代套用,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性寒。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肺熱,利濕熱,解瘡毒。
主治
高熱咳喘,濕熱黃疸,丹毒,瘡癤。
相關配伍
治小兒高熱咳喘:雨久花6g,水煎,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雨久花,又名藍鳥花。直立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具柔軟鬚根。莖直立,高30-70厘米,全株光滑無毛,基部有時帶紫紅色。葉基生和莖生;基生葉寬卵狀心形,長4-10厘米,寬3-8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全緣,具多數弧狀脈;葉柄長達30厘米,有時膨大成囊狀;莖生葉葉柄漸短,基部增大成鞘,抱莖。總狀花序頂生,有時再聚成圓錐花序;花10餘朵,具5-10毫米長的花梗;花被片橢圓形,長10-14毫米,頂端圓鈍,藍色;雄蕊6枚,其中1枚較大,花葯長圓形,淺藍色,其餘各枚較小,花葯黃色,花絲絲狀。蒴果長卵圓形,長10-12毫米。種子長圓形,長約1.5毫米,有縱棱。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池塘、湖邊或稻田。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及河南等地。
性狀鑑別
乾燥全草常皺縮成團,帶根莖者,有眾多纖維狀鬚根。莖長約50cm,黃綠色,有皺紋和溝紋,無毛,基部呈紫褐色或紫紅色;斷面常中空。葉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或卵狀心形,長2-10cm,寬2-8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緣;薄紙質,葉脈弧形;葉柄長約25cm;莖生葉葉柄短,基部鞘狀抱莖。有時可見總狀花序,花被裂片6,藍色或藍褐色。氣微,味淡,微腥。
現代套用
臨床用於治療小兒感冒咳嗽、發熱,急性胃腸炎腹瀉及疔瘡等。
相關論述
1、汪連仕《草藥方》:“去濕之功同茵陳。”(引自《綱目拾遺》)
2、《綱目拾遺》:“散一切癤腫,消痔漏,明目。”
3、《吉林中草藥》:“清熱定喘,解毒消腫。治高熱,小兒丹毒。”
4、《沙漠地區藥用植物》:“治發燒咳嗽。”
附註
1、在延邊地區,雨久花嚴重地影響著水稻的分櫱和成穗。
2、雨久花單株種子產生數量大、發芽率高,此特性宜雨久花對磺酞脲類除草劑產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