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浯溪

《雨過浯溪》是一首元代七言古詩,作者宋渤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雨過浯溪》
【年代】元代
【作者】宋渤
【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

雨過浯溪
三年承乏湘外官⑵,再歲台盼整舟楫瀟湘灘。
東州始正貪吏黷⑶,西溪復愬群盜蟠⑷。
淡岩奇絕永州最,居且兩月不遂觀。
舟經浯妹盛捉紋溪適津渡,幸可弭節登巑岏⑸。
元郎宅廢寺僧少,唐頌字剝石溜漫⑹;
境清事勝頌久留,日暮雨甚江流湍;
鴟鴞鳴號不畏人⑺,磔磔響振青林端⑻。
昔賢誇稱吟賞地,此日草竊常哺餐⑼;
湘中剽劫連越俗,爾來比屋為傷殘⑽。
烏戲安得二千石⑾,前以龔遂後劉寬⑿,時其飲食衣其寒⒀!

作品注釋

⑴浯溪:
⑵承乏:謙辭,表示任職暫由自己充數。
⑶正:治罪,糾正。黷(dǔ):污濁殼獄整行為。
⑷愬(sù):訴說。蟠(pán):盤踞。此句意為河的兩邊又報告盜賊作亂。
⑸弭節:停車,停船。巑槓照懂岏(cuán wán):峻峭的山峰。
⑹石溜漫:石澗水浸壞。此句意義為元結過去的住宅倒了,寺僧也少,唐頌字跡剝落,石澗水浸漫其上。
⑺鴟鴞(chī xiāo):貓頭鷹一類的鳥。
⑻磔磔(zhé):象聲詞。
⑼草竊:草野盜賊。此句意義為前賢都誇稱這是吟賞的好地方,今天草野盜賊卻常在此就餐。
⑽比屋:接連幾家。此句意義為瀟湘的兩岸出現了劫掠,與越地情況相同,近來接連不少人家受到傷害。
⑾烏戲:同“嗚呼”。二千石几重端譽:代指郡守或知府。因他們俸祿是二千石。
⑿龔遂:漢宣帝時渤海太守,勸民務農桑,境內大治。劉寬:後漢桓帝時南陽太守,為人仁恕。
⒀“時其”句:意義為按時讓老百姓吃好,按時能禦寒!

作品簡析

此詩選自《浯溪詩文選》。詩歌前半部分寫自己到永州後忙於政事,心中雖然非常嚮往遊覽永州的勝景,但未能如願。後半部分寫途經浯溪,有幸一游,但所見的卻是一片荒涼,有時競成為草寇的窩點。詩歌最後表達了勝地得到治理,美景得以重現的願舟甩望。

作者簡介

宋渤
元代詩人、書法家。至正(元惠宗第三個年號,公元1341—1370年)前後在世。字彥齊。官至集賢殿學士,艱騙估元至正年間,曾任湖南按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