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雨燕屬的學名“
Apus”很形象,這一
古希臘語“απους”的意思為“沒有腳的鳥”。因為雨燕的腿很短,從不主動落在地上,而是棲息在垂直表面上。描繪沒有腳的雨燕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中世紀,正如在紋章上看到的那樣。
在1950年代之前,對於哪一組生物應該具有屬名“
Apus”存在一些爭議。博斯科(Bosc)將今天稱為"
Triops"的小型甲殼類生物命名為"
Apus",後來的專家繼續使用這個術語。凱爾哈克(Keilhack)在1909年認為這是不正確的,因為1777年斯科波利(Scopoli)已經命名了一個名為"
Apus"的鳥類屬。直到1958年,
國際動物命名法委員會(ICZN)裁定:不對
甲殼類動物使用屬名"
Apus",並認可“
Triops”(鱟蟲屬)一詞時,爭議才最終結束。
形態特徵
雨燕屬的體形比較纖小,兩性相似,體羽大多為黑色或黑褐色;嘴形寬闊而平扁,先端稍向下曲,嘴裂很深,雨燕的上嘴沒有缺刻,沒有嘴須;雨燕的翅膀上有10枚長的
初級飛羽和一組短的
次級飛羽。狹長的鐮刀形翅膀決定了它們的飛行模式,使之可以快速地扇翅飛行,而更重要的是讓它們在滑翔時可以節省大量的能量。這種翅膀構造或許也可以用來解釋雨燕相對較為緩慢的飛行代謝以及較低的胸——體重比,因為這樣的翅膀不需要特彆強大的胸肌。因基本生活在空中,雨燕不習慣飛落到地面。由於腿的長度是所有鳥類中最短的,雨燕無法行走或從地面起飛。它們具有獨特的形狀,短叉形尾巴和非常長的後掠翼,類似於新月或迴旋鏢。一些物種的飛行特徵是一種與燕子截然不同的獨特“輕彈”動作。
雨燕小巧的腿爪具有驚人的力量,它們鋒利的爪能夠很好地抓持在垂直面上。其他的適應性特徵還包括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很高,使它們在低氧條件下(即高空中)能夠最佳化氧的輸送。此外,這種飛行專家的喙很短,力量相對較弱,但張嘴很大,使雨燕可以在飛行中輕鬆地捕捉飛蟲。
雨燕屬的大多數鳥類身體結構大致相同,僅在大小、形狀和陰影上有細微差別。雖然與同在藍天中飛行的燕子相似,但雨燕更適合快速連續飛行。它們的魚雷形身體似乎針對空氣動力學進行了最佳化,圓頭管狀包裝,頭部和尾部之間沒有明顯的輪廓。它們的翅膀很硬,有短臂和超長的主臂——在某些物種中,最長的主臂超過了鳥本身從喙到尾巴的長度。
棲息環境
棲息於草原、荒地、沼澤地、淡水農田、沿海濕地、林地、城鎮和花園。大多數雨燕都是熱帶物種,而在溫帶氣候中出現的其餘物種大多都是夏季遊客。在經常結凍的地區,為數不多的在冬天停留過冬,顯然需要某種類型的冬眠或代謝率降低。
雨燕棲息的身影對城市居民而言並不陌生。有些種類,如歐洲的普通樓燕,經常將巢築於大城市的建築物上或建築物內。使用這些人工巢址對雨燕來說司空見慣,但這並不是它們唯一的選擇。雨燕通常在歐亞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巢築在建築物和空心樹內。在歐洲其他地方的原始森林,如在波蘭保留下來的原始森林,雨燕的巢被發現築於高處的斷樹枝洞裡及腐朽的老樹樹幹中。白腰雨燕,有白色斑紋,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留鳥。
生活習性
飛行
生活在溫帶分布區的雨燕在天氣轉冷時,大部分種類都紛紛向南撤退。如普通雨燕從英國遷徙至東非過冬。在所有陸地鳥類中,雨燕在空中是最遊刃有餘的;它們即使不遷徙,每天覓食都會飛上數百千米。雨燕是最會飛的鳥類。普通樓燕能以每秒5-14米(18-50千米/小時)的速度巡航,並且能夠以每秒60米(216千米/小時)的速度短時間爆發。在一年內,普通雨燕至少可以飛行200,000千米。在實驗中,處於繁殖期的高山雨燕成功地在3天內飛越1620千米返回營巢地;而一隻剛剛會飛的普通樓燕幼鳥同樣在3天內從英國飛抵西班牙的馬德里。
普通雨燕經常在空中過夜。人們通過從飛機和滑翔機上觀察以及用雷達定期跟蹤,發現這些鳥在夜晚原本該找個巢棲息的時候卻長時間逗留在空中。它們很可能除了繁殖就根本不回陸地,這意味著一些幼鳥從某個夏末開始會飛後直至兩年後的夏天才首次著陸在某個潛在的巢址上,這期間它們需要不間斷飛行500,000千米。
人們見到的雨燕几乎總是在飛翔,並且似乎飛得很快。其實,它們在覓食時為了看清獵物並在飛行中捕獲,不會飛得過快,否則會增加捕食的難度。但在炫耀時,雨燕確實會飛得非常快,而且常常利用風向來迅速地掠過地面。
集群
雨燕非常善於交際。大多數物種在群落中繁殖,全年無休地成群生活。迅捷的群體通常包括多個物種即混群,因為它們傾向於遵循相似類型的條件來尋找相似類型的獵物。
喜歡結群,一邊在空中迅速地飛行,一邊捕食昆蟲。具有很強的飛翔力,但足短,固不善於行走,它們能夠攀岩,並大多築巢於懸崖峭壁的縫隙中,或較深的屋檐和樹洞中。
食性
由於雨燕依靠捕食飛蟲為生,因此它們必須在氣溫能夠保持足夠數量的昆蟲在空中飛行的地區過冬。所有雨燕都專食昆蟲和蜘蛛,並主要在空中捕獲。通過分析它們的胃內成份、排泄物、回吐物、咀嚼物來研究它們的飲食,結果發現,雨燕最主要的獵物是
膜翅目的蜜蜂、黃蜂和螞蟻、
雙翅目的蒼蠅、
半翅目的臭蟲和
鞘翅目的甲蟲。雖然雨燕的喙很小,但裂口很大,使鳥兒能夠輕鬆捕捉飛蟲。它們只以小型飛蟲為食。一旦被捕獲,這些昆蟲就會聚集在雨燕喉嚨後部的一個袋子裡,在那裡它們形成一個小球,可以被吞咽或反芻來餵養雛鳥。
分布範圍
分布於舊大陸,包括歐洲、亞洲和非洲。
繁殖方式
雨燕的巢築在洞壁上或煙囪的內壁、岩縫、空心樹內。巢由粘性的唾液粘合細枝、芽、苔蘚和羽毛而成。雨燕每窩產1-6枚(通常2-3枚)白色無斑的卵。在食物缺乏時,蛋和幼雛都可以降到接近環境的溫度,減緩其發育以節省食源。幼鳥留在窩內或守在窩旁6-10周,時間的長短大都取決於食物供給。幼鳥羽毛長成像成鳥後,即能熟練地飛行。
人們對部分溫帶
候鳥種類進行了詳細研究,結果發現這些雨燕壽命頗長,對繁殖地和配偶都很忠誠。由於即使在它們經常繁殖的地區,空中食物大量存在的時間也只有12-14周,故雨燕的繁殖不得不速戰速決。如普通樓燕於5月初來到英國開始繁殖,7月底便離開。通常雄鳥先行抵達,占據巢址;如今它們的巢址幾乎均在屋頂上。雨燕會銜來一些巢材,在日後產卵的地方用唾液粘合起來築起巢。雛鳥出生的前幾天由親鳥輪流餵食,親鳥給它們帶來的是“
食團”,為存儲在親鳥喉部的昆蟲咀嚼物,最重1.7克,可包含一千多隻昆蟲和蜘蛛。在晴好的天氣,親鳥每隔半小時左右餵食一次,一天可餵給雛鳥30-40克食物。在這種理想條件下,雛鳥最短的留巢期約為5周;而倘若天氣變惡劣,則可延長至8周。群體繁殖會使數十對普通雨燕在同一個屋頂營巢,或更為常見的,在相鄰的建築物上繁殖。
下級分類
|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M. H. K. Lichtenstein, 1823 |
---|
11 | | | |
---|
12 | | | |
---|
13 | | | |
---|
14 | | | |
---|
15 | | | |
---|
16 | | | |
---|
17 | | | |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易危(VU)——1種;數據缺乏(DD)——1種;無危(LC)——15種。
種群現狀
雨燕面臨著數種威脅。人類對棲息地的破壞導致其中一些種類覓食區域的縮小;而許多地區
殺蟲劑的廣泛使用嚴重削減了它們的獵物——昆蟲的分布範圍和數量。
雨燕主要在建築物內築巢——屋頂下或牆壁內。由於社會住房的重大翻新、舊建築的拆除和新建建築無法接觸到築巢的鳥類,人們不再為這些鳥類提供繁殖空間,數量也隨著這些趨勢而下降。許多種類已然適應了人工環境中的現成巢址,以致有數種雨燕如今已很少再使用自然巢址。然而,這些種類幾乎完全依賴於在人工建築物上營巢(已是一種普遍現象)也帶來了問題,因為人類在翻新樓頂時很少會考慮到鳥類因素。故有待人們廣泛採取對雨燕有利的建築物管理措施,以避免使它們的數量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