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海(月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雨海是一個巨大的月海,位於月球正面,直徑達1123千米,面積達830000平方千米,形狀是不規則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雨海
  • 外文名:Mare Imbrium(拉丁語)
  • 面積:830000平方千米
  • 直徑:1123千米
  • 性質:月海
  • 月面緯度:N15°~N50°
  • 形狀:不規則圖形
  • 年齡:3850000000年
基本介紹,形成原因,地形地貌,

基本介紹

雨海(拉丁語:Mare Imbrium)是月球的一個巨大月海,直徑為1123千米,面積為830000 平方千米,附近為虹灣眉月灣。在月海中,直徑1145千米的雨海是僅次於風暴洋大小,並且它是與撞擊盆地相關的最大的月海。它也是一個質量瘤,是月球上的異常引力區域之一。紫金山天文台厘定了地質年齡。確定了虹灣盆地的形成年齡為3.8 Ga,從而支持了雨海盆地形成年齡為3.85 Ga的觀點。
雨海比中國青海省的面積稍大一點。在22個月海中,面積僅次於風暴洋,居第二位。它和風暴洋澄海靜海雲海神酒海知海構成月海帶。

形成原因

雨海形成於39億年前的雨海事件。巨大的隕石(或小行星)撞擊月面形成雨海盆地的碰撞事件。它的影響範圍極大,波及半個月球,形成的雨海盆地為月面上第二大月海盆地,直徑達1123千米。在月球演化歷史中,雨海事件是一個非常巨大的事件。
據推測,雨海是由直徑約10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月面形成的。隕擊濺射出的物質達到雨海前沿500千米以外,由衝擊拋出物堆積而成的岩石稱為弗拉摩洛建造。阿波羅14號登月艙著陸點正好位於弗拉摩洛建造上,採集的岩石樣品幾乎全部為複雜的角礫岩,它具有明顯的衝擊和熱效應特徵,這對雨海盆地的隕石(或小行星)撞擊成因說是一個有力的支持。休邁克(EMShoemaker)1964年對雨海形成過程作了如下說明:
①月球形成早期,雨海盆地是隕石撞擊形成的幾個巨大的月坑之一;
②在雨海盆地周圍引起山崩,進一步擴大了月海盆地的範圍;
熔岩大量湧出,掩蓋了月海盆地;
④月海熔岩表面再受隕石的撞擊,又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月坑,逐漸形成現今的景觀。

地形地貌

雨海是無水的,“海”這個字來源於早期的觀察者,發現到月面有部分地區較暗。而在當時無法清晰觀察到月球表面的情況下,觀察者們按照其對地球的認識,猜測該地區為海洋,因而其反光度比其他地方較低。相對地,其他比較光亮的地方也就被稱之為月陸了。此外,還有被稱為“湖”的“月湖”;被稱為“灣”的“月灣”;被稱為“沼”的“月沼”。
雨海從地形的角度看是封閉的圓環形,它被群山環抱,是一個典型的盆地結構。它的東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東邊有高加索山脈和亞平寧山脈;南面有喀爾巴阡山脈;西部雖然與風暴洋連成一片,但是有較小的前驅山脈;西北方有朱拉山脈;正北有直列山脈和泰納里夫山脈;在東部海中有斯皮茲柏金西斯山脈。目前已知整個月球上共有15條山脈,而雨海周圍就有9條。
雨海和它周圍的地勢構成了一個整體。這裡的地勢會使人有錯綜複雜之感。弗雷斯納爾海角將隔開雨海和澄海的大山脈攔腰割斷,北段就是高加索山脈,南段就是亞平寧山脈,從而使雨海和澄海相通。雄偉的亞平寧山脈長640公里,是月球上最大的山脈。向著雨海的一側坡度陡急,形成懸崖峭壁,高出雨海3000多米,而向外一側則比較平緩。
雨海北部地質圖雨海北部地質圖
紫金山天文台繪製了詳細的雨海地質圖。該地質圖內容豐富,包含了詳細的玄武岩地層單元、月溪、火山口、月脊、斷裂、玄武岩流鋒面等。與過去基於光譜色調劃分的地質圖相比,該地質圖結合了地形數據和熱輻射數據,劃分更為準確。不同期次的晚期玄武岩色調一樣,基於光譜色調的傳統地層劃分方法將他們劃分為同一地層,利用高解析度地形數據和熱輻射數據清晰顯示不同地層的玄武岩流動鋒面。地質圖也標記出總計38條月溪,比過去的月溪資料庫多出22條。根據玄武岩流動鋒面是否清晰可見,將持續時間最長的愛拉托迅紀玄武岩細分為上愛拉托迅紀(UEm)和下愛拉托迅紀(LEm),並確定了劃分時間為2.3G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