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缸

雨林缸

雨林缸, 在國外也叫做vivarium, 是以熱帶雨林生境為主題的植物景觀。以熱帶雨林的林床,林間甚至林梢植物為主景,配合枯木,石頭,藤蔓等,營造出叢林一角,或者臨水叢林的景色,並且為了體現造景的生動性,也會在其中飼養體型微小的動物,比如昆蟲,蜥蜴,蛙類等等,但也有純粹以植物景觀為主,以動物或動物模型點綴的例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雨林缸
  • 外文名:vivarium
  • 曾用名:生態缸,雨林生態缸,熱帶雨林缸
概念,雨林缸的結構,儲水層,介質層,地面層,背板層,缸頂層,相關設備,缸體,燈具,噴淋設備,排風扇,溫濕度計,建立方法,放置背板,製作假底,鋪上介質,擺放骨架,地面植物,附生植物,調整位置,調試設備,系統維護,建缸初期,生長階段,日常維護,區別,主題上的差別,造景上的差別,水陸比例,動植物,設備,

概念

很多人對熱帶雨林的印象是遮天蔽日的叢林,給人以無限神秘之感。但其實熱帶雨林不但神秘而且美麗,它是地球上動植物種類最多的地方,孕育著眾多令人驚嘆,艷麗無邊的動植物。熱帶雨林不僅養育著數量龐大的動物種群,其本身還在生長過程中向大氣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生命賴以生存的氧氣,因此熱帶雨林也被稱為“地球之肺”。
雨林缸
“雨林缸”的造景就是以雨林地以及附生植物為主,著重於模擬熱帶,亞熱帶的叢林景觀。它是熱帶雨林在尋常人家中的縮影,是家中的微雨林。
隨著《穹頂之下》的熱播,來關於空氣污染的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種各樣的空氣淨化器銷量節節攀高,甚至連一些綠色植物一旦套上了吸附甲醛,吸附PM2.5的名頭也立刻成為了暢銷貨。但是光靠家中擺放1,2盆植物是遠遠達不到效果的,相比之下“雨林缸”中高密度的植物群落要有效得多,可以說雨林缸是純天然的空氣淨化器,家庭的綠肺。

在進化史上從第一批蕨類植物誕生開始,植物花了整整2.6億年才進化出第一朵花,或許一般人很少去思考花出現的意義,但花的出現改變了植物的繁殖方式,使得植物的足跡能遍布整個星球。雨林缸中的相對穩定的微環境可以滿足許多開花植物,甚至於滿足難養的蘭花對環境苛刻的需求。
植物不單單只有花才有顏色,許多林床植物葉的顏色出奇的美麗,堪稱雨林中的寶石,但是市面上卻很難見到他們的影子,原因在於這些植物很嬌嫩,既怕乾也怕澇,還需要很高的空氣濕度,唯有在雨林缸中這些植物才能生長。
雨林缸
雨林缸的封閉環境適合蛙類,守宮,變色龍,以及各種昆蟲。在這裡養動物絕不會有臭味,因為這是個生態系統。缸里的植物為動物提供了棲身之處和新鮮的氧氣,動物的糞便被微生物快速分解後直接為植物吸收。
但是由於家庭環境的地域特殊性,為了維持缸中相對高濕度的小環境,雨林缸一般採用封閉式的結構。而且為了滿足一部分對生長環境要求比較高的動植物,雨林缸對燈光,通風,溫濕度控制等設備也有要求。

雨林缸的結構

一個標準的雨林缸從下至上可以分成以下結構:

儲水層

這是雨林缸最基礎的結構。這個結構一般稱為“假底",可以是一層火山岩,陶粒或者是格子板架空的空間。高度為2-5公分。假底的作用是容納一部分水的存在,並且使陸地部分和這部分水不產生直接接觸,以防止陸地部分的土壤介質含水量過高。假底中的水可以是預留在缸底的池塘,也可以容納噴淋或者雨淋設備下滲的多餘水分,但不管是什麼形式,水土分離是必須的。

介質層

位於假底上部,是種植地面植物的土壤介質。由於雨林缸的密閉環境,相對濕度較高,因為種植介質不宜選用保水性過好的介質,比如泥炭,園土,山泥,腐葉土等等。儘量選擇顆粒介質,比如水草泥,赤玉土,桐生砂等等,混入少量的粗沙,泥炭,樹皮即可成為合適的介質。
雨林缸

地面層

可以選用的地面植物很多,常見的有迷你矮珍珠,網紋草,秋海棠,觀音蓮,鈕扣蕨等等。地面植物不宜過高,越是低矮的品種越好,並且選擇的植物最好有一定的耐澇能力,所以各種多肉植物不適合放在雨林缸中,相比之下反倒是各類水草的水上葉很合適。但是水草一般都是速生類植物,所以一定記得定期修剪。
種植時應按照布景的規則分前後景來種植,低矮的植物種在前面,高的植物種在後面,前低後高可以營造出大景深的效果

背板層

雨林缸
附生植物是雨林的精髓。在雨林缸中一般會有高高矗立的背板以及各種沉木的枝杈來支持各種附生植物,這樣雨林缸中的植物密度才會提高。一般可以選擇的附生植物有:苔蘚,薜荔,絡石,球蘭,風不動,各種空氣鳳梨,積水鳳梨以及各種附生類型的蘭花。
可以用細魚線,包皮的鐵絲,甚至膠水來固定這些附生植物,通過定時的噴淋系統來給這些植物補充水分。

缸頂層

缸頂可以針對缸內的環境安放不同的設備,比如噴淋,加濕,通風,燈光,控制等

相關設備

缸體

1. 雨林缸是家中的景觀元素,因此透明的缸體是必須的。並不建議選用亞克力或者其他透明的樹脂來做缸體,因為有機材料的硬度不夠,很容易劃傷,因此玻璃是唯一的選擇。
2. 在設計上需要注意的是缸體需要有一定的高度來容納眾多的附生植物,但是又不能太高以至於人工光源無以為繼,因此按照缸的大小,高度在60cm - 90cm之間是一個比較合適範圍。
3. 由於缸的高度帶來了通風上的壓力,所以最好選擇正面或者側面帶下部通風口的缸。
4.如果在造景上不考慮在底部做開放的水池,那么排水口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燈具

眾所周知,植物需要光來進行光合作用,但在雨林缸是室內的景觀,室內的自然光線遠遠不能滿足植物生長的需求。因此選擇一款能滿足植物生長的燈是雨林缸成敗的關鍵。目前市面上可用於植物生長的人工光源有:金屬鹵素燈螢光燈LED等,需要根據缸體高度和溫度環境使用合適的燈具。

噴淋設備

噴淋設備是雨林缸獨有的設備。雨林缸中有大量的附生植物,這些植物並不紮根於底部介質之上,而是紮根在背景板,沉木,藤蔓,生長空中。噴淋除了能維持缸中必要的濕度外,也是給予這些附生植物補充水分的必不可缺的途徑。

排風扇

雨林缸比較高,缸中的空氣流動不暢,相對濕度也高,長時間不通風會造成缸內真菌,細菌繁殖過度,出現局部發霉,植物腐爛等情況,因此排風換氣尤為重要。一般可以選用電腦風扇配上直流變壓器來做排風用。

溫濕度計

維持一個雨林缸其實相當於在維持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因此需要有設備來實時監控,記錄缸內的環境。雨林缸中大部分動植物的適宜溫度在20-30攝氏度之間,濕度則最好維持在75-90%

建立方法

    放置背板

    背板可以使用軟木樹皮,蛇木板,或者使用發泡劑DIY,也可以選擇方便的成品PU背景板,切割成合適的尺寸放在缸中

    製作假底

    假底可以用陶粒,火山石,或者格子板架空,高度為2-5公分

      鋪上介質

      儘量選擇顆粒介質,比如水草泥,赤玉土,桐生砂等等,混入少量的粗沙,泥炭,樹皮即可成為合適的介質

        擺放骨架

        可以選擇沉木,杜鵑根,山藤,過江龍等擺成骨架,調整到自己滿意的位置,也可以輔以松皮石,石英石等石材做搭配

        地面植物

        第一次種植植物時需要往介質中噴水,噴到手捏介質能成團但是沒有水分能捏出的程度,然後由後景至前景的順序將植物種到合適的位置

        附生植物

        附生植物先將枯葉爛枝除去,然後使用魚線,電線,甚至熱熔膠粘到合適的地方,首次種完後一定要噴足夠的水,保持缸內的空氣濕度

        調整位置

        造景完成後最好站在較遠的距離重新審視一下缸內的布景,尤其是對於那些種在沉木,樹枝,石頭下陰影處的植物,確認他們的位置能夠接收到足夠的光線。

        調試設備

        布景完成後必須對設備進行調試,確認燈光和噴淋的位置是否合適,是否正常工作。

          系統維護

          建缸初期

          首次建立雨林缸時必須注意要維持缸內的高濕度。在建缸初期,植物往往根系尚未恢復,如果濕度不夠就很容易造成植株脫水,嚴重的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甚至死亡。維持高濕度可以使用噴淋系統定時噴水,並且將缸頂封閉起來。但是長時間封閉也會產生問題,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通風換氣也是必須的。
          在建缸初期,光照應該適當減弱。這個階段的植物尚未恢復生理機能,所以如果照明全開既浪費資源,也會對恢復期的植物造成壓力。比較恰當的做法是初期幾天先使用全部照明的50%,每天照明時間4-5小時,然後用1,2周時間慢慢過渡到70%,每天照明6-8小時,在2周后恢復全光照,每天光照10-12小時。

          生長階段

          新缸建完大約1個月後,大部分植物已經漸漸適應了缸內的環境,開始生長。這個可以把缸內的濕度降低到正常水平,適當增加通風時間,以防黴菌,細菌滋生。在這個階段可以適當對某些植物進行修剪,移除死亡植物和枯枝爛葉。這個階段可以試情況給缸內植物噴一次葉面的薄肥,以氮和鉀為主,促進營養生長。液肥濃度宜淡不宜濃,最好是正常使用濃度的一半。

          日常維護

          由於雨林缸採用了大量設備,比如噴淋,燈光,排風,所以建議使用定時器,甚至溫濕度控制器來控制。這樣可以節省大量日常維護的成本。基本上最大的維護工作在於定期擦拭缸壁,修剪過於茂盛的植物,以及噴淋設備的水源的補充上。噴淋設備使用去離子水,也就是RO水,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防止水垢。養動物的雨林缸,除了這些維護工作以外還有動物的餵食需要操作,以及定期清除礙眼的排泄物。

          區別

          主題上的差別

          “水陸缸”是以苔蘚,水草,蕨類等水生植物為主,模擬河岸,沼澤,濕地等自然風光的造景缸;“雨林缸”則是以雨林地面以及附生植物為主,著重於模擬熱帶,亞熱帶的叢林景觀。

          造景上的差別

          “水陸缸”的造景基體現在長與寬這兩個維度上,營造一種寬廣的意境;“雨林缸”由於需要體現大量的附生植物,因此側重於第三維高度,來營造一種深邃的感覺。
          雨林缸

          水陸比例

          “水陸缸”的水上和水下部分占的比例相近;“雨林缸”中對於水下部分的塑造較為淡化。

          動植物

          “水陸缸”中的植物以水草,苔蘚,蕨類為主,輔以魚,蝦,螺等水生動物;“雨林缸”中可容納的植物包含了熱帶雨林的林床,林間,甚至林梢植物,比如苔蘚,秋海棠,蔓榕,竹芋,薜荔,風不動,球蘭,伏石蕨,蘭花,空氣鳳梨,積水鳳梨等,常見的動物則有螞蟻,蜘蛛,日行守宮,樹蛙,箭毒蛙等。
          雨林缸

          設備

          “水陸缸”的設備比較簡單,一般只有過濾器和加熱棒,採用開放的缸體以及自然的採光,有時也會有自帶的燈具;“雨林缸”要複雜很多,除了在有水體的時候選擇過濾器和加熱棒外還有通風設備,噴淋設備,燈光設備,溫控設備等,並且雨林缸多採用相對密閉的缸體來隔絕缸內外的環境差異,因此雨林缸多了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環境較為不利的地區,比如乾旱或者寒冷的的確也能維持一個微小的熱帶雨林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