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池上

《雨後池上》是北宋史學家劉攽創作的七言絕句。詩的第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後幽美迷人的靜態;三、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後池上的一種動態之美。此詩既寫出了靜態,又寫出了動態,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後池塘春景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雨後池上》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彭城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劉攽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雨後池上1
一雨池塘2水面平,
淡磨3明鏡4照檐楹5
東風忽起垂楊舞6
更作7荷心8萬點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池上:池塘。
2、一雨池塘:一處雨後池塘。
3、淡磨:恬靜安適。淡,安靜。
4、明鏡:如同明鏡。
5、檐楹:這裡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6、舞:飄動。
7、更作:化作。
8、荷心:荷花。

白話譯文

一場大雨過後池塘里漲滿了水,非常平靜,好像蘸水輕輕磨光的鏡子照映著岸邊房屋的倒影。東風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條裊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葉中間,不斷發出聲響。

作品鑑賞

詩的第一句,是借時間來寫景的。“一雨”二字,是統率全詩的關鍵。因為以下三句所寫的自然景象。都因這“一雨”才得以出現的。
第二句,是借空間寫景。這一句所描繪的內容是對第一句中“水面平”的延展和補充。因為“平”只能狀其形而不能顯其色。所以續以“淡磨”、“明鏡”,就把池面清亮之色渲染出來了。至於“照”,則是在靜中求動的點睛之墨,它使池上的安詳平靜中暗含了動意,其作用不只是為了使寫法上有所變化,更是為了讓人對下兩句所寫的風起荷響的動景有精神上的準備。另外,從意境的創造上來說,它還有這樣的作用:隨著“照”字而出現的池面上的“檐楹”的倒影,無疑擴大了“雨後池上”的空間範圍,因為“檐楹”自然是在池面之外的。當然,這裡對池岸上的檐楹的描寫是虛寫。可是,這一筆虛寫卻為下面的池面之外的另一景物——垂楊的實寫作了鋪墊,使它的出現不顯突兀,且使“雨後池上”這一標題所規定的空間範圍,不僅限於池面之上,而是包括池岸之上了。
以上二句,是對雨後的池上靜景的描繪,用語質樸自然,結構綿密。
三四兩句,描繪的是一時平靜之後的動景。“更作荷心萬點聲”一句,是全詩的精華,它使全詩的意境升華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度。風吹樹搖、積雨落入荷心,其實這正是不久前的“一雨”的餘響。詩人正是由於動情於這一陣餘響,才提筆寫下這首詩的。那末,這陣餘響之所令人動情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呢。不管詩人是有意還是無意,由於他從現實自然的景觀出發,客觀上卻反映了自然界自身的運動規律:靜總是暫時的、相對的,不靜則是永恆的。如果從美學的角度看,人們在這首詩中所獲得的美感享受,最大的既不是詩人對雨後池上的自然物色彩的描寫,也不是在於詩對自然物的形態(包括靜態的和動態的)描寫,而是在於詩對自然景物由動到靜,由靜到動,這二者相互轉換的關係上,人們看到了自然界自身律動的美。或者說,它表現的不是靜止的繪畫的美,而是流動的音樂的美。正是這種美,使人們感到自然界的親切,又正是這種親切感,使物境和人們的心境和諧起來,交融起來。這就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作者簡介

劉攽(1023—1089),北宋大臣。字貢父,號公非,宋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慶曆六年(1046年),與其兄劉敞同時考中進士,先是做了二十多年的州縣地方官,後升為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熙寧初因反對新法出為地方官。坐任京東轉運使時職事廢弛,貶監衡州鹽倉元祐時起為中書舍人。劉攽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曾協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負責該書的漢代部分。他獨立完成的《東漢刊誤》一書,尤為時人所稱道。另有《彭城集》、《中山詩話》傳世。為人不修邊幅,喜歡開玩笑,並因此得罪了一些人,終不能改。
劉攽劉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