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輻照周期極化鈮酸鋰晶體波導結構與倍頻特性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王雪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離子輻照周期極化鈮酸鋰晶體波導結構與倍頻特性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雪林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離子輻照(注入)光電晶體可以通過調製材料近表面的折射率改變而形成光波導,是一種光電晶體光波導形成的有效方法。基於周期極化鈮酸鋰晶體(PPLN)的和頻、差頻、光學參量振盪、光學參量放大以及級聯二階非線性效應都得到廣泛研究和套用,對於PPLN晶體等的波導結構的研究對於提高倍頻效率,實現小型、緊湊的倍頻器件,有利於實現光路的集成化。本項目旨在研究PPLN上離子注入形成波導的倍頻特性及形成機理,力圖從理論上分析離子注入對PPLN的晶格、疇結構以及其非線性特性的影響,從實驗上通過採用不同注入離子、注入能量劑量,實現高效率倍頻性質的波導結構。嘗試用外加電場極化法在近化學劑量比鈮酸鋰(SLN)上實現鐵電疇周期極化結構。同時也將為其它晶體的波導倍頻提供研究基礎,不但有利於波導器件的集成化,還拓展了核技術在信息與材料領域中的套用。
結題摘要
離子注入光學晶體可以通過調製材料近表面的折射率形成波導結構,離子注入後經過合適的退火仍可以較好的保持晶格的完整性,可以保持光學晶體的非線性特性,因此有希望在波導層中實現非線性效應。該項目通過中能能量和快重離子注入光學晶體,包括鈮酸鋰(LN)晶體、近化學劑量比鈮酸鋰(SLN)、周期性極化鈮酸鋰(PPLN)晶體、鈦酸鋰(LiTaO3)、Na:CBN晶體等形成平面和條形、脊型波導結構,通過最佳化注入條件和後處理,降低了光在波導中的傳輸損耗,可以對光波的傳輸模式進行有效調控,通過RBS/C、SEM、Raman光譜等綜合技術研究波導層的晶格結構變化,研究了注入條件所引起的折射率的變化機理,實現了波導中的倍頻。該研究對於提高倍頻效率,實現小型、緊湊的倍頻器件,有利於實現光路的集成化,同時也將為其它晶體的波導倍頻提供研究基礎,不但有利於波導器件的集成化,還拓展了核技術在信息與材料領域中的套用。項目實施期間,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24篇,參加國際會議9人次, 舉辦、承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3次,畢業博士研究生3人,獲得博士學位,畢業碩士研究生1人,獲得碩士學位,在讀研究生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