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下坤上

《離下坤上》是春秋時期儒學家卜商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離下坤上
  •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卜商
  • 作品出處:《子夏易傳》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離下坤上
明夷,利艱貞。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明入地中,上無以明,天下無所見也。艱以事上,不失於正,利也。故文王內文明而外柔順也。箕子蒙難而能正其志,晦其明者也。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涖眾,用晦而明。
明入地中,藏其明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故君子之蒞眾也。外用晦,以使民內保。明以為治。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象曰:君子於行,義不食也。
小人賊害之,時有明,則傷矣。初以君子之徳剛而不回,故為時忌之深也。以其無位,猶且逺患,庶以速奔也,故絕其跡,隱其形,三日而不敢食。逃難而遇人,人必疑言矣。害明之深,懼人之見也。君子畏害而速去,其義豈遑食哉。
六二,明夷,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守中順則無猜者也。而已道不行矣。夷於左股者焉,故與之拯馬而馳逐也。且內明以外順,雖傷左而右存,與時並行不失其吉也。
九三,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為文明之主夷終則進也。上六逺其明,雖高而至晦也。應其誅焉。時之得向明而南巡狩也。獲其大首耳,其污俗漸正而已,不可疾也。
六四,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象曰:入於左腹,獲心意也。
守以下位,順以上承,自右而入於左腹,獲其心意也。順以避患,止守於分明,其歸自異矣。出於門庭,不逺行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在難之內,而能保明其中,智以藏之,愚以晦之,得其正而時不能遷也。則明豈息哉。得中之道亡而能有,故箕子當之矣。
上六,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象曰: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於地,失則也。
暗而過中至明夷之極,晦之至也。位高勢,崇登於天也。失道將覆,入於地也。

作者簡介

卜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稱“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今河南溫縣)人,一說衛國人,“孔門十哲”之一,七十二賢之一。性格陰鬱,勇武,為人“好與賢己者處”。以“文學”著稱,曾為莒父宰。提出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還主張做官要先取信於民,然後才能使其效勞。後來孔子喪,孔門亂,子夏到魏國西河教學。李悝、吳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為師。宋人疑之,《詩》《春秋》等書,均是由他所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