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首壺

雞首壺

因壺嘴作雞首狀而得名。是西晉至唐流行的一種瓷壺。西晉時器形較小,圓腹,肩部貼一雞首,小而無頸。壺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實心,壺肩部有系,小平底。東晉時,其主體也是圓腹盤口壺,但雞首下有短頸,喙由尖變圓,冠加高,雞尾消失,柄的上端高於口沿,肩帶橋形方系。至南朝時,壺身整體加高,雞頸較前期加長,盤口加深,柄也加高,肩部系多為雙系。隋代壺身更高,雞頸不僅更長,而且作仰首啼鳴狀,雞尾柄變塑貼龍首柄,系的開關也更加複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首壺
  • 名稱得自:壺嘴流部的雞首形裝飾
  • 出土於中國東部浙江省德清縣的東晉時期
  • 最早出現於:西晉時期
  • 關於雞: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
  • 雞首壺的燒制:越窯、甌窯,
  • 象徵意義:東晉頸部比西晉時要高 
  • 作用:裝飾
雞首壺,名稱來源,歷史,關於雞,關於白瓷,雞首壺的燒制,時代象徵意義,出土文物,相關報導,

雞首壺

名稱來源

"雞首壺"的名稱得自於壺嘴流部的雞首形裝飾。這件中國東部浙江省德清縣的東晉時期(公元317~420年)黑釉雞首壺,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件,反映出當時陶瓷燒造、裝飾工藝的輝煌出土於成就。黑釉雞首壺高17厘米,口徑7厘米。壺的頸部纖細、腹部渾圓、平底。肩的一側為凸起的雞首形壺嘴,另一側為曲形把手,連線口部與肩部。壺肩部另外兩側各有一橋形方系,系孔可以穿繩。此壺造型別致新穎,雞首上昂,仿佛正在引頸眺望,與把手一高一低,遙相呼應,既莊重古樸,又使整個外形曲線流暢生動。壺身通體施有黑釉,釉層豐厚,釉色均勻純淨,其烏黑光亮的色澤產生出漆器般的藝術效果。此壺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歷史

雞首壺最早出現於西晉時期(公元265~316年),由浙江地區的越窯首先創製。到東晉時,雞首部分的作用逐漸由裝飾性變為實用性,雞首與壺腹相通,成為可以出水的流部。至唐代(公元618~907年)初年,雞首壺被新出現的執壺所替代,逐漸消亡。"雞"與"吉"諧音,雞首壺延續使用了數百年,反映出在那段戰亂頻繁的年代裡,人們對吉祥安寧生活的祈望。
雞首壺流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是社會大動盪的時期,也是瓷器大發展的時期。由於連年戰亂,大批中原居民和士族地主紛紛南下,推動了南方經濟的發展。南方制瓷工藝逐步提高,北方瓷系出現,從此我國制瓷業形成南北兩大系統,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在南方,以瓷器製造為主的手工業進入迅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奠基於東漢的青瓷燒造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東南沿海的江、浙、閩,長江中下游的川、鄂、湘、贛都相繼設立瓷窯,著名的越窯、德清窯、洪州窯、甌窯、婺州窯、岳州窯等先後出現。這一時期的瓷器種類也不斷增加,除罐、尊、壺、碗、盤、洗、耳杯等外,還有雞首壺、香熏、唾盂、虎子、硯台、鎮墓獸、蓮花尊、豬圈、雞籠、灶、多格盒、水注等等。裝飾內容也更為豐富,堆塑、貼花、模印、刻劃、鏤孔、施彩等工藝的使用,使得瓷器造型生動,樣式繁多。有的將整個器形做成動物形狀,如臥羊形、蛙形等,有的則捏塑動物頭部,如雞頭、羊頭、虎頭等為裝飾,以祈求吉祥和辟邪。後者占了動物類裝飾內容的絕大部分,雞首壺即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
雞首壺

關於雞

雞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家禽,很早就與人們的經濟生活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雞的國家之一,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如河北武安磁山、江西萬年仙人洞中,就曾出土過家雞祖先——原雞的雞骨。漢代《韓詩外傳》中將雞稱為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西晉、東晉的墓葬中有大量陶瓷雞和雞捨出土。以雞為裝飾的瓷器盛行一時。

關於白瓷

白瓷是在青瓷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最早可追溯到北朝晚期,如河南安陽北齊武平元年(570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但白瓷真正燒製成功是在隋代。西安隋大業四年(608年)李靜訓墓共出土瓷器17件,其中白瓷6件,胎釉已完全看不到白中閃黃或白中泛青的痕跡,呈現象牙白的質感。傳統的雞首壺也在隋代穿上了白色的“新衣”。
總之,雞首壺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演變,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作為魏晉南北朝時期青瓷器的一個重要類別,雞首壺在當時非常流行,反映了人們對於安定生活、繁榮經濟的渴望。

雞首壺的燒制

燒制雞首壺的瓷窯主要有越窯、甌窯,壺的造型與盤口壺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側安雞首,另一側是雞尾,前後對稱。雞首有空心、實心之分,前者多為實用,後者是冥器。三國末年的器皿較為少見。西晉時期的雞首壺特點是壺身、壺頸比較矮,雞首多無頸,雞尾甚小。東晉壺體略高,雞首有了頸部,雞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於壺口的圓股形曲柄。東晉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飾龍首和熊紋,器形優美。1972年江蘇南京化纖廠東晉墓出土青瓷雞首壺,底部刻“罌主姓黃名齊之”、可知晉時稱此類器形為罌。南北朝時期,壺體修長,雞首的冠部較大,頸部細長,盤口增高。浙江紹興南池鄉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雞首壺,碗形口,下接細長的弦紋頸,肩部前有圓嘴的雞首,後貼上翹的雞尾,壺下有承盤,湖南曾出土龍柄三足壺,裝飾與上述南朝墓雞首壺相似。隋代的壺雞首趨於寫實,作昂首曲頸打鳴狀,壺柄貼塑龍形飾。此外,還派生出羊首、鷹首或虎首壺。隋代以後。雞首壺幾乎匿跡。清代康熙時期,宜興陶藝大師陳鳴遠制有紫砂天雞壺,直口,長頸,豐肩.肩—側設雞首形流,其風格與上述雞首壺相似,是仿古作用。

時代象徵意義

壺頸部比西晉時要高。雞首也有很大變化,雞冠加高豎挺,雞首下有頸,雙目圓睜,雞口圓張。雞尾演變成弧形柄,上端與盤口粘接,下端裝在肩部,且柄上端略高於盤口,更宜實用。肩部有橋形系。有的壺身還以蓮瓣紋、龍紋作裝飾,造型更加挺拔秀麗。

出土文物

黑釉雞首壺
年代:東晉
雞首壺
高 :17厘米
口徑:7厘米
浙江省德清縣出土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杭州歷史博物館
由裝飾到實用
雞首壺,因器身飾雞頭得名,最早出現於西晉,由越窯首創。東晉時,雞頭由裝飾性變為實用性,雞頸與腹相通可出水,短尾變成曲柄,以便捏拿,之後,雞首壺的器形多次變化,在唐初時被執壺代替。此器是其中的代表。
昂首雞鳴
壺的造型為盤口細頸圓腹平底。肩的一側凸起雞首形流,另一側為曲形把手,連線口肩,並稍高於壺口,流與把手之間有一對撟形系,以拴繩系掛。此器造型別致新穎,特別是雞首上昂引頸遠眺,與把手一高一低,遙相呼應,既莊重古樸,又增加了外形曲線的生動性。
漆器色澤
壺的精彩之處還在於它的釉色,東晉時浙江的德清窯以燒制黑釉瓷器聞名,此壺算是一件精品。通體施黑釉,釉層豐厚,釉面滋潤,勻淨無瑕,其烏黑髮亮的色澤頗具漆器的藝術效果,讓人刮目相看。
吉之夢想
人們喜歡雞首壺,還因為“雞”與“吉”諧音,寓意吉祥安寧,是那個戰亂年代的一種夢想。
李靜訓墓中的白瓷龍柄雞首壺
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礎上,逐步改進對原料的篩選、淘洗,降低胎、釉中含鐵量而燒成的。白瓷最早出現在北朝時期。入隋,白瓷工藝技術改進,質量提高。河南、陝西、安徽等地隋墓中出土白瓷的胎、釉已少見白中閃黃或泛青的痕跡,色調穩定。其中,以此次展出的1957年出土於西安郊區玉祥門外隋大業四年(608年)李靜訓墓中的白瓷龍柄雞首壺最為精美。
李靜訓墓中的龍柄雞首壺李靜訓墓中的龍柄雞首壺
該壺高27.4厘米,口徑7.1厘米,洗式口沿外撇,束腰式細長頸起弦紋兩道,鼓腹下收斂,近底處外撇,平底。肩一側置昂首啼鳴的雞首流,胸上劃點羽毛,與之對稱的一側,有直體曲頸伏首銜沿式龍柄。流柄間置環式雙耳,肩、腹部劃弦紋。通體以片紋白釉裝飾,近底處無釉露胎。
雞首壺因器身置雞頭,習稱雞頭壺。始見於三國末年,早期雞頭壺器身較小,器肩兩側一面貼雞頭,另一面貼雞尾,雞頭為實心。東晉時,壺身變大,體圓闊,小雞頭由裝飾性變為實用性的張口、引頸、高冠的雞首流,可以出水,短尾變成彎曲的圓股形長柄,是一種實用美觀的酒器。東晉中晚期,壺的曲柄中出現了龍首柄,有的柄上端飾熊紋,還有雙雞首流壺,新穎別致。1972年,南京東晉墓出土了一件青瓷雞頭壺,底部刻“罌主姓黃名齊之”銘,說明這類器物晉時稱作“罌”,即小口大腹的酒器。南朝時,雞頭壺由圓渾變為瘦長,雞頸加高,雞冠高聳,龍首曲柄加長。唐以後,雞頭壺逐漸消失。
李靜訓墓內的白瓷殉葬品還有白瓷龍柄雙身瓶、小扁瓶、小盆、小罐、小瓶等,皆與龍柄雞首壺及玻璃器和貴重的金銀器一起,放置在墓主人頭部兩側。墓主李靜訓,隴西城紀人,由外祖母周皇太后養育,大業四年(608年)死於汾源之宮,年僅9歲,葬於長安縣休養里萬善道場之內。其墓葬相當豪奢,白瓷製品都秀巧精緻,展現了隋白瓷的燒制水平。
遼代雞首壺
雞首壺盛行於西晉至唐代,是我國古陶瓷中最具有特色的器型之一,因此歷來為眾多收藏高手及名人所青睞。顧名思義,這種壺的流是用雞首作裝飾的,而且各時期在雞首的造型設計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雞首或昂或平或正或側,與壺身特別是扳的比例變化亦多,所以該類型的壺對審美來說其強大的視覺衝擊力是不言而喻的。
遼代雞首壺遼代雞首壺
近見滬上資深收藏名家胡先生所藏黑釉窯變雞首壺,高26厘米,口徑12厘米,扳與口沿齊平,雞首高昂。整器施黑釉並加入其他色釉,釉層甚厚且多縮釉孔,窯變呈現出乳白、天藍色,燈光映射下光色絢麗,變幻莫測,令人嘆羨不止。據胡先生介紹,此器在多位專家一致看好下業經國內著名古陶瓷鑑定大師維蓮先生上手鑑賞,定名為遼代雞首壺,歷經千年傳承,值得名家珍藏。
從文獻中得知,遼代的瓷器燒造既繼承了漢民族技藝又具有契丹遊牧民族特色,因此終遼一朝,其瓷器上取得的成就也是可圈可點。但此類壺在遼代無論從造型還是釉色來說都罕見於文獻記載,何況該壺保存得如此完美無損,因此其珍貴程度確實難以言表。我認為這件雞首壺應該屬於花釉類瓷器,雖然文獻記載花釉瓷器燒制於唐至五代,但從歷年出土實物來說我們還是可以了解到這類瓷器在北宋時期仍有燒制,鑒於雞首的型制和花釉瓷特點,我們把此器的年代定在遼代前期應該是比較妥當的。
花釉瓷器的源頭一般認為是在唐初。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河南禹州市淺井鄉橫山村曾發現下葬於元和五年(810)唐代陽翟鎮遏兵馬使郭超岸的墓地,從中出土了三件花釉雙系罐,審其彩斑色澤之美觀,工藝絕非初創,因此花釉的創燒至少在唐元和五年之前。花釉瓷在初期多用於樂器,一種名“羯鼓”的打擊樂器盛行於唐開元、天寶年間,唐南卓《羯鼓錄》稱此鼓“不是青州石,即是魯山花瓷”,打擊時用二杖敲擊,也可用手拍擊。唐代中期後始多燒制壺、盤等物,產量較大,工藝更為考究,與唐三彩相比較,花釉瓷雖不及唐三彩諸色備陳,但其釉色的絢麗中自有一股神秘的氣氛集聚,因此即使在當時,以魯山窯為代表的花釉產品仍然是人們珍視的尤物,被後世稱為“唐鈞”。
花釉瓷器至唐末五代趨於衰微,這是由於時代變遷引起工藝及審美情趣改變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但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鈞窯的偉大成就無疑得益於花釉工藝的開拓,而疆域廣袤雄踞北方與北宋、西夏鼎立的遼朝也在瓷器的製造上傳承發展,這件黑釉窯變雞首壺的發現可使我們想見遼代瓷器文化的絢爛奇麗和雄渾博大。
西晉越窯青釉黃鼬把瓷雞首壺
藏品:西晉越窯青釉黃鼬把瓷雞首壺
雞首壺
(現藏於餘姚博物館,一級文物)
在全國各地的博物館裡,雞首壺很多,僅餘姚博物館就有40多件,而這件西晉越窯青釉黃鼬把瓷雞首壺因為器型完整,釉色清新,造型不俗,從眾多雞首壺中脫穎而出,在1995年被國家文物局定為一級文物。
這件雞首壺高23.4厘米,壺口有兩個胡人頭頂盤口,作盤腿狀,肩部飾網帶紋、連珠紋、弦紋及鋪首銜環。壺身上的雞首裝飾精細,壺的另一端有小小的雞尾。提梁形的黃鼠狼睜大眼睛看著正前方的雞首,全身布滿人字形篦點紋,四足撐住口沿,它前肢彎曲後肢伸直,造型逼真,充滿了動感。整件器物胎體青灰,除底部外都施了青釉。
據餘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作為青瓷中的精品,西晉越窯青釉黃鼬把瓷雞首壺的知名度很高,1996年11月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寧波文物集萃》一書,封面器物就是它。此外,《香港文匯報》、《餘姚文物圖錄》、《餘姚博物館藏珍》等報刊都曾刊登過它的圖片。
這件雞首壺是在1995年2月由余姚公安機關打擊文物犯罪後移交至餘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的,所以1998年11月,它曾在杭州舉辦的全省打擊文物犯罪活動成果展上展出,這是它唯一一次“走”出餘姚博物館。
東晉青釉褐色點彩雞首壺
高16.2厘米,口徑6厘米,底徑7.5厘米。
雞首壺
盤口,圓腹,平底內凹,長柄上端銜接盤口,下端連於器肩,肩置高冠引頸雞首及對稱橋形系,雞首高昂,生動逼真。胎質堅細,灰白色。施黃綠色釉,釉層均勻,釉質潤澤,周身點褐彩連珠紋,酷似雞籠狀,是目前甌窯青瓷中最精美的雞首壺之一。
據報導現已出土3個,其中一個藏於溫州市博物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相關報導

福建出土完整雞首壺
將樂縣博物館昨日訊息,該縣一處工地日前挖出一座古墓,出土4件青瓷器。經專家鑑定,證實古墓年代為東晉(公元316年至420年),其中一件東晉時期完整的雞首壺,還是首次在三明地區發現。
將樂縣博物館館長郜驊介紹,10月27日下午3時許,古鏞鎮龜山新村安置房建設工地在挖土時,挖掘機挖掘到古墓。工地負責人立即向文化部門反映,縣文體局聞訊後立即組織博物館人員趕到現場察看。墓室後壁被挖掘機挖出一個洞口。從洞內可看到古墓是一座磚式墓,磚頭呈紅褐色。古墓的地面上堆積著厚厚的淤泥。
郜驊說,該墓系長方形磚室墓,坐西北朝東南,由墓室、甬道兩部分組成,平面呈長“刀”字形,全長5米,全部用印有同心圓紋的花紋磚砌築。
墓壁的砌法是錯縫平鋪,墓壁的厚度正好是一塊磚的寬度。長方形墓磚長35厘米、寬14厘米、厚8厘米;楔形磚長、寬及厚的一側與長方形磚相同,薄的一側厚5厘米。甬道長1.5米、寬0.8米、高1.43米,在左右兩壁高1.1米處,以長方形磚和楔形磚向上發券至頂。墓室長3.5米、寬1.45米、高1.8米,在距墓底0.85米處用長方形磚和楔形磚相間起券至墓頂。
在墓室靠近甬道處,清理出了青釉雞首壺等4件隨葬品。分別為雞首壺、帶蓋四系罐、帶蓋雙系罐、青瓷碗。
郜驊說,將樂是三國吳(景帝孫休)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縣,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為閩越地(福建省)早期建縣的七個文明古縣之一。以往的考古發現中,東晉的墓比較少見,這件雞首壺是東晉至唐代流行的樣式,在各地這一時期的古墓中均有發現,因壺嘴作雞首狀而得名。
出土的這件青釉雞首壺(左三)形體典雅,主體是圓腹盤口壺,到兩耳。雞首下有頸,雙目圓睜,雞口圓張。雞尾演變成弧形柄,上端與盤口粘接,下端裝在肩部,且柄上端略高於盤口。輕輕提起雞首壺,水可以從雞嘴處流出來,十分巧妙,也很實用。
雞首壺的出土情況
雞首壺除在江蘇、浙江大量出土外,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四川、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也都有發現,範圍很廣泛。在從出現到逐漸消亡的過程中,雞首壺因時代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些細微的變化成為我們進行斷代的重要依據。下面我們就按時代順序,來說說它的發展特徵。
西晉雞首壺,以小件為主,肩部貼塑雞首,雞首無頸,與之相對應的一面貼有雞尾,肩部其他兩面有弧形雙系。雞首狀的流不通壺腹,不能用於傾注。
東晉雞首壺,器形比西晉時高大,壺頸部比西晉時要高。雞首也有很大變化,雞冠加高豎挺,雞首下有頸,雙目圓睜,雞口圓張。雞尾演變成弧形柄,上端與盤口粘接,下端裝在肩部,且柄上端略高於盤口,更宜實用。肩部有橋形系。
黑釉雞首壺,的造型與青釉雞首壺基本相同,釉色勻潤,器形規整,為德清窯之精品。德清窯主要分布在浙江德清縣東郊的焦山和西南郊的戴家山、陳山、丁山等處,以生產黑瓷為主,亦兼燒青瓷。黑釉瓷器使用含鐵量很高的紫金土配製釉料,當氧化鐵含量高達8%左右,上釉時再特意加厚釉層,經高溫燒制即可達到純黑的效果。德清窯從東晉開始燒造,到南朝初期結束,100多年時間,產品運銷到浙江、江蘇,甚至遠達四川。雞首壺為當時德清窯的常見器形。南朝時期的雞首壺,壺頸加長,器腹加深,變得瘦長。烏冠高聳,引頸作鳴叫狀。壺柄的弧度減少而長度增高,更高於壺口。從東晉晚期開始,部分壺柄與盤口的連線處設計為龍首。肩部仍有橋形系。有的壺身還以蓮瓣紋、龍紋作裝飾,造型更加挺拔秀麗。從東晉開始,還出現了一部分雙首、雙柄的雞首壺。至此,作為日常生活用器,雞首壺的製作趨於規範,器形修長瘦削,線條流暢,曲線優美。隋朝雞首壺,壺頸細長,中間飾以弦紋。器身上腹較圓鼓,下腹瘦長,顯得更為纖細修長。雞頭雄健,雞頸粗壯,造型趨向寫實。壺柄弧度減小,銜龍造型也更為生動。肩部的系多為複式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