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虱子屬短角鳥虱科,是家禽常見的一種體表寄生蟲,主要寄生在雞的羽毛和皮膚上。
基本介紹
簡介,形態特徵,特性,危害,雞虱子病,預防措施,滅蟲方法,
簡介
形態特徵
體小,雄蟲體長1.7~1.9毫米,雌蟲1.8~2.1毫米。頭部有赤褐色斑紋。
特性
白天藏伏於牆壁、棲架、產蛋箱的縫隙及鬆散乾糞等處,並在這些地方產卵繁殖;夜晚則成群爬到雞身上叮咬吸血,每次一個多小時,吸飽後離開。其數量多時,雞貧血消瘦,產蛋明顯減少。如果產蛋窩內白天比較陰暗,該蟎也會到雞身上吸血,以致雞不願進去產蛋。雛雞如果感染嚴重,則會因大量失血可能造成死亡。蟎成蟲和稚蟲時期在晚上爬到雞身上吸血,其餘時期均躲在雞舍的縫隙當中。成蟲能耐飢餓,不吸血狀態可生存82-113天。
危害
雞虱主要以雞的羽毛、絨毛及皮屑為食,使雞發生奇癢和不安,有時也吞食損傷部位流出的血液。雞虱的危害常常被人們忽視,多量寄生時,可引起雞的消瘦,生長發育受阻和產蛋量下降。
雞虱子病
雞虱屬於一種永久性寄生蟲,全部生活史都在雞體上...羽毛虱在雞體上的壽命可達數月之久,但離開後只能生存5~7天,所以雞虱發育周期為3~4周。 也是家禽的一種最普通的體外寄生蟲;大約芝麻粒大小,與他昆蟲一樣有6條腿,種類較多,約有20多種;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特別是秋季是雞虱高發時期,其繁殖當氣溫達到25℃時,每隔6天即可繁殖一代;人、畜、禽(尤其養雞多年的雞場中的蛋雞、種雞等)均易感染虱子。寄生在雞身上的主要有雞體虱、頭虱、羽虱等。它們有的取食羽毛、皮屑,也有的刺咬皮膚、吸取血液,影響雞的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輕者導致雞生長受阻,產蛋雞產蛋減少或完全停產;重者則雞冠蒼白,因失血過多而導致貧血死亡。病雞奇癢不安,會蹦跳飛躍,常啄自身羽毛與皮肉,導致羽毛脫落,皮膚損傷,食慾下降與漸進消瘦和貧血,精神萎靡不振,營養缺乏,進而出現貧血症狀甚至死亡。雛雞長雞虱會影響生長發育;產蛋雞長雞虱則產蛋率下降。
雞虱是永久性寄生蟲,在雞的羽毛間生存繁殖,不會主動離開雞體。雌虱產卵時分泌黏液,將成簇的卵粘於羽毛基部,經5-10天孵化出幼蟲。幼蟲外形與成蟲相似,經2-3周,蛻皮3-5次發育為成蟲,即能產卵,其壽命為幾個月。雞虱一年四季均可產卵繁殖,尤其冬季繁殖量最大。在適宜條件下,一對雞虱從冬前至開春所繁殖的後代可達10萬以上。雞生虱時由於痛癢刺激,經常抖毛,會使一些雞虱散落到體外,散落的雞虱會鑽進另一些雞的羽毛中重新安身,也可能被某些媒介(人的鞋底、小動物等)帶至其他雞群而使其它雞群感染雞虱。如果沒有這些機會,雞虱在地面、墊料、雞糞等環境中因得不到食物,經過幾天就會死亡。
預防措施
(1)為了控制雞虱的傳播,必須對雞舍、雞籠、飼餵、飲水用具及環境進行徹底消毒。
(2)對新引起的雞群,要加強隔離檢查和滅虱處理,可用5%的氯化鈉、0.5%的敵百蟲、1%的除蟲菊酯、0.05%的蠅毒靈等。
滅蟲方法
1、對雞舍內衛生死角徹底打掃,清除出陳舊乾糞、垃圾雜物,能燒的燒掉,其餘用殺蟲藥液充分噴淋,堆到遠處。殺蟲藥有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2.5%溴氰菊酯(敵殺死),或0.25%-0.5%敵百蟲水溶液等;不過溴氰菊酯使用多年,已產生普遍抗藥性,效果不是太理想;敵百蟲屬於有機磷類,雞非常敏感,易於中毒,且不易徹底殺滅,需要經常用藥,易產生抗藥性,故而不宜使用。目前市場上常用且安全徹底的一般是農樂虱蟎靈(邯鄲農樂殺蟲藥品廠)。
2、對蟎蟲棲息處,包括牆縫、網架縫、產蛋箱等,用上述殺蟲藥液噴至濕透,間隔1周再噴一次,注意不要噴進料槽與水槽。
3、將0.5%敵百蟲粉裝入紗布袋中,仔細撒布在雞的胸背部、下腹部、大腿部、頸和翅膀等處的羽毛中,然後輕輕搓揉羽毛,使藥粉分布均勻。
4、在雞舍內疫沙浴池,在細沙內拌入5%的硫磺粉,或0.05%的蠅毒磷,或3%除蟲菊,供雞自由沙浴。
5、取白酒500克,放入百部草20—30克,搖勻存放備用。每天搖晃2—5次,三天后即可使用。用時拿乾棉球蘸藥在雞皮膚上擦,每天一次,連續3—4天,滅虱時最好是雞窩中所有的雞都同時用藥,以免相互感染。
6、將樟腦丸研碎壓成粉末,等夜晚雞入窩後均勻在撒在雞舍內,過三天檢查雞身,若仍有活虱存在,則用同樣的方法加大用量進行第二次防治,便可全部消滅雞舍和雞身上的虱子。如果雞身上的虱子較多,也可輔以樟腦粉擦雞身,使其進入叢毛中,防治效果更佳。
7、將硫黃放在柴草上,點燃後,利用煙霧熏雞、雞籠和棲架,以消滅雞虱。一般在第一次治療7—10天后,需要在進行第二次治療。
特別提醒:所有防治本病藥劑,都必須與雞虱直接接觸才能殺死雞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