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十七)》是汪康年所著作品,出自於《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雜說(十七)
- 作者:汪康年
- 作品出處: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西報論中國事,有云:“中國今日,須有一沉毅果敢之人掌握朝政,方克有濟。蓋不能撲蚊而圖吞象之政策,本無益於國事,一旦遭遇強逼之舉動,則力弱不堪抵敵矣。”韙哉是言!殆除此無以救國矣。然吾國政界及社會,大率不肯撲蚊,而徒言吞象,蓋吞象名美,而不成則有辭可藉,非若撲蚊之無可名,且不成反為人笑也。
報言,美之社會黨某號於眾,言己若得市長,必使失業工人,均得生計。已而某果得舉為市長,不意彼處失業工人,至二萬之多,均盼為薦工作之事。某一時安能覓如許位置,於是工人大怨恨之。按:社會黨持論似高,而實必不能行,足顛覆人而不能自立者也,故其以是說求眾人之悅也。猶吾國向來作亂之徒,以剗富填貧之說欺貧民也。
報載志將軍奮然至伊犁,言誓以一死報國,此說不知確否。按:此等語,在從前則目為忠壯,在今日則且目為卸責。蓋人既居於有關係之地位,則雖千百挫折,必致達其目的而後已。至死之一事,非至時窮勢竭,萬無可為,不能計及。蓋死者,志士仁人最為失望之事,若謂此足保國,則大誤矣。
作者簡介
汪康年,出身於從顯赫走向衰敗的家族,出生於戰亂動盪的年代。伴隨著家族衰敗、朝廷衰敗、國家衰敗,汪康年一生都在為興家、為救朝廷、為振興國家而奮爭。在他努力為自己出人頭地的同時,也為實現政治改革而呼喊、而奔走,甚至準備為此而“動粗”。但汪康年在近代更重要的身份是報人。在他51年生命里,整整26個年頭是在辦報,除《時務報》外,還有《昌言報》、《時務日報》(《中外日報》)、《京報》、《芻言報》等,而且都享譽於言論界。不僅其言論在當時很有影響,他對報業的許多創新和改革,也是對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