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太陽魚又叫雜交太陽鱸是科研人員精選北美太陽鱸科魚類原種進行雜交獲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雜交太陽魚
- 外文名:Hybrid sun fish
- 別名:雜交太陽鱸
- 獲得方法:北美太陽鱸科魚類原種進行雜交
- 優點:肉味美、個體大、體形美
- 詳細介紹:詳見正文
基本信息,生物學特性,雜交太陽魚養殖,品種鑑別,
基本信息
她具有肉味美、個體大、體形美、起捕率高等諸多優點。除食用外,她還是集游釣和觀賞於一體的理想品種。雜交太陽鱸的繁育與推廣系湖北省和廣東省2001-2002年重點科研項目。
生物學特性
1、形態特徵:雜交太陽鱸體質強健,頭小背高,肉質豐厚。背部拱圓,腹部平直,側面觀類似橢圓狀。鰓蓋骨邊緣突出,長有一藍黑色的形似耳狀的軟膜。背部及邊緣橄欖色至藍綠色,體側通常有幾塊暗紋。體下部藍綠色。頭部邊緣有彩虹藍和綠斑,軟膜呈黑白相間或藍綠色的邊緣。
2、食性:體長2.5-3cm的魚苗主要攝食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遊動物;體長為5-6cm時,還可攝食水、陸生昆蟲、小龍蝦、有機碎屑等;處於成魚階段的雜交太陽鱸以水生植物、大型浮遊動物、底棲生物、小魚蝦為主。人工養殖條件下,喜食糠麩、各種餅類、浮萍、散狀及粒狀配合飼料、附著藻類、各種動物下雜,小魚蝦。採用含蛋白質28%以上的全價配合飼料,雜交太陽鱸能獲得最大生長率。
3、生態習性:屬廣溫、廣鹽性魚類,能生存於1-40℃及1PPm的半鹹水環境中。最適生長溫度26-31℃,PH範圍為6-9.5,最適7-8,可生存於1mg/L以上氧氣的環境中,在我國絕大部分池塘、湖泊、水庫、河流中可良好的生長。
4、生長: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魚苗經4-5個月養殖體重可200-250克,經6-14個月養殖,體重可達350-400克。
5、營養價值:粗蛋白質為18.8%,粗脂肪11.5%,乾物質中17種胺基酸含量高達17.68%,含人體必需胺基酸也很高。並富含鈣、鐵、磷、鈉、鉀等微量元素,和鯽魚一樣可列為滋補食品,特別適合婦女兒童食用。
雜交太陽魚養殖
1、池塘主養:池塘面積以1-6畝為宜,適宜水深為2-2.5米,池塘底質以黑色壤土最好。魚种放養一般選擇在每年的6-7月,規格以6-8cm為好,每畝放養1000-3000尾,條件好的可提高到3000-4000尾。可投餵植物性飼料如黃豆、豆餅、豆渣、花生餅、菜籽餅、米糠等;青飼料主要是各種陸生植物含纖維素少的嫩葉,水生浮萍;動物性飼料有魚粉、蠶蛹、血粉,各種水生螺蜆類的肉、小魚、小蝦、牛等動物的下雜,各種水陸生蚯蚓,昆蟲幼蟲等;人工配合飼料通常由魚粉、菜籽餅、棉餅粉、花生餅粉、麥麩、礦物質、維生素混合後製成,蛋白質含量約為28-32%,經4-5個月養殖,雜交太陽鱸規格可達200-250克,畝產可達500公斤以上。
2、池塘混養:在主養花、白鰱、草魚、大口胭脂魚、甲魚等的池塘中混養雜交太陽鱸均能獲得較好的養殖互補效果。在主養鯉、鯽、團頭魴的池塘中不應混養或少量混養雜交太陽鱸。放養密度一般為每畝放6-8CM的魚種300-500尾,經10個月養殖,每畝可獲雜交太陽鱸8-20公斤,規格可達0.4公斤以上。 3、流水養殖:養殖池面積通常60-100m2的水泥池或用面積20m2左右的孵化池、育苗器改制,水深保持1米。放養6-8CM的魚種,投餵含蛋白質32%以上的全價配合飼料。
品種鑑別
由佛山市順德區農業水產站資料可以看出雜交太陽魚比較其他藍鰓太陽魚和綠鰓太陽魚體形教修長,魚體花紋呈現格線狀的綠棕色間紋,魚尾成雙花狀張開式尾鰭,魚體色和母本綠鰓太陽魚較為相似,多以綠色為主色,仍帶有父本的藍色的半圓突出鰓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