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明末清初詩人萬壽祺的一首詞,寫出了亡國遺民之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雙調望江南·煙雨路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品體裁:雙調望江南
- 作者:萬壽祺(明志道人)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雙調望江南
煙雨路,水國漸迷離。[1]
芳草遙天人去後,碧雲滿地雁來時。[2]
秋信竟差池![3]
何處問?脈脈到於今。[4]
精衛徒生滄海恨,鱉靈不斷蜀山心。[5]
天宇自荊榛![6]
注釋譯文
[1]水國:水鄉。迷離:模糊不清。
[2]前一句說:朋友在春天去到遙遠的地方。後一句說:如今已經是秋天。
[3]差[cī]池:不一致,引申為差錯。這句說:聽不到恢復的訊息。
[4]脈脈:形容懷有深情。
[5]這兩句用精衛和鱉靈比喻自己,表示對南明的忠貞。“精衛”即古神話“精衛填海”:炎帝之女溺死於東海,化精為鳥,銜西山木石誓平東海,這個故事寓“亡”之恨;“鱉靈”乃神話人物,亡後屍身逆江而上,飄至蜀地復活,這個故事寓“心不死”之志。
[6]這句說:天底下到處充滿了生著刺針的惡木。荊榛:叢生的荊棘,這個比喻說明了作者對清朝統治的極大反感。
創作背景
作者是一位懷有深沉的亡國之痛的遺民。在清朝的統治下,遺民們的活動(包括詩詞創作)只能夠是隱晦的。當時明朝的宗室還在西南地區維持著明朝的政權。這裡上半首假託對友人的懷念,暗暗訴說了對南明政權的關心。語意雖說含渾,從情調上卻辨得出那種焦急等待訊息的心情。下半首里,說什麼“精衛恨”、“鱉靈心”,顯然說的不是朋友間的關係,卻是有關國家和民族的了。最後一句到底暴發了憤怒的呼聲。
作品鑑賞
萬壽祺是明朝遺民,他日日期盼反清復明的訊息,但思而不得,焦慮頓生。此詩寫思念友人,但不可抑制的亡國之痛卻滲於其中,似乎不論寫什麼,都無法避開心中之痛。
上闕寫景,景中寓思念之情。作者佇立遠眺,只見當日朋友離開之路,煙雨迷濛,想想朋友所居的南方,一定也是模糊一片吧?友人離開之日,是芳草連天的春天,如今已經是落葉滿地,大雁南飛的的秋天了,回歸之路沒有朋友的影子。更讓人傷心的是,連朋友的訊息的都沒有!
“煙雨路,水國漸迷離”“碧雲滿地雁來時”是眼前實景,是詩人佇立所見,而“芳草遙天”則是和友人分離時的過去之景,是虛景。通過虛實結合手法,我們可以體會到離別的長久,思念的深切!
下闕議論抒情,將思友之情悄然升華為思國之情。“何處問?脈脈到於今”是承上闕之意,到哪裡去問朋友的訊息呢?沒有地方問了,只能處在深情的長期思念之中。
“精衛”即古神話“精衛填海”:炎帝之女溺死於東海,化精為鳥,銜兩山木石誓平東海,這個故事寓“亡”之恨;“鱉靈”乃神話人物,亡後屍身逆江而上,飄至蜀地復活,這個故事寓“心不死”之志。兩個典故含蓄深沉地表現了詞明知復國成泡影(對應“精衛填海”),卻始終想念前朝的心情(對應“鱉靈復生”)!
從表現看,這仍是寫對朋友的情:不得見,如精衛般生恨意;情不斷,如鱉靈般持久。但顯然有點“太過”,朋友未死,我亦未死,何以用這兩個典故呢?如果聯繫萬壽祺是明朝遺民,就知其意升華了:復國之事,恰如精衛填海,空有一場遺恨,不能實現,但詞人卻仍像鱉靈那樣,對前朝故國至死不渝!
翻扣上闕,“煙雨”“迷離”之景,在寫朋友之情的同時,實際上顯示了詞人的一種惆悵心理。因為其時南明復國幾乎已成渺茫,與恍惚於眼前的煙雨之路迷離水國可謂情同於景了。
復國無望,百姓現實生活又如何呢?“天宇自荊榛”,處處狼煙,遍地荊棘啊!
本寫思念友人,卻暗藏亡國之痛,心有所感,就會在詩中流露!我們可以體會出詩人那種焦急、等待、悲痛的心情,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清王朝極端憤恨的的情緒不能自抑。
作者簡介
萬壽祺(1603-—1652),表字年少,徐州人。明朝崇禎三年(1630)中舉人。明亡後,他從山陽(現江蘇省淮安縣)遷移到清江浦(淮陰市),改穿和尚服裝,自稱明志道人。常到長江中下游一帶遊歷,和知心的朋友們避著人長嘯高歌、放聲痛哭。他詩文、書畫、篆刻都很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