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譯林·壹力文庫058:富蘭克林自傳》為美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發明家班傑明·富蘭克林所作。自傳從1771年動筆,歷時17年完成,其中斷續兩次,自傳按續寫的時間順序分為三大部分。結尾附有富蘭克林的譜系和年表。富蘭克林在《富蘭克林自傳》中,以和後輩、青年人談心為基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自己自波士頓貧窮的家庭成長為在世界享有盛譽的美國建國元勛的奮鬥歷程,他在自傳中無私地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經驗,樸素的話語中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已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勵志書。
基本介紹
- 外文名:Benjamin Franklin's Autobiography
- 書名:雙語譯林058:富蘭克林自傳
- 作者:富蘭克林 (Franklin B.)
- 類型:英語與其他外語
-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ISBN:9787544735414
- 譯者:李自修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386頁
- 開本:16
- 定價:32.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雙語譯林·壹力文庫058:富蘭克林自傳》編輯推薦:富蘭克林,美國最偉大人物之一,《獨立宣言》起草者,現代文明之父,人類道德與理性的完美詮釋者,從印刷工到政治家、實業家、科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譯者:李自修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是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時期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檔案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是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時期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檔案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
圖書目錄
《雙語譯林·壹力文庫058:富蘭克林自傳》目錄:
新版譯者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附錄
富蘭克林譜系
富蘭克林年表
新版譯後記
……
《BENJAMIN FRANKLIN'S AUTOBIOGRAPHY》
新版譯者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附錄
富蘭克林譜系
富蘭克林年表
新版譯後記
……
《BENJAMIN FRANKLIN'S AUTOBIOGRAPHY》
後記
對於富蘭克林其人,記得還是從中學世界歷史課本里獲悉的。但接觸他的《自傳》原文,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卻應該是在大學三年級,老師給我們開“英美散文選讀”課的時候了。選的就是富蘭克林從孩提時代對書情有獨鐘的那一著名段落。學了以後覺得,英文竟然還有這么寫的,簡直明白如話,仿佛一個老年人敘家常似的。所以立即喜歡上了富蘭克林的文章。不久,從圖書館借來他的《自傳》,認真讀了一遍。後來在大學講授英美文學,也都有意識地選取《自傳》的這一段落,以期讓學生了解這位偉人的生平,並幫助他們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2005年8月,我在煙臺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期間,當時在人民文學出版枉外國文學編輯部任職的劉開華先生告訴我,他們正在籌劃一套包括富蘭克林的《自傳》在內的叢書,並約我翻譯。我答應了,並不是因為自己的翻譯水平多么高超,而是因為自己太喜歡富蘭克林和他這本書的緣故。這就是試譯本書的緣起。
翻譯過程中,鑒於富蘭克林的特殊行文風格,譯者在下筆時也力求使譯文擺脫自己以往的語言習慣,擺脫自己慣用的辭彙和句型,儘量如實地移植或者反映富蘭克林式的句型和節奏。在這些方面,肯定還有許多地方做得不夠,還不盡如人意,但可以欣慰地說:我努力了。
《自傳》初版將近十年後的今天,北京鳳凰壹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趙延召先生髮來電郵,稱:擬再次出版該書。聞後欣慰和惶恐之情兼而有之:欣慰,可以說這是在某種程度上對拙譯的認可;惶恐,由於時間所限,除了通讀一遍書稿,做了少量改動和訂正,基本沿用原來初版的譯文。恐怕大的修訂和潤色只好有待將來了。這裡姑且帶上一筆。
李自修
2004年5月初稿
2012年6月二稿
2005年8月,我在煙臺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期間,當時在人民文學出版枉外國文學編輯部任職的劉開華先生告訴我,他們正在籌劃一套包括富蘭克林的《自傳》在內的叢書,並約我翻譯。我答應了,並不是因為自己的翻譯水平多么高超,而是因為自己太喜歡富蘭克林和他這本書的緣故。這就是試譯本書的緣起。
翻譯過程中,鑒於富蘭克林的特殊行文風格,譯者在下筆時也力求使譯文擺脫自己以往的語言習慣,擺脫自己慣用的辭彙和句型,儘量如實地移植或者反映富蘭克林式的句型和節奏。在這些方面,肯定還有許多地方做得不夠,還不盡如人意,但可以欣慰地說:我努力了。
《自傳》初版將近十年後的今天,北京鳳凰壹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趙延召先生髮來電郵,稱:擬再次出版該書。聞後欣慰和惶恐之情兼而有之:欣慰,可以說這是在某種程度上對拙譯的認可;惶恐,由於時間所限,除了通讀一遍書稿,做了少量改動和訂正,基本沿用原來初版的譯文。恐怕大的修訂和潤色只好有待將來了。這裡姑且帶上一筆。
李自修
2004年5月初稿
2012年6月二稿
序言
古往今來,國無論大小,地不分東西,不同民族都在各自歷史上誕生過先知先覺,引導他們從混沌走向清明,從愚昧走向開化,從野蠻走向文明,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自在走向自覺,從弱小走向強大,從依附走向自主,從落後走向先進,給他們留下了寶貴的思想和精神財富,集中體現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智慧以及其對全世界人類思想寶庫的貢獻。古代,我國有孔子,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而到了現代,東方和西方歐洲各個國家和民族也產生過自己的思想家,他們都可以列入這一聖哲賢人的行列。美國雖然開國僅僅二百三十餘年,但也擁有班傑明·富蘭克林、托馬斯·傑弗遜和托馬斯-潘恩以及後來的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和亨利·戴維·梭羅等一批偉大的思想家。其中,富蘭克林更是可圈可點,出類拔萃。正是靠了他和他的同道們的睿智和洞察力,靠了他高屋建瓴的思想、遠見卓識以及細緻縝密的組織才能,才有了今天的美國。但他又不同於孔子,不同於聖雄甘地等人。如果說孔子是中國文化史上一位開創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建構產生了影響,如果說聖雄甘地是印度的偉大民族主義領袖,使他的國家和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富蘭克林就不僅是美國開國的奠基人之一,是美國歷史上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外交家、社會活動家以及公益事業倡導者,還是出版商、科學家和發明家。因此,作為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的富蘭克林,迄今在美國仍然享有盛譽,特別是他在六十五歲動筆寫作、中間幾經輟筆的《自傳》,更是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
人們所以高度評價富蘭克林的《自傳》,首先因為它是一篇嶄新時代的歷史文獻,其次因為它是一位偉人的生平事跡實錄,以及18世紀英語文學的經典。雖然它的道德勸善的主旨或意蘊,在英語文學作品中頗為常見,但它講述事件以及講述這些事件的方式和筆調卻是前所未有的。
作為歷史文獻,《自傳》以豐富、具體、生動的事例說明,政治活動家富蘭克林在美國和世界歷史上所起的作用。他渴望北美殖民地的獨立,積極參與獨立戰爭,參與起草《獨立宣言》、《賓夕法尼亞州憲法》、《十三州聯邦憲法》和美國聯邦憲法;他充分發揮其外交才能,出使法國並與法國締結同盟條約和友好與通商條約,與歐洲其他國家簽訂和約;他反對壓迫和奴役黑人,組建“賓夕法尼亞州促進廢除奴隸制協會”,並撰寫文章表明自己廢除黑奴制度的主張和決心。
作為生平實錄,該書記錄了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的富蘭克林一生的事跡。他在經營印刷業務的同時,關心市政建設和公益事業,為此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創辦了美洲第一所公共圖書館、第一所學校和第一家醫院,還為了城市安全,成立民防協會,組建了民兵連隊,維持費城的治安;籌集資金建立消防隊,來保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富蘭克林還以身作則,提倡並實行自我“道德的完美”。他說:“單純臆想出來的、在利害關係上做到完美無缺的信念,並不能夠防止我們跌跤;不良習慣必須祛除,優良習慣必須加以培養和樹立,才能信賴行為堅定不移的、始終如一的正直。”他在書中自始至終努力強調節制、少言、條理、決心、節儉、勤奮、誠實、正義等品德及其含義的重要性,劃分出包括上述品格的十三種美德,並身體力行,嚴格訓練,以此為他的後代和美國青年樹立了良好榜樣。從這種意義上說,他雖然沒有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哲學和倫理學體系,卻是一個大眾哲學家和倫理學家。卡爾·貝克也說:富蘭克林是“啟蒙運動的兒子,他不屬於盧梭學派,而屬於笛福、蒲柏和斯威夫特一派,屬於孟德斯鳩和伏爾泰學派”。由此,也許可以說,《自傳》是西方思想世俗化過程中的里程碑,是清教的熱情式微後所宣講的世俗布道詞。它宣講一種實用的道德倫理,讚許和主張苦行主義式的勤奮,追求的是現世而不是天國。因此,按照這種說法,在富蘭克林履行自己天職的過程中,美德和效率就成了他自己倫理學的基礎。當然,富蘭克林在其政治思想觀點上,也深深打上了他那個時代的烙印。他的許多主張,包括廢除奴隸制度,在當時和今天看來都是進步的。然而,他對待印第安人的態度,卻與當時殖民者不謀而合。這也是他那一代人共同的時代局限。
作為科學家的富蘭克林,曾經花費大量心血進行電學實驗,《電學實驗與觀察》的出版,就集中反映了他對電學這一領域所做出的貢獻。他也因此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戈弗里·科普利爵士金質獎章,並被吸收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此外,他還獲得哈佛和耶魯等大學授予的榮譽學位,以及法國皇家科學院授予的外國院士的稱手。
因此,富蘭克林的一生,是紛繁多彩的一生,是致力於自我完善、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一生。他身上仿佛有著永不枯竭的熱情和力量,以他和藹可親、談笑風生的獨特人格魅力,樸實而又甘於平凡的情懷,理性而又嚴謹務實的作風,贏得了方方面面信任,因而也造就了充分體現出美國精神的富蘭克林,造就了至今仍為人們緬懷的富蘭克林。所以,在法國有個經濟學家說他是“從蒼天那裡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裡取得了民權”。
作為18世紀英語文學的經典,該書在風格和思想上受到了那個時期英國思想和文學傳統的薰陶。在書中,作者每每提到他在寫作上受到《旁觀者》的影響,而這也是長期以來,人們把他與艾狄生和班揚相提並論,在他們之間進行反覆比較的原因所在。他的文章簡潔、樸素,語氣節制、幽默,而又娓娓道來,仿佛老朋友之間的促膝談心。行文不事張揚,不故作高深,沒有高頭講章,更沒有玄機哲理,有的只是平白如話的傾訴,言之有物的說理,推心置腹的忠言,以及與人為善的勸諫和循循善誘的啟發。比如,他與哥哥詹姆士在學徒期間的齟齬,他私自挪用弗農的款項,等等,富蘭克林在敘述到這些事件的來龍去脈時,把它們歸作自己所鑄成的“大錯”,而懊悔不已。後來,當他按照哥哥的遺囑,把侄子撫養成人,讓他成家立業時,當他業務興旺償還了弗農那筆款子時,他才如釋重負,因終於彌補了過失而感受到了良心上的安寧。再如,他的次子弗朗西斯四歲上因罹患天花夭折時,他除了愧疚與自責,還奉勸天下的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們接種牛痘。他寫道:“我所以說到這件事,是為了提醒那些忽視了給孩子接種牛痘的父母,萬一他們的孩子死於天花,他們將永遠不能饒恕自己。”愛子的拳拳之心,溢於言表,而由此生髮出來的善以待人的仁慈心腸,也躍然紙上。
簡言之,在《自傳》里,你看不到賣弄,找不到炫耀,有的只是白描式的質樸,幾何學式的直觀,花鳥畫式的簡練,既有深邃的思想,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其特點是棄複雜而取簡單,取直接而棄迂迴,取明確而棄晦澀,其精彩之處在於一些警句或格言式的真知灼見,令人擊節讚賞,使人茅塞頓開。比如,“……一個人身上錢少,倒比錢多時出手大方”等等。因此,閱讀《自傳》,仿佛在聆聽一位慈祥老者的絮絮談話,又仿佛在悉心體味一位智者的處世哲學,頗有如沐春風、如逢甘霖的感覺,仔細咀嚼起來,其韻味又綿綿亘亘,無窮無盡。而這一特殊風格的形成,又與富蘭克林所受到的上述艾狄生和班揚以及笛福等人的影響密不可分,因而成了有別於培根散文風格的18世紀英語文學經典的代表。
《自傳》在美國乃至在全世界所產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影響,並不在於它所記錄下來的歷史,更不在於它的獨特風格,而在於它反映了作者的偉大。曾經為富蘭克林作傳的作家卡爾·范·道侖,在他的《班傑明·富蘭克林》一書結尾說:“任何時代,任何地域,富蘭克林都是偉大的。思想和意志,天賦和才能,力量和沉著,智慧和風度,全都集於富蘭克林一身,仿佛造物在塑造他的時候,是那樣慷慨和陶醉。”因此可以說,《自傳》不僅僅是富蘭克林的回憶錄,或者是他一生所歷事件的編年記錄,更重要的是,它是作者對自己的一生所進行的反思,並把自己作為他那個時代和他的國家的典型和榜樣,來教育未來的子孫後代。因此它是教育青年道德完善的教科書,是他們汲取精神食糧的源泉。富蘭克林極力主張,一個人在為自己的國家和同胞效力的同時,假如他具備足夠美德的話,就能夠從默默無聞中擺脫出來走向成功。所以,隨著該書的廣泛傳播,它對每一個人的感染和影響也日益彰顯出來。美國的一位銀行家托馬斯·麥侖曾經寫道:“閱讀富蘭克林的《自傳》是我一生中的轉折點。”
《自傳》以英文手稿為藍本的足本首次於1868年,也即富蘭克林死後七十八年出版發行。此前,該書先譯成法文在法國出版,後來的一些英文版本也是由法文版翻譯過來的。第一版於1791年問世後,到1800年至少重印過十四次。而即便是從1868年足本問世之日算起,至今也有一個半世紀了。如今它已經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出版或重印了百餘種不同版本,讀者可以億萬計,其中以美國青年讀者居多。這些統計數字再一次表明,直到今天《自傳》仍然在廣大讀者心目中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仍然與現今時代息息相關。例如,勤奮和自力更生仍然為一個健康強大社會所需要,自學精神和甘心公益事業,等等,仍然值得弘揚。也就是說,它的教化作用至今不容忽視,它作為美國社會文化史的記錄,以及作為文學經典,也永遠具有其文獻價值和文學價值。
從這種意義上說,富蘭克林的《自傳》,在浮華之風日盞的今日社會,仍然是值得認真品味和用心體會的,雖然他在二百餘年前去世時,給自己寫的墓志銘僅僅是“印刷工富蘭克林”這幾個不起眼的字眼。
譯者
2004年5月
2012年6月改
人們所以高度評價富蘭克林的《自傳》,首先因為它是一篇嶄新時代的歷史文獻,其次因為它是一位偉人的生平事跡實錄,以及18世紀英語文學的經典。雖然它的道德勸善的主旨或意蘊,在英語文學作品中頗為常見,但它講述事件以及講述這些事件的方式和筆調卻是前所未有的。
作為歷史文獻,《自傳》以豐富、具體、生動的事例說明,政治活動家富蘭克林在美國和世界歷史上所起的作用。他渴望北美殖民地的獨立,積極參與獨立戰爭,參與起草《獨立宣言》、《賓夕法尼亞州憲法》、《十三州聯邦憲法》和美國聯邦憲法;他充分發揮其外交才能,出使法國並與法國締結同盟條約和友好與通商條約,與歐洲其他國家簽訂和約;他反對壓迫和奴役黑人,組建“賓夕法尼亞州促進廢除奴隸制協會”,並撰寫文章表明自己廢除黑奴制度的主張和決心。
作為生平實錄,該書記錄了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的富蘭克林一生的事跡。他在經營印刷業務的同時,關心市政建設和公益事業,為此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創辦了美洲第一所公共圖書館、第一所學校和第一家醫院,還為了城市安全,成立民防協會,組建了民兵連隊,維持費城的治安;籌集資金建立消防隊,來保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富蘭克林還以身作則,提倡並實行自我“道德的完美”。他說:“單純臆想出來的、在利害關係上做到完美無缺的信念,並不能夠防止我們跌跤;不良習慣必須祛除,優良習慣必須加以培養和樹立,才能信賴行為堅定不移的、始終如一的正直。”他在書中自始至終努力強調節制、少言、條理、決心、節儉、勤奮、誠實、正義等品德及其含義的重要性,劃分出包括上述品格的十三種美德,並身體力行,嚴格訓練,以此為他的後代和美國青年樹立了良好榜樣。從這種意義上說,他雖然沒有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哲學和倫理學體系,卻是一個大眾哲學家和倫理學家。卡爾·貝克也說:富蘭克林是“啟蒙運動的兒子,他不屬於盧梭學派,而屬於笛福、蒲柏和斯威夫特一派,屬於孟德斯鳩和伏爾泰學派”。由此,也許可以說,《自傳》是西方思想世俗化過程中的里程碑,是清教的熱情式微後所宣講的世俗布道詞。它宣講一種實用的道德倫理,讚許和主張苦行主義式的勤奮,追求的是現世而不是天國。因此,按照這種說法,在富蘭克林履行自己天職的過程中,美德和效率就成了他自己倫理學的基礎。當然,富蘭克林在其政治思想觀點上,也深深打上了他那個時代的烙印。他的許多主張,包括廢除奴隸制度,在當時和今天看來都是進步的。然而,他對待印第安人的態度,卻與當時殖民者不謀而合。這也是他那一代人共同的時代局限。
作為科學家的富蘭克林,曾經花費大量心血進行電學實驗,《電學實驗與觀察》的出版,就集中反映了他對電學這一領域所做出的貢獻。他也因此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戈弗里·科普利爵士金質獎章,並被吸收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此外,他還獲得哈佛和耶魯等大學授予的榮譽學位,以及法國皇家科學院授予的外國院士的稱手。
因此,富蘭克林的一生,是紛繁多彩的一生,是致力於自我完善、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一生。他身上仿佛有著永不枯竭的熱情和力量,以他和藹可親、談笑風生的獨特人格魅力,樸實而又甘於平凡的情懷,理性而又嚴謹務實的作風,贏得了方方面面信任,因而也造就了充分體現出美國精神的富蘭克林,造就了至今仍為人們緬懷的富蘭克林。所以,在法國有個經濟學家說他是“從蒼天那裡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裡取得了民權”。
作為18世紀英語文學的經典,該書在風格和思想上受到了那個時期英國思想和文學傳統的薰陶。在書中,作者每每提到他在寫作上受到《旁觀者》的影響,而這也是長期以來,人們把他與艾狄生和班揚相提並論,在他們之間進行反覆比較的原因所在。他的文章簡潔、樸素,語氣節制、幽默,而又娓娓道來,仿佛老朋友之間的促膝談心。行文不事張揚,不故作高深,沒有高頭講章,更沒有玄機哲理,有的只是平白如話的傾訴,言之有物的說理,推心置腹的忠言,以及與人為善的勸諫和循循善誘的啟發。比如,他與哥哥詹姆士在學徒期間的齟齬,他私自挪用弗農的款項,等等,富蘭克林在敘述到這些事件的來龍去脈時,把它們歸作自己所鑄成的“大錯”,而懊悔不已。後來,當他按照哥哥的遺囑,把侄子撫養成人,讓他成家立業時,當他業務興旺償還了弗農那筆款子時,他才如釋重負,因終於彌補了過失而感受到了良心上的安寧。再如,他的次子弗朗西斯四歲上因罹患天花夭折時,他除了愧疚與自責,還奉勸天下的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們接種牛痘。他寫道:“我所以說到這件事,是為了提醒那些忽視了給孩子接種牛痘的父母,萬一他們的孩子死於天花,他們將永遠不能饒恕自己。”愛子的拳拳之心,溢於言表,而由此生髮出來的善以待人的仁慈心腸,也躍然紙上。
簡言之,在《自傳》里,你看不到賣弄,找不到炫耀,有的只是白描式的質樸,幾何學式的直觀,花鳥畫式的簡練,既有深邃的思想,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其特點是棄複雜而取簡單,取直接而棄迂迴,取明確而棄晦澀,其精彩之處在於一些警句或格言式的真知灼見,令人擊節讚賞,使人茅塞頓開。比如,“……一個人身上錢少,倒比錢多時出手大方”等等。因此,閱讀《自傳》,仿佛在聆聽一位慈祥老者的絮絮談話,又仿佛在悉心體味一位智者的處世哲學,頗有如沐春風、如逢甘霖的感覺,仔細咀嚼起來,其韻味又綿綿亘亘,無窮無盡。而這一特殊風格的形成,又與富蘭克林所受到的上述艾狄生和班揚以及笛福等人的影響密不可分,因而成了有別於培根散文風格的18世紀英語文學經典的代表。
《自傳》在美國乃至在全世界所產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影響,並不在於它所記錄下來的歷史,更不在於它的獨特風格,而在於它反映了作者的偉大。曾經為富蘭克林作傳的作家卡爾·范·道侖,在他的《班傑明·富蘭克林》一書結尾說:“任何時代,任何地域,富蘭克林都是偉大的。思想和意志,天賦和才能,力量和沉著,智慧和風度,全都集於富蘭克林一身,仿佛造物在塑造他的時候,是那樣慷慨和陶醉。”因此可以說,《自傳》不僅僅是富蘭克林的回憶錄,或者是他一生所歷事件的編年記錄,更重要的是,它是作者對自己的一生所進行的反思,並把自己作為他那個時代和他的國家的典型和榜樣,來教育未來的子孫後代。因此它是教育青年道德完善的教科書,是他們汲取精神食糧的源泉。富蘭克林極力主張,一個人在為自己的國家和同胞效力的同時,假如他具備足夠美德的話,就能夠從默默無聞中擺脫出來走向成功。所以,隨著該書的廣泛傳播,它對每一個人的感染和影響也日益彰顯出來。美國的一位銀行家托馬斯·麥侖曾經寫道:“閱讀富蘭克林的《自傳》是我一生中的轉折點。”
《自傳》以英文手稿為藍本的足本首次於1868年,也即富蘭克林死後七十八年出版發行。此前,該書先譯成法文在法國出版,後來的一些英文版本也是由法文版翻譯過來的。第一版於1791年問世後,到1800年至少重印過十四次。而即便是從1868年足本問世之日算起,至今也有一個半世紀了。如今它已經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出版或重印了百餘種不同版本,讀者可以億萬計,其中以美國青年讀者居多。這些統計數字再一次表明,直到今天《自傳》仍然在廣大讀者心目中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仍然與現今時代息息相關。例如,勤奮和自力更生仍然為一個健康強大社會所需要,自學精神和甘心公益事業,等等,仍然值得弘揚。也就是說,它的教化作用至今不容忽視,它作為美國社會文化史的記錄,以及作為文學經典,也永遠具有其文獻價值和文學價值。
從這種意義上說,富蘭克林的《自傳》,在浮華之風日盞的今日社會,仍然是值得認真品味和用心體會的,雖然他在二百餘年前去世時,給自己寫的墓志銘僅僅是“印刷工富蘭克林”這幾個不起眼的字眼。
譯者
2004年5月
2012年6月改
名人推薦
在我的一生中,能讓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第二位也是班傑明·富蘭克林;第三位還是班傑明·富蘭克林。
——喬治·華盛頓
——喬治·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