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譯林047:蝴蝶夢

《雙語譯林47:蝴蝶夢》是英國女作家杜穆里埃最負盛名、影響最大的作品,構思別具一格,情節扣人心弦,文筆優美清新,人物形象鮮明,為她贏得了極高的文學聲譽。小說運用情景交融等手法,設定貫穿始終的懸念,渲染懷鄉情結和陰森詭異的氣氛,以第一人稱講述了古老莊園裡一段撲朔迷離的故事。女主角“我”與德溫特先生相愛並結婚,兩人回到曼德利莊園定居。然而,麗貝卡——德溫特已逝的前妻的陰影無處不在,還有陰沉可怕的女管家、神秘的海濱小屋、化裝舞會上的意外、種種繁文縟節和清規戒律……這一切都令“我”感到壓抑、痛苦而迷惑。一次海灣擱淺事故中,人們打撈起一條沉船,謎團終於悉數解開……小說發表於1938年,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並被希區柯克改編成電影,上映以來久盛不衰。

基本介紹

  • 書名:雙語譯林047:蝴蝶夢
  • 作者:達芙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380頁
  • 開本:16
  • 品牌:鳳凰壹力
  • 外文名:Rebecca
  • 譯者:方華文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ISBN:9787544729468, 754472946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雙語譯林47:蝴蝶夢》是希區柯克電影《蝴蝶夢》的原著小說,愛情與懸疑的浪漫主義經典之作!買中文版送英文版!文筆優美細膩,情節引人入勝,文學性、故事性、可讀性強。懸念和愛情情節的結合,使故事兼具浪漫和懸疑元素。希區柯克將此書改編成電影,廣受好評。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達芙妮·杜穆里埃 譯者:方華文

達芙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1907-1990),英國女作家,著有17部長篇小說以及幾十篇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代表作有《蝴蝶夢》《牙買加客棧》和《法國的港灣》。杜穆里埃喜愛田園風光和鄉間生活,長期居住在英國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康沃爾郡,她的不少作品都以這裡的社會習俗與風土人情為主題或背景,有“康沃爾小說”之稱。杜穆里埃的小說深受19世紀神秘、恐怖的哥特派小說影響,大多情節曲折,懸念迭起,結局出人意料,人物刻畫特別是對女性心理的描寫細膩動人。杜穆里埃從豐富的生活經歷中獲取文學創作的靈感,因此她的小說既富於浪漫神秘的情調,又不乏現實生動的素材。英國作家福斯特稱讚她的小說“打破通俗小說與純文學的界限”。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沒有一位通俗作家能夠像杜穆里埃這樣成功地打破文學門類的限制……她讓自己的作品既達到通俗小說可疑的標準,又滿足純文學嚴格的要求,做到這一點的小說家寥寥無幾。

——英國作家、評論家瑪格麗特.福斯特



杜穆里埃是二十世紀最受誤讀,同時也是最為迷人的小說家之一。

——薩利.布爾曼(《蝴蝶夢》續作《麗貝卡的故事》作者)

名人推薦

沒有一位通俗作家能夠像杜穆里埃這樣成功地打破文學門類的限制……她讓自己的作品既達到通俗小說可疑的標準,又滿足純文學嚴格的要求,做到這一點的小說家寥寥無幾。
——英國作家、評論家瑪格麗特·福斯特
杜穆里埃是二十世紀最受誤讀,同時也是最為迷人的小說家之一。
——薩利·布爾曼(《蝴蝶夢》續作《麗貝卡的故事》作者)

圖書目錄

譯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文摘

昨夜我又一次夢遊曼德利。我似乎站在那扇通達車道的鐵門前,由於去路受阻,一時近身不得。鐵門上掛著大鎖和鏈條。身置夢境的我高聲呼喚守門人,但無人應答,於是趨前透過銹跡斑斑的門輻仔細一瞧,發現守門人小屋已是一片荒蕪的景象。
煙囪里不見炊煙,小格窗敞開著,滿目蒼涼。後來,我跟所有的夢中人一樣突然產生了超人的力量,似幽靈般穿過了眼前的障礙。那車道還和從前一樣曲曲彎彎,但我舉步前行,隨即意識到了其中的變化——只見那車道又狹窄又雜亂,跟我們所熟知的大不一樣。起初我茫然不解其故,待我低頭躲開那在眼前搖盪的樹枝時,方才覺察到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大自然偷偷摸摸、陰險毒辣地步步進逼,又恣意橫行起來,把它那長長的貪婪的手伸向了車道。甚至在過去,那片樹林就一直對車道虎視眈眈,最後終於占了上風。車道兩旁的樹木又稠又密,黑魃魃,無拘無束。山毛櫸一株株緊挨在一起,裸露出發白的樹杈,枝條縱橫交錯,怪誕地相互擁抱,在我的頭頂遮出一片穹窿蓋,活似教堂里的拱道。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樹木——敦實的橡樹、扭曲的榆樹以及許多叫不上名的樹木,它們跟山毛櫸盤根錯節,拱出沉寂的大地,和一些已經從我的記憶中消失的畸形灌木及植物雜居一處。
在雜草和青苔的擠壓下,車道成了細細的長帶,礫石路面已不復存在。低垂的樹枝使行路人步履維艱,而多瘤的樹根看起來好似骷髏的手。在這片密林之中,處處可見曾經充為路標的灌木,它們被修剪得整整齊齊,美觀典雅;也可見曾經以藍色的花冠享有美譽的繡球花。而今,由於無人控制,它們恢復了野性,不開花結實,一味往高處長,又黑又醜,跟旁邊的那些沒名堂的寄生植物一個模樣。
昔日的車道,現在的羊腸小路朝前延伸,忽東忽西。有時我以為它已消失,誰料它又從別的地方冒出來,也許從一棵橫臥的樹下,或者從冬雨衝出的泥濘水溝的彼岸掙扎著向遠處蜿蜒。我萬萬沒想到這段路程竟如此漫長,肯定和那些樹木一樣已成倍增加。眼前的道兒似乎是一條迷途,根本不是通向我們的房宅,而是通向遮天蔽日的荒林。
驀然,我一眼瞧見了那房宅,它隱沒在鋪天蓋地、非自然生長的灌木叢中。我站在那兒,一顆心在胸腔里怦怦亂跳,熱辣辣的淚珠在眼眶裡打轉。
這就是曼德利,這就是我們的曼德利,縹緲、靜謐,一如往昔,灰色的石壁在夢境的月光下閃閃發亮,豎欞窗戶映出綠色草坪和遊廊。整齊對稱的圍牆以及宅院本身並未因時光的逝去而稍有遜色。曼德利宛若掌心的一顆明珠!
遊廊緩緩而下,通向草坪,草坪則伸向大海。轉過身去,我看得見銀白色平靜的海面,在月光下就像是一泓風平浪靜的湖水。夢境中的水面無波無瀾,慘白的天空清澈如洗,不見一絲從西邊飄來的雲兒。我又回過身去瞧那房宅,但見它巍然屹立,神聖不可侵犯,活生生仿佛我們昨日才離開一樣,然而花園卻似那片林子一般遵循著弱肉強食的原則。石楠竟高達五十英尺,和羊齒草絞扭纏繞在一起,還跟許多沒名堂的灌木交配聯姻。那些雜種灌木似乎意識到了自己卑微的出身,可憐巴巴地依偎在石楠的根莖旁。一株紫丁香和銅紅山毛櫸結為伴侶,而素來以美為敵的常青藤伸展開蔓須,惡毒地將它們綁在一起,使這一對情侶淪為俘虜。常青藤在荒蕪的花園裡橫行霸道,長長的莖蔓爬過草坪,眼看就要侵入房宅里了。另外還有一種樹林裡的雜種植物,它們的種子很久以前曾散落在大樹底下,隨即被人們所遺忘,現在它們和常青藤齊頭並進,挺著醜陋的身體,像大黃草一樣,朝著曾經一度水仙花盛開的柔軟的草地進發。
蕁麻隨處可見,它們是入侵大軍的先頭部隊。它們遮住了遊廊,爬滿了小徑,把粗俗細長的身子靠在窗台上。它們又是大意的哨兵,因為它們的隊伍多處被大黃草突破,於是它們焦頭爛額、氣息奄奄地匍匐在地,一任野兔踐踏。我離開車道向遊廊走去,因為蕁麻是阻擋不住我這個夢中人的。我魂銷心迷,直奔前方。
月光能使人產生奇異的幻覺,甚至對夢中人也不例外。我斂聲屏氣靜靜佇立,覺得那房宅並非一個空殼,而像從前一樣是有生命、有呼吸的。
窗戶里透出燈光,窗簾在夜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藏書室的房門一定還半掩著,和我們走時一樣,而我的手帕放在桌上一瓶秋季玫瑰花的旁邊。
我們的房間一定還留有我們的痕跡:一小摞準備歸架的圖書、一份亂扔著的《泰晤士報》、菸灰缸里的一段菸蒂。我們枕過的枕墊斜倚在椅子上;壁爐里的木炭灰仍苟延殘喘,待天亮又會死灰重燃。我們的愛犬傑斯珀伏臥在地板上,眼裡充滿了靈性,耷拉著碩大的下巴,聽到主人的腳步聲,便撲嗒撲嗒搖動尾巴。
一朵烏雲不知不覺遮住了月亮,徘徊了一會兒,像是一隻黑手蒙在了臉上。剛才的幻景頓然消失,窗子裡的燈火也隨之熄滅。眼前的房宅最終又變成了一個淒涼的空殼,沒有靈魂,沒有人跡,在那冷眼觀望的牆壁後邊再也聽不到往日的絮絮低語。
這是一座墳墓,在那廢墟裡邊埋葬著我們的恐懼和痛苦。一切都不會再死而復生。我醒著的時候想到曼德利,絕不會感到難過。可惜當時的生活充滿了憂慮,不然我可能還會想起諸般美景。我會想起夏日的玫瑰花園、黎明時分的鳥語、栗樹下的茶點以及草坪坡下傳來的陣陣濤聲。
我還會想起盛開的紫丁香以及幸福谷。這些景象是永恆的,不會隨風飄散。這種回憶不會引起我的傷感。烏雲遮住月亮的當兒,我在夢裡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因為我和多數遊歷夢境的人一樣,知道自己正在做夢。實際上,我正在數百英里開外異國他鄉的一家旅館裡,躺在空落落的小臥室中,要不了多長時間便會醒來,為小屋裡缺乏意境而覺釋然。我會嘆口氣,伸伸懶腰,側過身迷惘地望望那輪跟夢境裡柔和的月亮迥然不同的燦爛紅日以及寥寂清朗的天空。白天在等待著我們倆,無疑既漫長又平淡,不過卻充滿我們以前享受不到的寶貴的靜謐。我們不會談及曼德利,我也不會跟他講我的夢,因為曼德利不再屬於我們,曼德利已不復存在。

序言

中國古代有一位名叫莊子的哲人,一日酣睡之中夢見自己化為蝴蝶,飄飄然,仿佛自己真就是蝴蝶。不久醒來,又覺得自己還是莊子。哲人日已遠,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寓言故事——“莊子夢蝶”。無獨有偶,有位英國女作家杜穆里埃也寫了一本名為《蝴蝶夢》的小說,可是翻開書從頭至尾竟未飛出一隻蝴蝶。原來,《蝴蝶夢》本名《麗貝卡》,與蝴蝶毫不相干。此名的最初翻譯者大概因為書中以說夢為肇端,便信手“提”來幾隻蝴蝶,從而譯得此名。“莊子夢蝶”乃物我兩忘夢境之極致,其他任何夢境都無出其右。至於《蝴蝶夢》中的主人公也做了一個夢,意境如何?我們讀罷小說便可知曉。
《蝴蝶夢》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向人們描述了發生在曼德利莊園裡的一段撲朔迷離的故事。“我”夢遊曼德利,莊園已經面目全非,殘垣斷壁,雜草叢生,頹敗而淒涼,勾起了“我”對昔日莊園生活的回憶。“我”二十一歲那年,與長“我”二十餘歲的德溫特先生萍水相逢。兩人雖然年齡懸殊,但情投意合,不久便雙雙墜人愛河,既而結為連理同返曼德利莊園。
丹弗斯夫人是莊園的女管家,曾經服侍過德溫特的前妻麗貝卡。麗貝卡駕艇出海遇難後,女管家忠心不改,莊園裡的生活起居皆依循麗貝卡生前的方式,任何人不得變動。丹弗斯夫人一襲黑色長裙。不苟言笑。“我”在她面前,如芒刺在背,經常手足無措,唯恐觸犯莊園裡的“清規戒律”。她全然不把“我”視為莊園的女主人,相反在“我”面前盛氣凌人,對“我”或百般刁難,或暗中算計,處處設定障礙。一次,曼德利舉辦一場規模盛大的化裝晚會,丹弗斯夫人慫恿“我”藉機表現。當“我”身著丹弗斯夫人推薦的晚禮服亮相時,全場一片愕然,德溫特也怒容滿面。事後“我”才知道,這套晚禮服與麗貝卡某次化裝晚會穿的服裝毫無二致。“我”沮喪到了極點,只好獨自外出漫步於莊園四周和海灘,以消除煩悶。待內心平靜下來,“我”開始梳理在曼德利的種種經歷:臉色陰沉的女管家,死後陰魂不散的麗貝卡,淒涼的海濱小屋,還有一位自稱是麗貝卡表兄的不速之客,等等等等。“我”覺得種種跡象背後隱約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次海灣擱淺事故後,人們打撈出一條沉船,一個個秘密也隨之浮出水面……
《蝴蝶夢》一書的作者達芙妮·杜穆里埃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英國文壇上極為活躍的女作家,長期生活在英國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康沃爾郡,喜好駕艇出海,眷戀田園風光,經常在多間田野散步,一邊欣賞秀麗景色一邊構思,寫下了不少以康沃爾郡為背景的小說。講故事或許是女人的天性,而杜穆里埃在這方面尤為擅長。她講的故事選材隨心所欲,一經她的生花妙筆即變得引人人勝。她在野外漫步時,放眼遠眺,各種景物盡收眼底,思緒不僅流連於大海、藍天、白雲之間,還在古堡、莊園、幽靈中徘徊。她對事物的感受極為敏銳,無論是重大事件還是家長里短,都會引起她的濃厚興趣。她經常深入鄉間,和農夫交朋友,與莊園主攀談。豐富的生活經歷成為她文學創作的醇濃的源泉。她把生活中得來的素材反覆咀嚼、篩選,然後編織成離奇古怪的故事,娓娓道來,令人聽了著迷。她一生寫了《牙買加客棧》《法國人小灣》和《堂妹雷切爾》等十餘部小說,影響最大的當屬《蝴蝶夢》。
杜穆里埃的小說受哥特風格的影響很深,多有驚險、曲折、離奇的情節。同時,她也是一位設定懸念的大手筆,把懸念貫穿《蝴蝶夢》始終,從而引得故事情節一浪高過一浪,直至達到巔峰。懸念中,麗貝卡的臥室芳香四溢,幽靈不散;女管家丹弗斯夫人頤指氣使,行蹤詭秘;海濱小屋突兀於岸邊,為何廢棄?種種懸念猶如九連環,一環套一環,扣人一心弦。自然,所有的懸念都伴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冰釋,讀者應當不再迷惑。誰知在小說結尾時,杜穆里埃叉設定了最後一個懸念:毀滅曼德利莊園的那場熊熊大火,究竟是失火還是縱火?如果是縱火,縱火者是誰?難道是女管家?匪夷所思。若要知道大火的起因,最簡捷的方法便是詢問懸念的設定者。然而斯人已逝,只好由著讀者猜度。
清新的風格,優美的文字,以及小說中鮮明的人物個性,使杜穆里埃的小說魅力無窮。《蝴蝶夢》中的三個女主角,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她們或相貌平平卻天性善良,或外表美麗卻內心邪惡,或表面岸然卻色厲內荏,與一般文學作品中美麗的臉蛋兒必配以似水的柔腸這種人物描繪手法迥然不同。“我”是一位極為普通的女子,雖無姣美的容貌和顯赫的出身,卻有著德溫特最為看重的純情和善良的內心。“我”厭惡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情願永遠置身於大自然之中,與花草、明月、海濤、微風為伴,過一種愜意的寧靜生活。麗貝卡那如花的容貌無疑會令所有溫文爾雅的紳士傾倒,然而人們一旦透視到她那邪惡陰毒的內心,就會像害怕瘟疫那樣避猶不及,哪裡還敢同她親近。從中不難看出作者對世俗審美觀念的反對,以及對平民階層的希冀、同情之心。杜穆里埃的小說所以能在世界名著里占有一席之地,除構思獨特、語言優美外,人物的刻畫也十分成功,有關於心理的描繪非常細膩,從而為她贏得了極高的文學聲譽。
我從事文學翻譯已經十載有餘,曾通讀過《蝴蝶夢》英文原版數遍。其書雖有若干種中文譯本流通,然卻有句子冗長、辭彙陳舊之嫌,令讀者費解。重譯此書,除力求語言簡潔、明快之外,還力求再現書中清新、流暢的風格和栩栩如生的人物。讓我們一道翻開《蝴蝶夢》,沿循著作者的思緒,穿過蜿蜒的羊腸小道,步入樹木參天的密林,夢遊虛幻神秘的曼德利莊園……
方華文
完稿於一九九七年七月
美國紐奧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