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譯林040:里柯克幽默小品選

雙語譯林040:里柯克幽默小品選

《雙語譯林040:里柯克幽默小品選(中英文2冊)》收錄了許多里柯克膾炙人口的幽默作品,例如:《照相師的潤色》、《素昧平生的朋友》、《怎樣發大財》、《薩隆尼奧》等等;里柯克的幽默作品通過幽默與諷刺藝術地表現了人生的種種尷尬、痛苦與悲哀,懷著悲天憫人之情嘲諷了人類的眾多人性弱點,如自私、自負、貪婪、虛偽等,在針砭人類社會的不平等、不公正等弊端的同時,也向人類的同情心、仁愛精神和獻身精神等發出了笑的請柬。他那以高超的藝術技巧和深厚的生活素養鍛造的幽默,熔喜劇精神與悲劇意識於一爐,既能引人歡笑,又能發人深省。作者斯帝芬·里柯克(Stephen Leacock)。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語譯林040:里柯克幽默小品選
  • 外文名:The Selected Humorous Stories Of Leacock
  • 類型:英語與其他外語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英語, 簡體中文
  • ISBN:7544726428, 9787544726429
  • 譯者:蕭乾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272 頁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雙語譯林040:里柯克幽默小品選(中英文2冊)》的作者是加拿大第一位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繼馬克·吐溫之後最受歡迎的幽默諷刺作家。
幽默也許是我們人類文明的最高成就。——里柯克
在所有當代的作家當中,里柯克教授帶給人們的笑聲是最多的。我們也許可以說他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家。

作者簡介

作者:(加拿大)史蒂芬·里柯克(Stephen Leacock) 譯者:蕭乾,文潔若
史蒂芬·里柯克(Stephen Leacock,1869—1944),加拿大幽默作家,經濟學家。他是加拿大第一位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在美國,他被認為是繼馬克·吐溫之後最受人歡迎的幽默作家。他的作品充滿了一種淡淡的、含蓄的幽默,他善於從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一些為大家司空見慣卻又往往熟視無睹的可笑的或不合理的東西,加以放大後呈現在讀者面前,讓他們產生共鳴而發出會心的微笑或無奈的苦笑。因此,他的作品非常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蕭乾,著名記者,卓有成就的翻譯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著有回憶錄、散文、特寫、隨筆及譯作計三百多萬字。主要著作有《籬下集》、《夢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冊》、《搬家史》等,主要譯作有《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尤利西斯》、《好兵帥克》等。
文潔若,蕭乾先生的夫人,畢業於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語專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日本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翻譯協會會員;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曾任《日本文學》叢書主編。

圖書目錄

《里柯克幽默小品選》目錄:
譯序
借錢之道
我所錯過的機會
闊人幸福嗎?
樂善好施
大西洋彼岸的友誼
照相師的潤色
適者生存
我的一位了不起的叔父
素昧平生的朋友
臥車裡的人
“提起印度來
編雜誌
大演員一席譚
吃餅冠軍喬·布朗
訪問典型的小說家們
記一位記者朋友
我何以不參加國際冠軍賽
哀後院的消失
我的幽默觀
巴黎的樸素生活
寵犬威吉——首夏日牧歌
在理髮師的剃刀下
售書竅門
超人塞吉
史密斯先生的旅館
傑斐遜·索爾普的投機生意
德羅恩牧師布道
馬里波薩的旋風募捐運動
小山上的烽火
我與金融界的一段因緣
怎樣發大財
薩隆尼奧
主席類型種種
紐立芝太太置古董
……
《THE SELECTED HUMOROUS STORIES OF LEACOCK》

序言

幽默是英國文學的一個重要傳統。從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到莎士比亞的喜劇,從十八世紀的菲爾丁和斯威夫特到本世紀的蕭伯納的作品上,都深深打著這個印記。然而像里柯克這樣以幽默為“專業”的,為數卻並不多;正如英國歷代詩歌中不乏詼諧感,而上世紀末的愛德華·黑爾卻是一位專門寫詼諧詩的詩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里柯克這位“專業”幽默諷刺家其實是位地道的“業餘”作家。他的本職是加拿大最高學府麥吉爾大學的政治經濟系主任。
還是讓他來介紹一下自己吧。
“我在一八六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生於英國漢茨的斯旺摩爾。不知道當時星辰有過什麼特殊徵兆,不過我認為很可能發生過。一八七六年我父母移居加拿大,我決定跟他們一道走。
我父親在安大略省的錫姆科湖畔接手一座農場。那正逢上加拿大農業的困難時期,他靠勤勞勉強支付了僱工的工資,年景豐收才能打足來年用的種子,省得花錢去買。有了這一經過,我和弟兄們勢必被迫離開土地,當上了教授、商人或工程師,卻未成長為農場工人。然而我對農活很熟悉,所以在做政治演講的時候,我還可以大談誠實的體力勞動、早起以及熟睡的快樂對身心的好處。
“我是在多倫多的加拿大公學受的教育,一八八七年我成為該校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從那裡我升入多倫多大學,並畢業於一八九一年。大學期間,我把全部時間都用於語言文字的研究上,不管是活的、死的,還是半死的。我對外界一概不了解,每天勤奮地研究語言文字約達十六個小時。畢業後不久,我就把學會的語言統統忘光了,發現自己在智力上破了產。換句話說,我成為一名所謂傑出的畢業生。憑這個資格,我只能幹起教書這個既不需要經驗也不需要智力的行當。一八九一至一八九九年,我任加拿大公學教職,這段經歷使我對許多才華橫溢的人卻迫不得已而終身從事這種最枯燥乏味、最不討好、待遇又最低微的職業,感到深切的同情。我發現自己教的學生當中那些似乎最懶、最不用功的,如今都在律師界、工商界以及社會上赫赫有名;而真正有出息、並曾獲得全部獎狀的學生,如今卻在暑期旅館當賬房先生或在運河船上當個水手,靠艱辛勞動掙著工資。
“一八九九年,我憤而辭去教職,借了夠維持幾個月的錢,到芝加哥大學去攻讀經濟和政治學。不久,我當上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生。藉此,加上我為麥吉爾大學乾的一些臨時工作,我終於在一九。三年獲得哲學博士。這個學位就意味著我參加了一輩子最後的一次考試並得了滿分。從此,就再也不能接受新的概念了。
“這期間我結了婚,成為麥吉爾大學的教員。先是政治系的講師,後來成為政治經濟系主任。這個職位是我於此行所獲得的獎賞之一,我自認十分幸運。報酬是如此之豐厚,使我顯得高出左近的警察、郵遞員、電車售票員以及其他公務員。同時,我可以同市內窮些的生意人平起平坐地交往了。論餘暇,我一年四季所享受的,比生意人一輩子所能享受的還要多,於是,我擁有生意人所無法擁有的樂趣——思考;尤為可貴的是,可以在幾個月里什麼也不想。 “我寫過一些與大學生活有關的東西——一本政治學著作,在許多雜誌上發表過文章。我是美國政治學學會以及英國皇家殖民研究所的會員,並為英國國教的教友。這些都足以證明我的身份。我同政治及公共生活有點聯繫。幾年前,我曾走遍大英帝國,發表關於帝國組織的講演。隨後南非聯邦就宣告成立,特立尼達的香蕉工人鬧起事來,土耳其與義大利也開了火。關於我那些演講的分量,我想讀者從而可以產生一些概念。在加拿大,我屬於保守黨。然而迄今,我在加拿大政界無成功可言:從沒撈到過什麼建築橋樑或碼頭的契約,甚至在橫貫全加拿大的鐵路修建工程上,連一小段也沒能承包上。加拿大自治領就是這樣虧待它的公民的,人們逐漸會對此習以為常。
“除了學術著作,我還寫過《文學上的失誤》及《詼諧小說》,均已由紐約的多德·米德公司出版(倫敦版由約翰·萊因的伯德利·黑德公司出版)。兩書各只需區區一塊五毛錢即可購得,聽起來,讓人覺得不合理。儘管我這序言顯得荒謬,讀後你仍可以走進任何書店,買兩本才只需三塊錢。然而兩書的內容太幽默了,以致多年都未能付印。因為排字工人排印時全笑得前仰後合,簡直喘不過氣來。直到活字排版機發明後——或者更確切地說,有了會操縱活字排版機的工人之後,才得以付印。即便眼下,對流傳我的書也仍應謹慎從事,確保它們只落入健康人之手。
“許多朋友都以為我是在腦筋疲勞得不能從事經濟學的嚴肅研究時,作為消遣才寫這類無價值的詼諧文章的。我個人的經驗卻正相反。那種用事實及數字加以充實的嚴肅的教學著作,寫起來倒十分省力。寫篇論中國中部民間文學的論文或者調查愛德華王子島人口銳減情況並進行統計要省事多了。然而把自己頭腦中的東西寫出來,並且文章本身還得值得一讀,那要難多了。這種文思時續時斷,而且可遇而不可求。就我個人而言,我寧願寫一本《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也不願寫整部《大英百科全書》。”
上文節譯自里柯克於一九三一年為他的《小鎮艷陽錄》(1912)所寫的自序。他在三十幾年內,共出版了將近四十部集子。他的創作生涯是以寫諷刺小品開始的。收在他的第一個文集《文學上的失誤》(1910)中的十幾篇短文就已經顯示出他的寫作才能、思想和傾向性——他以詼諧的筆調,通過滑稽的情節,來揭發生活中的荒謬。一位批評家說,里柯克把他自己的人生哲學翻譯成笑的語言了。
除了創作,里柯克還寫了幾部理論性的著作,如《幽默的理論與技巧》(約1935),《狄更斯評傳》(1933)以及有關馬克·吐溫及歐·亨利的專論。他對幽默文學是曾苦心孤詣地鑽研過的。
里柯克是一位充滿風趣和機智的人。他研究政治經濟學,但他從不在文章中賣弄自己的專業知識。相反,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說的,他總是以平民的身份從常識的角度來談論人和事物。《編雜誌》不但用誇張的手法,強烈地揭露了買文者與賣文者中間的剝削關係,編輯人員的自以為是,草率粗暴,作者還通過那本編輯生意經,有力地揭發了報刊的本質——廣告第一,利潤至上。《吃餅冠軍喬·布朗》和《大演員一席譚》都是里柯克極喜歡採用的模擬體。這裡,他模擬的正是報紙上經常出現的那種乾篇一律的“訪問記”。這兩個被訪問者的性格看起來不大一樣,吃餅冠軍是用故作謙虛來贏得新聞記者的捧場;大演員則大言不慚地擺起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態,抬高自己的身價,其實,兩個人都巴望記者能替他們在報端吹噓一番。吃餅居然還舉行冠軍賽,真是無聊透頂。《大演員一席譚》還接觸到自以為是,任意篡改古典遺產的問題。總之,里柯克的幽默諷刺,像一切好的諷刺一樣,是多刃的。
《巴黎的素樸生活》處處是反筆,對巴黎上層社會的趨炎附勢,驕橫奢侈,竭盡諷刺之能事。
《大西洋彼岸的友誼》從側面鄙夷地寫出了暴發戶倚財欺人、放小錢使大利的嘴臉,搬來的歷史遺蹟還要照紐約街道一樣編成號碼排列起來,大煞風景地蓋起加油站。全文最後一句,真是意味深長。
《薩隆尼奧》寫的是一個不學無術、冒充風雅的財主,同時也廣泛地諷刺了那些強不知以為知的死硬派。《紐立芝太太置古董》是通過一個淺薄無知的女暴發戶的獨自,刻畫出那個社會裡的虛偽風尚。這裡,里柯克還諷刺了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東西,就是鑑賞家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美與實用對立起來的錯誤觀點。鐘沒有針和擺、茶壺漏水才算名貴,才有資格當古董,這真是自己給自己安上的龍套。
在《怎樣發大財》里,作者的笑聲就帶著更多的鄙夷、憤慨,帶著更多的淚了。這裡,他也是寥寥幾筆,就替財主勾勒出一副尊容來:一面是庸俗、空虛,精神上的行屍走肉;另一面是貪婪、殘酷,靠剝削孤兒寡婦發跡。文章還順便挖苦了那個社會極為流行的“名人自傳”,那些吹牛大家總是誇耀說,他們是用五分錢打出天下的。
像《闊人幸福嗎?》一文,就表現了他對為富不仁者的鄙視:他們慣用“破產”辦法把自己的災難轉嫁到芸芸眾生身上,而自己依然過著奢侈的生活。在《適者生存》一文中,他對在生存競爭中敗下陣的小本經營者的悲慘下場表示了深切同情。
里柯克擅長寫隨筆式的短文,他繼承了十八世紀以來英國散文隨筆的傳統:著眼於日常生活,信手拈來。他對生活中一些瑣碎而又可笑的現象,觀察得十分細緻。《素昧平生的朋友》就饒有風趣地描繪了一個“不熟裝熟”者(結果上了大當)的微妙心理。
作為二十世紀出生並長大的人,里柯克對二十年代出現的某些新事物不時表示反感,例如《我何以不參加國際冠軍賽》。這種厭噁心情往往是出於留戀往昔的感傷。《哀後院的消失》就是對高層建築一種無可奈何的反應。
本集中《史密斯先生的旅館》、《傑斐遜·索爾普的投機生意》、《德羅恩牧師布道》、《馬里波薩的旋風募捐運動》、《小山上的烽火》系選自里柯克的《小鎮艷陽錄》。該書共十二章,既分別獨立成章,又與其他各章相互連貫。這裡所選的五篇為該書的第一、二、四、五、六章。一九。八年,里柯克曾在加拿大的奧利里亞鎮購置一所農舍,每年夏季前往度假。《小鎮艷陽錄》就是根據他在那裡的見聞而寫的。由於作品中有些人物幾近影射,因而引起鎮上一些人士的憤懣。但“如今《小鎮艷陽錄》已被公認為里柯克的一部結構謹嚴、寫得最成功的作品”。
從里柯克的《我的幽默觀》一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待幽默十分認真,擺的位置也很崇高。大凡好的幽默家,莫不是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者。在這一點上,里柯克與其所師承的狄更斯及馬克·吐溫是一脈相承的。他同情小人物,憎惡大富賈;他不斷揭露社會上種種不公道、不合理的現象,用簡潔有力的筆觸刻畫各個階層形形色色的人物,剖析他們靈魂中的貪婪自私、庸俗淺薄。
英語國家的文學史上,對里柯克還沒有一個較確切的評價。一位批評家曾經很謹慎地指出:在加拿大作家中間,里柯克是最接近偉大的。他算不上最偉大的作家,然而他可以跟那些最偉大的作家同桌而坐。我覺得在一定意義上,這個評價是公正的。
里柯克雖然也寫過幾部中篇和一部《狄更斯評傳》,但比較成功的還是他那些短小精悍的幽默小品,也就是說,相當於作曲上的“輕音樂”。像中國雜文家一樣,里柯克通過各種獨創形式,用笑罵的筆鋒跟他生活的那個社會裡的不合理現象短兵相接。他雖然終生都是業餘作家,然而他一直把文學當作一支武器抓在手裡,每篇東西都言之有物。而他又永遠不甘於平淡無奇,想遍了法兒把話說得新鮮,把武器磨得鋒利。這是他最值得我們今天學習的地方。
他接近偉大,因為他堅持做一個嚴肅的幽默家。他有意識地追求嚴肅的內容,而且以此自豪。
他在論文裡不斷提起他最嚮往的一種境界:崇高的幽默。這裡,作者所寫的那些荒謬絕倫的情節,那些不可調和的矛盾,根據的不是別的,而正是生活本身。幽默的內容應該是對人生的思考和詮釋,幽默家的笑里應該含著淚水,因為幽默家不是逗人發笑的小丑,而是洞察人生的智者;他的幽默不是出於幸災樂禍,而是對人間疾苦懷有惻隱之心。
我還特別讚賞他晚年對生命終結的看法。七十歲上他喉部開過一次刀。當有人問他對死亡的態度時,他回答說:“我懷疑死亡終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把手杖交給我,我要去面對它。”
里柯克七十五歲時溘然長逝。兩年後,里柯克學會為了紀念這位幽默大師,決定設立銀質獎章,頒給加拿大每年最優秀的幽默作品。這一獎章在加拿大文壇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這個集子裡的三十三篇小品和一篇小說,分別譯自以下十一本書:《小鎮艷陽錄》(1912)、《前前後後》(1913)、《來自大愚的月光》(1915)、《愚話續集》(1916)、《狂亂的小說》(1918)、《腳燈之上》(1923)、《短路》(1928)、《文學上的失誤》(1930年補充版)、《模範自述及其他特寫,由莊到諧》(1938)、《我的一位了不起的叔父》(1942)、《里柯克佳作選》(1946)。其中前面的二十五篇系蕭乾所譯,最後九篇的譯者是文潔若。
蕭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