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中的女人》是英國作家勞倫斯寫於1921年的長篇小說,代表了勞倫斯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小說以兩姐妹為主人公,描述了她們不同的情感經歷和戀愛體會。姐姐厄秀拉是一個溫柔美麗的中學教師;妹妹戈珍則是一個小有名氣、恃才傲物的藝術家。戈珍遇上了礦主的獨生子傑拉德,原始的欲望點燃了愛的激情,然而在狂暴的激情過後,失望而痛苦的她與另一位藝術家又陷入了愛的狂歡。厄秀拉與本區督學伯金相愛了,她一心要讓對方成為愛情的囚鳥,而對方卻希望在靈與肉的交融中保持彼此心靈上的距離……
基本介紹
- 書名:雙語譯林·壹力文庫:戀愛中的女人
- 作者:D.H.勞倫斯 (David Herbert )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884頁
- 開本:16
- 品牌:鳳凰壹力
- 外文名:Women in Love
- 譯者:黑馬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ISBN:978754474479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爭議作家勞倫斯傑作
《虹》之姐妹篇 現代小說先驅
追尋愛與性的大美與靈光
買中文版送英文版
《虹》之姐妹篇 現代小說先驅
追尋愛與性的大美與靈光
買中文版送英文版
作者簡介
D.H.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 英國詩人、小說家、散文家,二十世紀英國最獨特、最有爭議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創作了四十餘部作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遊記等,最著名的有小說《兒子與情人》《虹》《戀愛中的女人》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勞倫斯提倡人性自由發展,反對工業文明對自然的破壞。他的作品對家庭、婚姻和性進行深入探索,對二十世紀小說寫作產生了廣泛影響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他是我們這輩最富想像力的作家。
——E. M. 福斯特
他是一個天才,居於英國文學的中心,在世界文學中也有他穩定的位置。
——多麗絲·萊辛
——E. M. 福斯特
他是一個天才,居於英國文學的中心,在世界文學中也有他穩定的位置。
——多麗絲·萊辛
名人推薦
他是我們這輩最富想像力的作家。
——E. M. 福斯特
他是一個天才,居於英國文學的中心,在世界文學中也有他穩定的位置。
——多麗絲·萊辛
——E. M. 福斯特
他是一個天才,居於英國文學的中心,在世界文學中也有他穩定的位置。
——多麗絲·萊辛
圖書目錄
荒原上的苦難歷程——《戀愛中的女人》譯序
第一章 姐妹倆
第二章 肖特蘭茲
第三章 教室
第四章 跳水人
第五章 在火車上
第六章 薄荷酒
第七章 神符
第八章 布萊德比
第九章 煤灰
第十章 素描簿
第十一章 湖中島
第十二章 地毯
第十三章 米諾
第十四章 水上遊園會
第十五章 星期天晚上
第十六章 男人之間
第十七章 工業巨子
第十八章 兔子
第十九章 月光
第二十章 格鬥
第二十一章 開端
第二十二章 女人之間
第二十三章 出遊
第二十四章 死亡與愛情
第二十五章 是否結婚
第二十六章 一把椅子
第二十七章 遠遊
第二十八章 戈珍在蓬帕杜爾咖啡館
第二十九章 大陸
第三十章雪
第三十一章雪葬
第三十二章 退場
第一章 姐妹倆
第二章 肖特蘭茲
第三章 教室
第四章 跳水人
第五章 在火車上
第六章 薄荷酒
第七章 神符
第八章 布萊德比
第九章 煤灰
第十章 素描簿
第十一章 湖中島
第十二章 地毯
第十三章 米諾
第十四章 水上遊園會
第十五章 星期天晚上
第十六章 男人之間
第十七章 工業巨子
第十八章 兔子
第十九章 月光
第二十章 格鬥
第二十一章 開端
第二十二章 女人之間
第二十三章 出遊
第二十四章 死亡與愛情
第二十五章 是否結婚
第二十六章 一把椅子
第二十七章 遠遊
第二十八章 戈珍在蓬帕杜爾咖啡館
第二十九章 大陸
第三十章雪
第三十一章雪葬
第三十二章 退場
序言
荒原上的苦難歷程——《戀愛中的女人》譯序
張愛玲在自己的一本小說序言中曾說:“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沉浮,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里有這惘惘的威脅。”
我以為D.H.勞倫斯正是以這種心境寫作這部巨著的。小說留給讀者的,只能是荒蕪的寂寥。至於那心靈荒原上的情、欲、愛,真可以用大詩人麥可·德雷頓的幾行詩來描摹:
愛在吐出最後一絲喘息,
忠誠跪在死榻一隅,
純真正在雙目緊閉……
小說伊始,我們已經看到這樣一個女人:她面色蒼白,衣著華貴,舉止高雅,其實是一個性變態的女人。她兇狠、狡詐,一心要占有男人的靈魂。她為變態的強烈情慾所驅使,對男人可以竭盡溫情,一旦遭到挫敗,她又會像瘋子一樣報復,大家閨秀的高雅此時會喪失殆盡,只露出魔鬼的本來面目。她是一個瘋狂的劊子手,她就是貴婦人赫麥妮。
小說向我們展示出的倫敦城,一片黯淡陰冷,蓬帕杜爾咖啡館更是烏煙瘴氣。一群行屍走肉般的男女,無望地及時行樂,鬼混度日。他們心靈空虛,萬念俱灰,菸酒也無法排遣心中無端的苦悶與孤獨,情慾的放縱只能加深心靈的痛苦。好一幅世紀末的群像!
小說以“戀愛中的女人”作為書名,這個書名表達的或許只有小說一半的內容,實則勞倫斯用更多的篇幅描寫伯金和厄秀拉、傑拉德和戈珍這兩對情人苦澀的戀情,寫他們的追求。他們身處在一個悲劇的氛圍中,心頭籠罩著總也拂不去的陰影。他們試圖用愛——異性的及同性的來填補心靈的孤獨,可陌生的心總也無法溝通。他們甚至失去了生的意志——愛不起來、活著無聊、丟棄不忍、結著幽怨、繫著壓抑。鬱悶的心境令人難以將息。
伯金是一個天生的悲劇之子,他有著過於纖弱的靈魂與贏弱的體質,這些足以鑄就他悲劇的氣質。這樣一個痛苦的精靈在冷酷無情的工業文明時代只能活得更累,苦難更為深重。他冷漠、憂鬱、絕望,總在痛苦地思索人類的命運與人生的意義,但得出的都是悲劇性的結論:人類已日暮途窮,機器文明將導致人類的徹底毀滅。
這個悲劇之子在愛情上同樣苦苦地求索。貴婦人赫麥妮在千方百計纏著他,那強烈的變態情慾令伯金厭惡,可他又捨不得與她斷絕關係,最終自食其果,險些被赫麥妮殺死。他追求著才女厄秀拉,他們雙雙追求著一種靈與肉和諧的性關係。可他們始終達不到這個崇高的理想境界。冥冥中的憂鬱、陌生與苦楚阻隔著他們,時有情慾的放縱也成過眼煙雲。與此同時伯金無法抵抗傑拉德的魅力,他需要傑拉德的同性友誼做他愛情生活的補充。他與傑拉德時有衝突,無法達到情同手足的程度。這又是一種折磨。
由此可見,伯金是一個現代的悲劇浪漫者。他預感大難臨頭,對社會和世界早已絕望,因此要追求一個個人圓滿的結局了此一生。伯金是不幸的,個性悲劇與社會現實的黑暗只能把他一步步推向苦難的深淵。他的愛,他的思索與追求,是現代工業文明條件下知識分子的痛苦寫照。欲哭無淚、欲罷不能、不堪回首、前景叵測,此乃伯金的苦難歷程。
傑拉德·克里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人物。他是一位工業巨子,勞倫斯稱之為“和平時期的拿破崙,又一個俾斯麥”。他一心只想發展企業,增加利潤,像一台精密的機器不知疲憊地運轉。他對工人冷酷無情,毫無人性與人道可言;他信奉科學和設備,不知不覺中自己卻成了機器的奴隸。隨著企業的大發展和資本的大幅度增加,他突然發現自己已經異化為非人。他心靈空虛,毫無情感,空有一具美男子的軀殼,深感疲乏無力,生的欲望早已喪失殆盡。他時而會在夢中驚醒,在無限的孤獨中瑟瑟發抖,生怕有朝一日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他是一個精神上的閹人,心早已死了。
為了尋回真實的自己,他想到了愛,想藉此良方起死回生。他先是與女模特米納蒂廝混,後又追求良家女兒戈珍。可是死人是無法愛的,他身上那股死亡氣息只能令戈珍窒息。
最終戈珍棄他而去,投入了一個德國雕塑師的懷抱。傑拉德氣急敗壞,精神錯亂中死在冰天雪地的阿爾卑斯山谷中。一具心靈冰冷荒蕪的軀體葬在冰谷中,這兒是他最恰當的歸宿。
如果說小說里還有什麼亮點和純粹的溫暖和感動,這應該說來自傑拉德的父親老礦主克里奇先生。這是個淹沒在喧囂與騷動的浪潮中時隱時現的人物,似乎游離於主體和主題,但似乎又是不可或缺,起著某種平衡作用。這絕不是勞倫斯有意無意中的閒筆,他像長久陰天的寒冬里偶爾透過烏雲閃爍一下的太陽,其光芒稍縱即逝,但卻能令整部小說富有溫暖色調。這個老父親的角色似乎是勞倫斯理想中最好的父親,是最理想的企業家,他經過資本的原始積累後良心未泯,內心充滿了原罪感,對苦難中的礦工充滿同情和憐憫,多有善舉。他甚至認為從事勞動的礦工們是最高尚的,這些窮人比他更接近基督,如果不是為了擴大生產,他甚至想要把財產全分給他們。幾個不同的章節里時而出現瀕死中不斷反思生命和生活的老克里奇,同時將果斷剛毅與礦工為敵的工業巨子兒子傑拉德隨時置身於與父親的對比中。最終,生活的邏輯戰勝了理想,老克里奇必須死去,虛幻的基督教的愛必須讓位於殘酷的工業文明的發展邏輯。而且,讓他死去的還有那些他自嘆不如的比他接近基督的礦工們,他們對他的仁慈並不領情,他們生活在“民主”時代,要求的是生來平等。可是“一旦人們開始為財產的平等而鬥爭,如何分得清哪是為平等而戰的激情,哪是貪慾的激情?”於是,老克里奇先生抑鬱而死。勞倫斯的筆是那樣殘酷,他讓老克里奇緩慢地在心靈與肉體的病痛中抽絲般地死去,多少章過去了,老克里奇一直在背景中隱現,不肯死去,枯竭的身軀和枯槁的病容一再如幻影出現,似乎在用遊絲般的溫暖平衡小說的殘酷,又似乎是用自己的磨難昭示著現實的殘酷無情。小說的邏輯遵從了現實的邏輯,老克里奇必死,這個理想人物必須讓他遭到現實最殘酷的扼殺——恨他如絆腳石的傑拉德們和他深愛著的窮人們一刀一刀地將他處以剮刑,這是文明發展的利刃,掌握在看似對立的兩個不同的階級手中,但都對準了他。但就是這盞風中的蠟炬,給《戀愛中的女人》荒蕪的高原增添了難得的亮色。
關於這部小說,學術界的論文與專著已經汗牛充棟,幾乎窮盡了全部可以研究的話題和角度。因為這是勞倫斯最重要的小說之一,從時序上說,估計是英語文學中首部現代主義小說。小說肇始於戰前和平時期,是工業革命如日中天的發達期,背景是轟轟烈烈開發中的煤礦區與礦區附近依舊田園詩般的舊英國鄉村,但卻重寫並殺青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應該說是少有的“戰爭”小說。但它又像勞倫斯同時期的很多中短篇小說一樣,反倒沒有戰爭場景,沒有前線的慘烈殺戮,其故事和人物經歷的是內心的戰爭和兩性之間的戰爭。其荒蕪而荒謬的內心世界與外部場景都令人把它比作小說中的《荒原》。但事實是,如果不是因為受它的姊妹篇《虹》在1915年遭禁的影響,完稿後拖延四年才於1920年在美國出私人征訂版並在次年才在英國出版,它會比廣為人知的現代主義作品《荒原》和《尤利西斯》早出版幾年。即使拖延四年出版,也和後兩部作品在同一時間段面世。所以薩加說它是英語世界裡的首部現代主義小說。同時,按照文化批評大家霍嘉特的觀點,它是英國小說中的高峰之一。
既然是如此的高峰之作,其成就自然是有目共睹,並且如霍嘉特所說,這樣的書不可重複,不是別人寫小說的模仿物,它更該被看成是豐富的礦藏:任何做小說者必讀它,並且會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
勞倫斯曾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書中借康妮之口道出對好小說的看法,說:“小說,如果寫得恰到好處,可以揭示生命之最為隱秘地帶。”
從寫實的表象上看,勞倫斯讓《虹》中兩個英國小鎮上的新派女性通過戀愛關係與採礦業的工業巨子和郡政府的教育官員發生接觸,很快把小鎮的女性婚戀話題轉向國家、民族、民主、歐洲和世界的問題上。勞倫斯繼承了傳統英國小說中對風光綺麗的小鎮生活的熱愛,刻畫了形象各異的小鎮人物,這是因為從根本上說英國是一個小鎮組成的國家,令人想起《米德爾馬契》((傲慢與偏見》《弗洛斯河畔的磨房》《苔絲)),甚至《簡·愛》。但他大大超越了哈代、艾略特和奧斯汀,很快就讓兩個新女性走人了男人的世界,走向了無比廣闊的空間,從倫敦走向了歐洲。這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場景的蒙太奇般的組接和切換,伴隨著人物激烈的爭吵和情慾的釋放,令讀者在緊張的節奏中迅速感受到了英國社會的動盪變遷,感受到工業文明的亂象叢生,人們的內心活動緊張跌宕,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無論有產階級、無產階級還是夾在中間的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們,都無所適從,世紀末的黑雲壓在每個人心頭,看不到烏雲的任何盡邊。生活的鏡頭迅速切換著,心靈的視窗迅速打開,戲劇衝突猶如一場場祭奠的儀式,場景都籠罩在濃重的甚至是濃艷的色彩下,令人感到有古希臘悲劇的音樂和鼓聲在奏響,有上帝的彩筆在塗抹著濃艷的色塊。這就是最典型的表現主義寫法了,可以稱之為戲劇詩。英國現代小說到了這裡,算是真正達到了一個高峰,而且是獨具一格的高峰,無可比擬。因為它如此凝練、緊張地揭示了太多的現實和心靈的隱秘之處,手法如此反傳統,這樣的傑作竟然出自一個如此年輕的作家,其價值肯定是要被無情地埋沒多年才能被後人認識。特別是勞倫斯在此表現出了超階級意識,把有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寫成一個硬幣的兩面,讓他們中間僅僅隔著利益,實則都是文明的犧牲品,這樣石破天驚的揭示只有在後現代主義的視野里才能得到回響。所以勞倫斯受到來自左右兩方面的攻擊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真理總是要有先知來揭示,先知往往是要上十字架和火刑柱的。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戀愛中的女人》是一部非凡的啟示錄式的作品。
作為文學作品的這本新的啟示錄意象紛呈,光影迷離,於無聲處時而驚雷陣陣轟鳴,似有神的宣判。不錯,厄秀拉和戈珍的名字本身就隱含著神話悲劇的啟示:一個是歷史上的烈女,帶領1100個處女出使匈奴,慘遭殺害;另一個是條頓傳奇中尼伯龍根國王的公主,殺了自己的丈夫。而在小說中,厄秀拉以新女性的姿態義無反顧地進入與伯金的危險的性關係中,一面體驗自己所愛之人的男性神話,也體驗性關係中徹底的赤裸和愛到極點時徹底忘卻羞恥的極端情色感受,同時明知無望,還是竭盡全力將伯金拯救出同性情愛的迷惘苦海,其實她是在扮演烈女的角色,烈女並非只出現在戰場,也出現在情場。戈珍則同樣與傑拉德一起體驗了徹底的放縱,又遵循自己激情衝動的引領與傑拉德分道揚鑣,首先從精神上殺死了傑拉德,最終傑拉德在變成行屍走肉的情況下自己倒斃在雪谷中,他其實是被神話中的戈珍公主殺死的,從一開始就注定是自投命運的羅網。所以兩對戀人的性愛體驗總是像一場場宗教儀式,令人感到那不是做愛,而是在把他們自己獻給神的祭壇。勞倫斯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將隱含的神化原型與現實世界嫁接,為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文學從批評視角審視他的作品埋下了引子。
這書里展開的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性戰爭,沒有刀槍劍戟,但字裡行間戰火紛飛,人性的隱秘地帶一一得到觸動。兩對情人歷經感情折磨,歷經瘋狂的愛欲宣洩,歷經感情和性愛的暴力,最終以傑拉德變瘋而死為結束;但故事遠沒結束,厄秀拉和伯金並沒有達到完全和諧,故事的結局是開放式的,結尾是伯金對死去的傑拉德冥冥中的傾訴:那死去的和正在死去的仍然可以愛。
勞倫斯在為這部小說寫下的自序中表白道:“男人為其即將生出的欲求而掙扎並尋求滿足。如同蓓蕾在樹木中掙扎而出,新的欲求之花在磨難中生自人的體內。任何一個真正有個性的男人都會試圖認識並了解他身心中正在發生什麼,他要掙扎,以得出語言上的表達。這種掙扎決不應該在藝術中被忽略,因為它是生命之重大部分;這決非理念強加於人,而是為獲得意識生命而進行的激情抗爭。”這段聽似與“戀愛中的女人”關係不大的話是在昭示生命新的隱秘地帶。故事遠沒有結束甚至是剛剛開始。
所以“文化研究”的開山鼻祖霍嘉特才把這本小說推崇為英國小說的一個高峰,霍嘉特還說,這樣的小說能改變讀者,讀了這樣的小說,我們對自己人格潛流的感覺從此變了:改變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我們與他人之間關係的方式,看待社會的方式,看待時間與代際、家庭與地域和空間的方式。總之這部小說完全符合勞倫斯自己給小說下的定義:“閃光的生命之書”。這是因為,作為小說,它揭示的是生命的全部,甚至是勞倫斯所說的人性最隱秘的地帶,這是任何哲學、宗教或倫理學都無法在自己領域裡的一本書里能揭示的。所以勞倫斯說作為小說家,他感覺比聖人、哲學家、科學家和詩人都優越,因為那些人只能主宰人的不同部分,卻不能獲得人的整體,而小說家的小說卻能讓人全身顫抖。
張愛玲在自己的一本小說序言中曾說:“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沉浮,都要成為過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涼’,那是因為思想背景里有這惘惘的威脅。”
我以為D.H.勞倫斯正是以這種心境寫作這部巨著的。小說留給讀者的,只能是荒蕪的寂寥。至於那心靈荒原上的情、欲、愛,真可以用大詩人麥可·德雷頓的幾行詩來描摹:
愛在吐出最後一絲喘息,
忠誠跪在死榻一隅,
純真正在雙目緊閉……
小說伊始,我們已經看到這樣一個女人:她面色蒼白,衣著華貴,舉止高雅,其實是一個性變態的女人。她兇狠、狡詐,一心要占有男人的靈魂。她為變態的強烈情慾所驅使,對男人可以竭盡溫情,一旦遭到挫敗,她又會像瘋子一樣報復,大家閨秀的高雅此時會喪失殆盡,只露出魔鬼的本來面目。她是一個瘋狂的劊子手,她就是貴婦人赫麥妮。
小說向我們展示出的倫敦城,一片黯淡陰冷,蓬帕杜爾咖啡館更是烏煙瘴氣。一群行屍走肉般的男女,無望地及時行樂,鬼混度日。他們心靈空虛,萬念俱灰,菸酒也無法排遣心中無端的苦悶與孤獨,情慾的放縱只能加深心靈的痛苦。好一幅世紀末的群像!
小說以“戀愛中的女人”作為書名,這個書名表達的或許只有小說一半的內容,實則勞倫斯用更多的篇幅描寫伯金和厄秀拉、傑拉德和戈珍這兩對情人苦澀的戀情,寫他們的追求。他們身處在一個悲劇的氛圍中,心頭籠罩著總也拂不去的陰影。他們試圖用愛——異性的及同性的來填補心靈的孤獨,可陌生的心總也無法溝通。他們甚至失去了生的意志——愛不起來、活著無聊、丟棄不忍、結著幽怨、繫著壓抑。鬱悶的心境令人難以將息。
伯金是一個天生的悲劇之子,他有著過於纖弱的靈魂與贏弱的體質,這些足以鑄就他悲劇的氣質。這樣一個痛苦的精靈在冷酷無情的工業文明時代只能活得更累,苦難更為深重。他冷漠、憂鬱、絕望,總在痛苦地思索人類的命運與人生的意義,但得出的都是悲劇性的結論:人類已日暮途窮,機器文明將導致人類的徹底毀滅。
這個悲劇之子在愛情上同樣苦苦地求索。貴婦人赫麥妮在千方百計纏著他,那強烈的變態情慾令伯金厭惡,可他又捨不得與她斷絕關係,最終自食其果,險些被赫麥妮殺死。他追求著才女厄秀拉,他們雙雙追求著一種靈與肉和諧的性關係。可他們始終達不到這個崇高的理想境界。冥冥中的憂鬱、陌生與苦楚阻隔著他們,時有情慾的放縱也成過眼煙雲。與此同時伯金無法抵抗傑拉德的魅力,他需要傑拉德的同性友誼做他愛情生活的補充。他與傑拉德時有衝突,無法達到情同手足的程度。這又是一種折磨。
由此可見,伯金是一個現代的悲劇浪漫者。他預感大難臨頭,對社會和世界早已絕望,因此要追求一個個人圓滿的結局了此一生。伯金是不幸的,個性悲劇與社會現實的黑暗只能把他一步步推向苦難的深淵。他的愛,他的思索與追求,是現代工業文明條件下知識分子的痛苦寫照。欲哭無淚、欲罷不能、不堪回首、前景叵測,此乃伯金的苦難歷程。
傑拉德·克里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人物。他是一位工業巨子,勞倫斯稱之為“和平時期的拿破崙,又一個俾斯麥”。他一心只想發展企業,增加利潤,像一台精密的機器不知疲憊地運轉。他對工人冷酷無情,毫無人性與人道可言;他信奉科學和設備,不知不覺中自己卻成了機器的奴隸。隨著企業的大發展和資本的大幅度增加,他突然發現自己已經異化為非人。他心靈空虛,毫無情感,空有一具美男子的軀殼,深感疲乏無力,生的欲望早已喪失殆盡。他時而會在夢中驚醒,在無限的孤獨中瑟瑟發抖,生怕有朝一日變成一具行屍走肉。他是一個精神上的閹人,心早已死了。
為了尋回真實的自己,他想到了愛,想藉此良方起死回生。他先是與女模特米納蒂廝混,後又追求良家女兒戈珍。可是死人是無法愛的,他身上那股死亡氣息只能令戈珍窒息。
最終戈珍棄他而去,投入了一個德國雕塑師的懷抱。傑拉德氣急敗壞,精神錯亂中死在冰天雪地的阿爾卑斯山谷中。一具心靈冰冷荒蕪的軀體葬在冰谷中,這兒是他最恰當的歸宿。
如果說小說里還有什麼亮點和純粹的溫暖和感動,這應該說來自傑拉德的父親老礦主克里奇先生。這是個淹沒在喧囂與騷動的浪潮中時隱時現的人物,似乎游離於主體和主題,但似乎又是不可或缺,起著某種平衡作用。這絕不是勞倫斯有意無意中的閒筆,他像長久陰天的寒冬里偶爾透過烏雲閃爍一下的太陽,其光芒稍縱即逝,但卻能令整部小說富有溫暖色調。這個老父親的角色似乎是勞倫斯理想中最好的父親,是最理想的企業家,他經過資本的原始積累後良心未泯,內心充滿了原罪感,對苦難中的礦工充滿同情和憐憫,多有善舉。他甚至認為從事勞動的礦工們是最高尚的,這些窮人比他更接近基督,如果不是為了擴大生產,他甚至想要把財產全分給他們。幾個不同的章節里時而出現瀕死中不斷反思生命和生活的老克里奇,同時將果斷剛毅與礦工為敵的工業巨子兒子傑拉德隨時置身於與父親的對比中。最終,生活的邏輯戰勝了理想,老克里奇必須死去,虛幻的基督教的愛必須讓位於殘酷的工業文明的發展邏輯。而且,讓他死去的還有那些他自嘆不如的比他接近基督的礦工們,他們對他的仁慈並不領情,他們生活在“民主”時代,要求的是生來平等。可是“一旦人們開始為財產的平等而鬥爭,如何分得清哪是為平等而戰的激情,哪是貪慾的激情?”於是,老克里奇先生抑鬱而死。勞倫斯的筆是那樣殘酷,他讓老克里奇緩慢地在心靈與肉體的病痛中抽絲般地死去,多少章過去了,老克里奇一直在背景中隱現,不肯死去,枯竭的身軀和枯槁的病容一再如幻影出現,似乎在用遊絲般的溫暖平衡小說的殘酷,又似乎是用自己的磨難昭示著現實的殘酷無情。小說的邏輯遵從了現實的邏輯,老克里奇必死,這個理想人物必須讓他遭到現實最殘酷的扼殺——恨他如絆腳石的傑拉德們和他深愛著的窮人們一刀一刀地將他處以剮刑,這是文明發展的利刃,掌握在看似對立的兩個不同的階級手中,但都對準了他。但就是這盞風中的蠟炬,給《戀愛中的女人》荒蕪的高原增添了難得的亮色。
關於這部小說,學術界的論文與專著已經汗牛充棟,幾乎窮盡了全部可以研究的話題和角度。因為這是勞倫斯最重要的小說之一,從時序上說,估計是英語文學中首部現代主義小說。小說肇始於戰前和平時期,是工業革命如日中天的發達期,背景是轟轟烈烈開發中的煤礦區與礦區附近依舊田園詩般的舊英國鄉村,但卻重寫並殺青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應該說是少有的“戰爭”小說。但它又像勞倫斯同時期的很多中短篇小說一樣,反倒沒有戰爭場景,沒有前線的慘烈殺戮,其故事和人物經歷的是內心的戰爭和兩性之間的戰爭。其荒蕪而荒謬的內心世界與外部場景都令人把它比作小說中的《荒原》。但事實是,如果不是因為受它的姊妹篇《虹》在1915年遭禁的影響,完稿後拖延四年才於1920年在美國出私人征訂版並在次年才在英國出版,它會比廣為人知的現代主義作品《荒原》和《尤利西斯》早出版幾年。即使拖延四年出版,也和後兩部作品在同一時間段面世。所以薩加說它是英語世界裡的首部現代主義小說。同時,按照文化批評大家霍嘉特的觀點,它是英國小說中的高峰之一。
既然是如此的高峰之作,其成就自然是有目共睹,並且如霍嘉特所說,這樣的書不可重複,不是別人寫小說的模仿物,它更該被看成是豐富的礦藏:任何做小說者必讀它,並且會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
勞倫斯曾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書中借康妮之口道出對好小說的看法,說:“小說,如果寫得恰到好處,可以揭示生命之最為隱秘地帶。”
從寫實的表象上看,勞倫斯讓《虹》中兩個英國小鎮上的新派女性通過戀愛關係與採礦業的工業巨子和郡政府的教育官員發生接觸,很快把小鎮的女性婚戀話題轉向國家、民族、民主、歐洲和世界的問題上。勞倫斯繼承了傳統英國小說中對風光綺麗的小鎮生活的熱愛,刻畫了形象各異的小鎮人物,這是因為從根本上說英國是一個小鎮組成的國家,令人想起《米德爾馬契》((傲慢與偏見》《弗洛斯河畔的磨房》《苔絲)),甚至《簡·愛》。但他大大超越了哈代、艾略特和奧斯汀,很快就讓兩個新女性走人了男人的世界,走向了無比廣闊的空間,從倫敦走向了歐洲。這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場景的蒙太奇般的組接和切換,伴隨著人物激烈的爭吵和情慾的釋放,令讀者在緊張的節奏中迅速感受到了英國社會的動盪變遷,感受到工業文明的亂象叢生,人們的內心活動緊張跌宕,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無論有產階級、無產階級還是夾在中間的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們,都無所適從,世紀末的黑雲壓在每個人心頭,看不到烏雲的任何盡邊。生活的鏡頭迅速切換著,心靈的視窗迅速打開,戲劇衝突猶如一場場祭奠的儀式,場景都籠罩在濃重的甚至是濃艷的色彩下,令人感到有古希臘悲劇的音樂和鼓聲在奏響,有上帝的彩筆在塗抹著濃艷的色塊。這就是最典型的表現主義寫法了,可以稱之為戲劇詩。英國現代小說到了這裡,算是真正達到了一個高峰,而且是獨具一格的高峰,無可比擬。因為它如此凝練、緊張地揭示了太多的現實和心靈的隱秘之處,手法如此反傳統,這樣的傑作竟然出自一個如此年輕的作家,其價值肯定是要被無情地埋沒多年才能被後人認識。特別是勞倫斯在此表現出了超階級意識,把有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寫成一個硬幣的兩面,讓他們中間僅僅隔著利益,實則都是文明的犧牲品,這樣石破天驚的揭示只有在後現代主義的視野里才能得到回響。所以勞倫斯受到來自左右兩方面的攻擊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真理總是要有先知來揭示,先知往往是要上十字架和火刑柱的。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戀愛中的女人》是一部非凡的啟示錄式的作品。
作為文學作品的這本新的啟示錄意象紛呈,光影迷離,於無聲處時而驚雷陣陣轟鳴,似有神的宣判。不錯,厄秀拉和戈珍的名字本身就隱含著神話悲劇的啟示:一個是歷史上的烈女,帶領1100個處女出使匈奴,慘遭殺害;另一個是條頓傳奇中尼伯龍根國王的公主,殺了自己的丈夫。而在小說中,厄秀拉以新女性的姿態義無反顧地進入與伯金的危險的性關係中,一面體驗自己所愛之人的男性神話,也體驗性關係中徹底的赤裸和愛到極點時徹底忘卻羞恥的極端情色感受,同時明知無望,還是竭盡全力將伯金拯救出同性情愛的迷惘苦海,其實她是在扮演烈女的角色,烈女並非只出現在戰場,也出現在情場。戈珍則同樣與傑拉德一起體驗了徹底的放縱,又遵循自己激情衝動的引領與傑拉德分道揚鑣,首先從精神上殺死了傑拉德,最終傑拉德在變成行屍走肉的情況下自己倒斃在雪谷中,他其實是被神話中的戈珍公主殺死的,從一開始就注定是自投命運的羅網。所以兩對戀人的性愛體驗總是像一場場宗教儀式,令人感到那不是做愛,而是在把他們自己獻給神的祭壇。勞倫斯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將隱含的神化原型與現實世界嫁接,為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文學從批評視角審視他的作品埋下了引子。
這書里展開的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性戰爭,沒有刀槍劍戟,但字裡行間戰火紛飛,人性的隱秘地帶一一得到觸動。兩對情人歷經感情折磨,歷經瘋狂的愛欲宣洩,歷經感情和性愛的暴力,最終以傑拉德變瘋而死為結束;但故事遠沒結束,厄秀拉和伯金並沒有達到完全和諧,故事的結局是開放式的,結尾是伯金對死去的傑拉德冥冥中的傾訴:那死去的和正在死去的仍然可以愛。
勞倫斯在為這部小說寫下的自序中表白道:“男人為其即將生出的欲求而掙扎並尋求滿足。如同蓓蕾在樹木中掙扎而出,新的欲求之花在磨難中生自人的體內。任何一個真正有個性的男人都會試圖認識並了解他身心中正在發生什麼,他要掙扎,以得出語言上的表達。這種掙扎決不應該在藝術中被忽略,因為它是生命之重大部分;這決非理念強加於人,而是為獲得意識生命而進行的激情抗爭。”這段聽似與“戀愛中的女人”關係不大的話是在昭示生命新的隱秘地帶。故事遠沒有結束甚至是剛剛開始。
所以“文化研究”的開山鼻祖霍嘉特才把這本小說推崇為英國小說的一個高峰,霍嘉特還說,這樣的小說能改變讀者,讀了這樣的小說,我們對自己人格潛流的感覺從此變了:改變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我們與他人之間關係的方式,看待社會的方式,看待時間與代際、家庭與地域和空間的方式。總之這部小說完全符合勞倫斯自己給小說下的定義:“閃光的生命之書”。這是因為,作為小說,它揭示的是生命的全部,甚至是勞倫斯所說的人性最隱秘的地帶,這是任何哲學、宗教或倫理學都無法在自己領域裡的一本書里能揭示的。所以勞倫斯說作為小說家,他感覺比聖人、哲學家、科學家和詩人都優越,因為那些人只能主宰人的不同部分,卻不能獲得人的整體,而小說家的小說卻能讓人全身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