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珠記

傳奇崑劇劇本,明沈鯨撰,四十六出。《古本戲曲叢刊》初集據明汲古閣原刊本影印,另有清康熙盛端卿鈔本,及梅蘭芳所藏清鈔本與《六十種曲》本。

基本介紹

劇本來源,劇情,古本戲曲叢刊,

劇本來源

劇情前部出自元陶宗儀輟耕錄·貞烈墓》,但人物姓名及情節已變更。劇譜李克成圖占王楫之妻郭氏,陷王楫下獄;郭氏先賣掉兒子,後投淵自盡未死,安史之亂於道中與婆婆相遇,相偕寄居韓媼處。王楫之妹被進宮女,後因在賜邊軍纊衣上題詩,與軍官結姻成親。王楫之子九齡年十六,狀元及第,千里尋親。因明珠牽合,一家得以團圓。梁廷楠《曲話》卷三:“《雙珠記》通部細針密線,其穿穴照應處,如天衣無縫,具見巧思”。日人青木正兒說:“此記前半,明清戲曲悲劇中,為稀見之佳構……後半……過於做作”(《中國近世戲曲史》中譯本)。近代崑劇舞台上保存了《賣子》、《投淵》兩折。

劇情

唐代的一個大比之年,涿州書生王楫,偕同窗好友孫綱、陳時策同去相士袁天綱處問卜,請指示各人功名前途。袁天綱卜言三人都要經受挫折、苦難,先屈後伸,十年之後才能分別以科第及軍功獲得官職,並預言王楫將受遠戍之苦。王楫的伯父在軍伍病故,該由王楫頂補,王楫只得與妻郭小艷攜子至荊湖道鄖陽衛服役。離別之時,王母將先世所遺明珠兩顆,分一顆與王楫帶去,自留一顆,以寓合浦還珠之意。
王楫在軍中抄寫文冊,然而營長李克成見其妻花容月貌,頓起邪念,與訟師張有德合謀欲霸占王妻。李克成在井邊調戲郭小艷,遭到郭的嚴詞斥責。王楫得知後,怒不可遏,面責李克成並拔劍相擊。結果是王楫被捕,判為絞刑待秋後處決。王楫欲令其妻改嫁同情他們的獄卒葉清,但郭氏表示誓不改嫁,系珠賣子後投淵自盡,卻被天神救起。天神焚燒李、張二人家宅 ,殛其性命。時逢安祿山起兵反唐,王母與韓姨娘隨孫綱、陳時策逃難,途中大家失散。郭小艷途遇王母,同往京師。
二人至京,在韓姨娘店中落腳,巧遇袁天綱。袁天綱在七個異僧的幫助下,設計使王楫遇赦。王楫改調劍南,在轅門外與陳時策相遇,其時陳因軍功擢為軍官,並與王楫之妹慧姬奉旨完婚,王楫兄妹也由此得以相聚。但王慧姬失落明珠,為腳夫朱快拾得,在店中換酒肉被王母認出。
其時,王楫之子王九齡與孫綱在廷試中考中,九齡任翰林院侍講。侍奉九齡的朱快告之拾珠、還珠之事,使王家祖孫母子得以團聚。九齡決心棄官尋父,在華山正覺庵從出家為僧的葉清口中得知父親遭遇,前往劍南尋訪。這時,陳時策、王楫分別升為樞密院左右僉書,奉命上任,在赴京途中,以珠為證認出九齡,並一起赴京,全家骨肉重逢,雙珠奉還王母。

古本戲曲叢刊

《古本戲曲叢刊》,戲曲作品總集。《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編。編委會由原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鄭振鐸主持。鄭振鐸在《初集》的序言裡提出了這部《叢刊》編輯的宗旨和構想,他說:“初集收《西廂記》及元、明兩代戲文、傳奇 100種;二集收明代傳奇100種;三集收明、清之際傳奇100種。此皆擬目已定。四、五集以下,則收清人傳奇,或更將繼之以六、七、八集,收元、明、清三代雜劇,並及曲選、曲譜、曲目、曲話等有關著作。若有餘力,當更蒐集若干重要的地方古劇,編成一、二集印出。期之三、四年,當可有1000種以上的古代戲曲,供給我們作為研究之資,或更可作為‘推陳出新’的一助。” 《初集》於1953年編竣,1954年出版。收《西廂記》及元、明兩代戲文、傳奇100種。《西廂》3種,首列明弘治十一年刻本《新刊奇妙全相注釋西廂記》,原書現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此書未見明、清藏書家著錄,是海內外孤本,足為此集增色。南戲《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則於容與堂、世德堂、富春堂及舊抄校本各選2種,用資比勘。其餘所選各劇,較罕見的珍本有:富春堂刻的《劉智遠白兔記》、《岳飛破虜東窗記》、《周羽教子尋親記》、《劉玄德三顧草廬記》、《薛平遼金貂記》、《韓朋十義記》、《劉漢卿白蛇記》、《何文秀玉釵記》、《蘇英皇后鸚鵡記》、《薛仁貴跨海征東白袍記》、《韓湘子九度文公升仙記》(以上闕名)、《商輅三元記》(明沈受先)、《南調西廂記》(明崔時佩、李日華)、《韓信千金記》(明沈采)、《張巡許遠雙忠記》(明姚茂良)、《姜詩躍鯉記》(明陳羆齋)、《王商忠節癸靈廟玉玦記》(明鄭若庸)、《徐孝克孝義祝髮記》、《灌園記》、《虎符記》(明張鳳翼)、《管鮑分金記》(明葉良表)、《李十郎紫簫記》(明湯顯祖)等22種;世德堂刻的《重訂拜月亭記》(元施惠)、《重訂趙氏孤兒記》(闕名)、《裴度香山還帶記》(明沈采)、《五倫全備忠孝記》(明邱濬)、《節孝記》(明高濂)等 5種;繼志齋刻的《重校五倫傳香囊記》(明邵燦)、《呂真人黃粱夢境記》(明蘇漢英)、《義俠記》、《埋劍記》、《雙魚記》(明沈璟)、《玉簪記》(明高濂)等6種;容與堂刻的李卓吾批評本《琵琶記》(元高明)、《幽閨記》(元施惠)、《玉合記》(明梅鼎祚)等 3種;吳興閔氏、凌氏的朱墨套印本《繡襦記》(明徐霖)、《紅拂記》(明張鳳翼)、《牡丹亭》、《邯鄲記》(明湯顯祖)、《紅梨記》(明徐復祚)等5種。 《二集》於1955年出版,收明代傳奇100種。除收稀見的文林閣刻本《張子房赤松記》、《高文舉珍珠記》、《觀音魚籃記》、《袁文正還魂記》、《劉秀雲台記》、《青袍記》、《劍俠傳雙紅記》、《四美記》(以上闕名)、《五鬧蕉帕記》(明單本)、《狄梁公返周望雲忠孝記》(明金懷玉)等10種外,大都為晚明時期的作品,其中如陳與郊的《?痴符》4劇(《櫻桃夢》、《鸚鵡洲》、《麒麟罽》、《靈寶刀》),汪廷訥的環翠堂7種(《種玉記》、《天書記》、《三祝記》、《投桃記》、《彩舟記》、《義烈記》、《獅吼記》),阮大鋮的詠懷堂4種(《燕子箋》、《十錯認春燈謎記》、《勘蝴蝶雙金榜記》、《馬郎俠牟尼合記》),孟稱舜的《嬌紅》、《貞文》 2記,西湖居士的《明月環》、《詩賦盟》、《靈犀錦》、《郁輪袍》、《金鈿盒》5種,以及王穉登、吳世美、鄭之文、葉憲祖、周履靖、史磐、金懷玉、陸華甫、王驥德、吳德修、佘翹、姚子翼、朱宗藩、鄒玉卿、朱九經、沈自晉諸家所作,都較為罕見。 《三集》於1955年10月付印,1957年2月出書,收明、清易代之際劇作 100種。這一集以收吳炳、李玉、朱佐朝、朱?、葉稚斐、張大復、盛際時、陳二白等十幾個作家的劇作為主。這一時期流傳下來的刻本極少,此集所收,除明末刻本吳炳的《綠牡丹》、《療妒羹記》、《西園記》、《畫中人》、《情郵記》 5種及崇禎、順治間刻李玉的《一笠庵新編傳奇》(《一捧雪》 )、《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眉山秀》、《兩鬚眉》、《清忠譜》)外,基本上為梨園傳抄本。此種抄本,大都殘破潦草,魯魚亥豕,假如不借戲曲家們精心保存,遞嬗相傳(梅蘭芳、程硯秋收藏尤多),今日已難窺見了。試舉朱佐朝、朱?及張大復現存抄本如下:朱佐朝的有《瓔珞會》、《乾坤嘯》、《艷雲亭》、《後漁家樂傳奇》、《御雪豹》、《血影石傳奇》、《軒轅鏡》、《石麟鏡》、《五代榮》、《朝陽鳳》(一作朱?)、《吉慶圖》、《奪秋魁》、《雙和合》13種;朱?的有《未央天》、《十五貫》、《聚寶盆》、《新編龍鳳錢》、《秦樓月》、《翡翠園》、《錦衣歸》、《萬年觴》8種;張大復的有《醉菩提》、《重重喜》、《雙福壽》、《吉祥兆》、《金剛鳳》、《快活三》、《紫瓊瑤》、《釣魚船》、《如是觀》、《海潮音》、《讀書聲》11種。 《四集》於1957年10月付印,1958年12月出書。此集的輯印,沒有按原計畫進行,而專收元、明二代雜劇。除傳本較多的《元曲選》未列入外,計收雜劇總集 8種。其目為:《元刊雜劇三十種》元刊本;《古雜劇》,明王驥德編,明萬曆顧曲齋刊本(收雜劇20種);《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明趙琦美鈔校(收雜劇 242種);《古名家雜劇》,明陳與郊編,明萬曆刊本(收雜劇10種);《雜劇選》,明息機子編,明萬曆刊本(收雜劇11種);《陽春奏》,明黃正位編,明萬曆刊本(收雜劇 3種);《元明雜劇》,明萬曆繼志齋刊本(收雜劇4 種);《古今名劇合選》(《柳枝集》、《酹江集》),明孟稱舜編,明崇禎刊本(收雜劇56種)。值得注意的是顧曲齋刻的《古雜劇》、孟稱舜編的《柳枝》、《酹江》2集,聚各家所藏,才得配成全帙,足為此集增色。 鄭振鐸於1958年10月因飛機失事,不幸罹難,使《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工作暫時停頓。1961年由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承擔《叢刊》編輯任務,並由吳曉鈴主持其事。在進行《五集》以下資料採訪與選擬目錄的同時,先選印較易結集的《鼎峙春秋》、《勸善金科》等宮廷大戲,為第九集。1962年1月付印,1964年1月出版。十年內亂期間,《叢刊》的編纂工作,再度停頓。1982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主持下,重建《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繼續展開輯印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