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牆秧歌

雙牆秧歌,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傳統舞蹈,內蒙古自治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雙牆秧歌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一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雙牆秧歌是托克托縣地區土生土長的並以其誕生地命名的民間舞蹈形式,主要分布於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今雙河鎮雙牆村,已有300餘年歷史。清朝時,河口鎮是塞外聞名遐邇的水旱碼頭,商業經濟的繁榮推動了社火文化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雙牆秧歌。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無論其形成歷史、表演形式、藝術風格,以及感染力、社會影響力都不愧為民間的藝術瑰寶,現已成為托縣影響力最大的民間傳統社火活動。

歷史淵源

雙牆秧歌,是托縣河口地區土生土長的一種民間社火形式,以其誕生地命名,流行托縣地區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對土左旗、土右旗、和林縣、清水河縣、準格爾旗等周邊地區有較大影響,2007年被自治區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朝時,托縣的河口鎮是塞外聞名遐邇的水旱碼頭,商業、交通十分發達,經濟的繁榮,使這一民間社火形式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歷經數代民間藝人的探索和融匯,傳承至今。雙牆村,位於河口村東梁底真武廟壕口,由前牆、後牆兩村組成。當時托城、河口商社籌辦社日活動,每年正月十五鬧秧歌時,都要向各商號要人,有的商號沒有這種人才,有的商號自顧生意抽不出人來,於是,各商號就到附近村里僱人鬧秧歌。前牆、後牆村離縣城較近,且無業者居多,其中不乏民間文藝人才。久而久之,每年社日部分節目的演出,就由雙牆村的人負責主辦,為此雙牆秧歌就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誕生了,並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清末民初,是雙牆秧歌發展的鼎盛時期。日本侵略軍占領托縣後,雙牆村房舍被焚,居民離散,雙牆秧歌遭到滅頂之災。

基本內容

雙牆秧歌分為文秧歌和武秧歌,表演形式有“過街”演出和“打場子”演出。它把民間秧歌、民間小調、社火節目等組成文秧歌,把古典故事傳說、戲曲劇目、武打表演組成武秧歌,又把二者巧妙地組成雙牆秧歌。文秧歌的表演技藝突出一個“扭”字,經歷代藝人精心創造,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舞蹈藝術風格——“三腰兩圪截”,有《海蚌戲漁翁》、《拉花踢鼓》等50多個代表節目。武秧歌是將傳統戲劇中的武打場面套用於社火演出的“對打”節目,有《打焦贊》、《武松醉打蔣鬥神》等20多個代表節目。雙牆秧歌的音樂為“碼頭調”,伴奏樂器有鑼、鼓、鐃、笙和嗩吶。

基本特徵

雙牆秧歌唱詞簡單,自編自演,通俗易懂,生動形象,並且融入了當地的方言俗語,有一種自然的親近感。音樂採用碼頭調,汲取了蒙古曲兒、山曲兒等民間藝術特色,鑼、鼓、鐃、嗩吶伴奏;還吸取了晉、陝、冀民間藝術之營養,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得農民朋友的歡迎和喜愛。文武秧歌表演非常精彩,經過民間歷代老藝人加工提煉,形成了自成體系的藝術風格。
雙牆秧歌內容多是就地取材,唱詞有幾百首之多,內容大多反映倫理道德、男女愛情、下層人民生活,以及古代英雄人物;表演時往往將歷史、民俗、民間文化知識等嵌入其中。雙牆秧歌吸取了戲曲中的文唱武打等表演藝術,這是雙牆秧歌與一般民間文藝節目迥然不同的藝術特色,極具民間藝術價值。

瀕危狀況

建國後,幾經搶救,雙牆秧歌部分內容得以恢復,又經“文革”摧殘,加之老藝人相繼去世等原因,雙牆秧歌的原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傳承令人堪憂。雙牆秧歌表演一直處於自然發展狀態,主動參與的人逐漸減少。如今,雙牆秧歌亟待需要搶救和保護。

保護措施

近年來,托克托縣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把雙牆秧歌作為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點項目之一,成立專門機構,組織普查、整理和搶救,並且多次深入雙牆村組織民間老藝人、民間文藝愛好者,對雙牆秧歌的傳統節目進行恢復、排練,購置必要的道具,使這一民間藝術形式傳承發展,繼續煥發藝術風采。另外托克托縣政府舉行的《托克托文化》叢書發行儀式上,作為中國知名社火的雙牆秧歌被寫入該書,專辟一章。同時,政府還給予雙牆秧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岳培富、李英兩位老人一定的資金支持,大力支持非遺傳承人傳承和發展雙牆秧歌。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