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堰是慈谿22處堰壩中時代最早,保存基本完好的一處古水利工程。它是三北先民勤勞勇敢和智慧的結晶,是與大自然抗爭的一座歷史豐碑,解讀剖析雙河堰的歷史對慈余古代水利史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河堰
- 位置:慈谿
- 著名學者:余秋雨
- 歷史作用:抗洪
雙河堰,雙河堰歷史作用,
雙河堰
著名學者余秋雨故里——橋頭鎮有許多名勝古蹟,最有名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林湖越窯遺址,其次還有秋雨老宅、九十九間通天樓、雙河堰等等。
雙河堰,又名雙河塘,俗稱為漾塘,今為慈谿東河區與中河區的水位節制堰壩。堰壩呈南北走向,寬3.3——5.8米,全長960米,上連杜湖、白洋湖,下通鳴鶴、觀城以東內河;下經洋浦入海。
雙河堰歷史作用
昔時,如遇持續暴雨,上林湖之水泛溢,直淹慈谿鳴鶴等地,數萬畝農田一片汪洋,鄉村農舍浸泡於洪之中,百姓屢遭水患侵擾。慈余兩縣為使百姓免受水害之苦,共同創建了抗禦性水利工程——漾塘,把一條大河自南向北分隔成兩條河流。
唐景隆元年(公元707年),先人又創兩閘與漾塘,南曰雙河,北曰洋浦,雙河之名由此而得。水患扼制後,農業生產頻獲豐收,百姓安居樂業,喜笑顏開。清人葉鏗曾賦詩描述雙河的變遷:“一帶雙河闊,滔滔涌激湍。由來先蓄勢,從此挽狂瀾。高閣何時建,長虹落照殘。欲張文陳地,籍乎望詞壇。”雙河堰地處慈余兩縣水系交界處,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不僅是三北一帶的內河水上交通中樞,同時也是慈谿餘姚兩縣百姓用於運輸、節流、灌溉的重要水利工程。歲月變遷,世事滄桑,然而,歷代的先賢們對雙河堰的設施修繕都頗為重視。
清光緒三十二年,華僑吳錦堂先生情系桑梓,造福鄰里,出資重修雙河堰,在堰北部兩端駁石坎242米,石坎採用條石錯縫平砌,上鋪青石板,以作纖道。雙河堰的功能日臻完善,古老的堰壩繼續發揮著水利樞紐的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