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橋村(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陶辛鎮下轄村)

雙橋村(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陶辛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雙橋村是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陶辛鎮下轄行政村,由原馬橋和石橋合併而成,有自然村28個,34個村民組,現人口3735人,占地面積為6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橋村
  • 郵政區碼:241000
  • 電話區號:0553
  • 行政區劃代碼:340221102
  • 車牌代碼:皖B
  • 占地面積:6 km
  • 人口數量:0.37 萬
歷史沿革,自然資源,交通,經濟,獲得榮譽,地方特產,

歷史沿革

雙橋村於2013年由原馬橋和石橋合併而成,故起名雙橋村。
原屬於安徽省蕪湖縣,2019年9月,屬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

自然資源

占地面積為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05畝,外灘面積330餘畝,養殖水面為580畝。

交通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104省道、皖贛鐵路複線貫穿,區域內到達臨近的大眾城市的時間均在3小時左右。
因黃潭溝的阻隔造成石橋村和馬橋村村民隔河相望,交流不便,2019年4月,開始了設路通橋工程,並為此橋起名雙豐橋,雙豐橋延伸到石橋的路起名雙豐路,寓意兩岸人民雙豐收。

經濟

2011年,馬橋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突出發展青蝦特色產業,以"村集體+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形成以青蝦為主的雙季養殖、稻蝦種養、蝦蟹混養等養殖結構。全村青蝦養殖面積達2530畝,全年實現產值1800 萬元,農民人均生產青蝦收入已達9415 元。
從2017年開始試種子蓮,子蓮種植面積已達3120畝,從業人員有200餘人,加工廠3個,並成立專業合作社服務蓮農和大戶,畝產收入4000元以上,帶動了本村及周邊的農民就業近1500人,十多位70歲以上的老人因為剝蓮子有了收入。

獲得榮譽

2002年被評為省級生態村,2015年雙橋村進行了美好鄉村建設,更加提升了雙橋村的旅遊和居住性,同時,優越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為青蝦養殖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09年省農委將雙橋村確定為“新農村建設—青蝦特色產業示範村”。
2011年8月22日,國家農業部認定蕪湖蕪湖縣陶辛鎮馬橋村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青蝦)。
2019年9月27日,被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為美麗鄉村示範村。

地方特產

青蝦等特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