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帶鱸,Diploprion bifasciatum (Cuvier, 1828),鱸形目鮨科黃鱸屬的一種魚類。體延長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0-2.4倍。頭背部幾乎斜直;眶間區平坦。吻略鈍圓。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之下方;上下頜、齶骨及鋤骨均具齒。前鰓蓋後緣鋸齒狀。鰓耙數9-10+19-22。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80-88;縱列鱗數100-110。背鰭連續,硬棘部低,有硬棘VIII枚,軟條13-16;臀鰭硬棘II枚,軟條12-13;腹鰭腹位,末端伸達臀鰭前緣;胸鰭短於後頭部,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尾鰭圓形。體前半部淡黃色,後半部黃色,體側有兩條暗灰色寬橫帶,其中一條在頭部,另一條在體中部。除背鰭硬棘部暗色,腹鰭具黑緣外,各鰭為黃色。幼魚的背鰭第二及第三棘特別延長呈絲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帶黃鱸
- 拉丁學名:Diploprion bifasciatum (Cuvier, 1828)
- 別稱:雙帶鱸、皇帝魚、火燒腰、拆西仔、酸監仔、虱梅魚、涎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科:鮨科
- 屬:黃鱸屬
- 種:雙帶黃鱸
習性,分布,附記,
習性
生活於1~100米海域,白天多在礁沙混合區的交界處活動,成魚常躲藏於礁石陰暗面或洞穴中。泳速慢,常以頭部側偏的泳姿游泳。生性機警,受驚嚇時體表會分泌有毒的黑鱸素黏液來自衛。肉食性,以小魚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礁之洞穴或縫隙中,白天會在礁區外圍的砂泥地上活動。以魚及甲殼類為食。
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海域。
附記
雙帶鱸是小型魚類,體表能分泌具黑鱸素(grammistin)之粘性毒液,不可食,但具觀賞價值。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馬爾地夫至巴布紐幾內亞,北至日本,南至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