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14-21mm(帶尾鋏),7.5-11.5mm(不帶尾鋏)。體表幾乎無光澤,暗褐色或紅褐色,足多為褐紅色。頭部寬大,暗紅色,頭縫較深,額部具Y字形溝紋;複眼小而突出,其長度為眼後距的1/2;觸角較長,13節,11-12節黃色。前胸背板短寬,寬於頭部,近半圓形,前角尖,背面密布皺紋和刻點,前部具3條縱向短溝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刺異螋
- 目:革翅目
- 亞目:蠼螋亞目
- 科:球螋科
- 亞科:異螋亞科
- 屬:異螋屬
- 分布區域:湖南(湘西),湖北,台灣,四川,貴州,雲南
基本信息,地理分布,國內分布,國外分布,
基本信息
雙刺異螋:1841
拉丁目名:DERMAPTERA
中文目名:革翅目
拉丁亞目:FORFICULINA
中文亞目:蠼螋亞目
總科:球螋總科
superf:FORFICULOIDEA
中文科名:球螋科
拉丁科名:Forficulidae
中文亞科:異螋亞科
拉丁亞科:Allodahliinae
中文屬名:異螋屬
拉丁屬名:Allodahlia
拉丁種名:bispina
定名人:Bey-Bienko
年代:1959
中文名:雙刺異螋
模式產地:China: Yunnan.
國內分布:湖南(湘西),湖北,台灣,四川,貴州,雲南。
國外分布:緬甸,越南,不丹,錫金,印度尼西亞。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三十五卷 革翅目:301-302
形態描述
鞘翅側隆脊弧形,後緣近橫直,背面平闊,遍布小瘤凸;翅柄較短小,內側末端褐黃色。腹扁寬,兩側弧形,3-4節背片兩側各有1瘤突,末腹背板甚短寬,後緣弧形框線微向上翹,背面橫排4個瘤突,末亞腹板短寬,後緣圓弧形。
臀板短寬,後緣截形,兩後外角稍尖。尾鋏基部向外強烈彎擴,末端交叉,前部內緣各有1對應小齒。足稍細長。雄性陽莖基側突較寬,陽莖端刺細長。雌蟲尾鋏向後平伸,內緣接近。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
四川省
貴州省
上海市
國外分布
緬甸,越南,不丹,錫金,印度尼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