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分子螢光互補實驗

雙分子螢光互補(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分析技術,是由Hu等在2002年最先報導的一種直觀、快速地判斷目標蛋白在活細胞中的定位和相互作用的新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分子螢光互補實驗
  • 外文名: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 簡稱:BiFC
  • 核心技術:雙分子螢光互補分析技術
簡介,意義,

簡介

螢光蛋白在某些特定的位點切開,形成不發螢光的N和C端2個多肽,稱為N片段(N-fragment)和C片段(C-fragment)。這2個片段在細胞內共表達或體外混合時,不能自發地組裝成完整的螢光蛋白,在該螢光蛋白的激發光激發時不能產生螢光。但是,當這2個螢光蛋白的片段分別連線到1組有相互作用的目標蛋白上,在細胞內共表達或體外混合這2個融合蛋白時,由於目標蛋白質的相互作用,螢光蛋白的2個片段在空間上互相靠近互補,重新構建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螢光蛋白分子,並在該螢光蛋白的激發光激發下,發射螢光。簡言之,如果目標蛋白質之間有相互作用,則在激發光的激發下,產生該螢光蛋白的螢光。反之,若蛋白質之間沒有相互作用,則不能被激發產生螢光。
該技術巧妙地將螢光蛋白分子的兩個互補片段分別與目標蛋白融合表達,如果螢光蛋白活性恢復則表明兩目標蛋白發生了相互作用.其後發展出的多色螢光互補技術(multicolor BiFC),不僅能同時檢測到多種蛋白質複合體的形成,還能夠對不同蛋白質間產生相互作用的強弱進行比較。目前,該技術已用於轉錄因子,G蛋白βγ亞基的二聚體形式,不同蛋白質間產生相互作用強弱的比較以及蛋白質泛素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上。

意義

該方法利用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及其突變體的特性作為報告基因,將螢光蛋白分割成兩個不具有螢光活性的分子片段,再分別與目標蛋白連線。如果兩個目標蛋白因為有相互作用而靠近,就使得螢光蛋白的兩個分子片段在空間上相互靠近,重新形成活性的螢光基團而發出螢光。在螢光顯微鏡下,就能直接觀察到兩目標蛋白是否具有相互作用,並且在最接近活細胞生理狀態的條件下觀察到其相互作用發生的時間、位置、強弱、所形成蛋白質複合體的穩定性,以及細胞信號分子對其相互作用的影響等,這些信息對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有一定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