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子夏曰:“雖小道①,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②,是以君子不為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 注釋:小道:指某一方面的技能
  • 原文: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 譯文:即使是小技藝也一定有可取之處
作品注釋,作品譯文,

作品注釋

① 小道:指某一方面的技能,技藝,如古代所謂農,圃,醫,卜,樂,百工之類。
② 泥(ní):泥土;泥巴
泥:阻滯,不通,妨礙。

作品譯文

子夏說:“即使是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可取之處,但對遠大的事業恐怕就行不通了,所以君子不從事這些小技藝。”
孔子並非輕視具體的方法、知識和技能,相反,他本人也是多才多能的,他只是反對拘泥於此。首要的是心學,仁學。修習關於心的學問,持此以往,做到內自定而外應物,能夠轉物而不被外物所轉,能夠影響環境,而不被環境影響,並且能於其它學問觸類旁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星相占卜、醫農算數不假功用,都能以心印心,輕鬆習得。要知道一切學問都離不開心的印證,否則就是迷信理論、權威。然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很高的人格修養之上的,所以古時候的君子、成德之士往往書法、繪畫、詩歌、文章、兵法、治國都能通達。這並非窮年累月一一專工而成,都是建立在靈慧的心德上的,否則即便學全學遍,也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匠氣十足。典型的掉書袋,能夠列舉出種種知識,但就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學者最忌諱博雜無章,而章法全在心慧,心慧全在誠心悟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