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洛)陽

雒(洛)陽,中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都城。古稱雒邑。春秋亦稱成周。故址在今河南洛陽市東約15千米處。戰國時稱雒陽,以在雒水之陽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雒(洛)陽
  • 地理位置:今河南洛陽市東約15千米處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

歷史沿革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建都於此。城內有南宮、北宮。據顧野王《輿地誌》雲,“秦時已有南、北宮”。《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曾“置酒雒陽南宮”。《後漢書·光武帝紀》注引蔡質《漢典職儀》曰:“南宮至北宮,中央作大屋,復道,三道行,天子從中道,從官夾左右,十步一衛。兩宮相去七里。”南宮是皇帝受群臣朝賀和議政的地方,北宮為太后所居。雒陽城故址即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漢魏故城。據《續漢書·郡國志》注引《晉元康地道記》:“城內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俗稱“九六城”。

建築布局

雒陽城有十二門。東牆三門:北為上東門(魏晉改為建春門),中為中東門(魏晉改為東陽門),南為秏門(一作望京門,魏晉改為清明門,北魏改為青陽門);南牆四門:東頭為開陽門,次東為平門(一作平城門,魏晉改作平昌門),其西為宣陽門(一作小苑門),西頭為津門(魏晉改為津陽門);西牆三門:南為廣陽門(北魏改為西明門),中為雍門(魏晉改為西明門,北魏太和年間改建為西陽門,並將門址北移,正對東陽門),北為上西門(魏晉改為閶闔門);北牆二門:西為夏門(魏晉改大夏門),東為谷門(魏晉改為廣莫門)。
據考古實地調查,雒陽城東城垣殘長3 895米,西城垣殘長3 510米,北城垣殘長2 820米,南城垣已為洛水沖毀。整個城址成不規則長方形,與文獻中記載“九六城”基本相符。城內廣建台、觀、館、閣。在雒陽城南還修建了明堂、辟雍和靈台。明堂上圓下方,四面起土作塹,是天子祭祀祖先和上帝的地方。辟雍本為西周天子所設的太學,取其“四成周水,圜如璧”而名。東漢修建辟雍則為“行禮樂,宣德化”之地。靈台在明堂、辟雍之西,高六丈,方二十步,是觀察天象之處。今靈台遺址尚存,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觀察台遺址。此外,在雒陽城內外,還修建了不少苑囿和池沼,如上林苑、芳林苑、西苑、鴻德苑……濯龍池、靈芝池、御龍池等,供皇帝遊樂之處。關於東漢雒陽城內規模,班固《東都賦》有詳盡描述。東漢雒陽城內商業十分繁榮。王符《潛夫論》說雒陽城內“資末業者,什於農夫;虛偽游手,什於末業”。“舉俗舍本農,趨商賈,牛馬車輿,填塞道路,游手為巧,充盈都邑”。仲長統《昌言·理亂篇》說:當時雒陽“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琦賂寶貨,巨室不能容;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東漢末獻帝初平元年(190)董卓之亂,迫獻帝西遷長安,“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洛陽遭受戰火嚴重破壞,“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三國時魏改雒陽為洛陽,並建都於此。
曹魏在東漢洛陽基礎上重建都城,其規模未超過東漢。魏明帝曹叡仿效其祖曹操在鄴城西北築三台之例,在洛陽城西北角建金墉城。城北依邙山,地勢高亢,能俯瞰洛陽全城,成為洛陽城軍事堡壘。此後西晉、北魏孝文帝後均建都洛陽。北魏洛陽城是在漢魏故城基礎上加以改建的,主要改南北兩宮為單一宮城。據勘探,宮城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為偏西,是在東漢北宮基礎上興建的。
平面呈長方形,東西牆各長1 400米,南北牆各長660米。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在洛陽興建建外郭城,《洛陽伽藍記》記載:“京師(洛陽)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是指北魏洛陽城的外郭而言。東漢以來舊城成為北魏洛陽城內城,工商業區在內城以外,宮城以南,改變了《周禮·考工記》“面朝後市”傳統,為隋大興城、唐長安城和洛陽城開創了先例。漢魏洛陽城內商業十分繁榮。據西晉陸機《洛陽記》載,洛陽有三市:一在大城西,稱金市;一在建春門外二里谷水南,稱馬市;一在大城南,稱南市。三市都相當繁榮。北魏洛陽城有固定的商業區,據《洛陽伽藍記》載,城西出西陽門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陽大市”,城東青陽門外三里御道北有“洛陽小市”,主要交易農產品和牲畜之類;城南洛河之南有“四通市”,“天下難得之貨鹹悉在焉”。漢魏洛陽城不僅為當時政治、經濟中心,也是文化中心。
洛陽城東南建有最高學府太學,學生最多時達3萬多人。靈帝熹平四年(175)立石經於太學,稱《熹平石經》,為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魏正始中,又新立石經,稱“正始石經”,為儒生學經的標準本。洛陽城西二里的白馬寺,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為中國最早的佛寺,後人尊為“釋源”、“祖庭”。城南龍門石窟造像,更是佛教藝術的瑰寶。漢魏時洛陽還是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中國使者出使西域往往以洛陽為起點,西方商賈僧人來華,多以洛陽為終點。孝靜帝天平元年(534),東魏遷都鄴。
元象元年(538)洛陽再次在戰火中被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