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化與東邵疃村經濟社會變遷》是2007年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鐘霞。
基本介紹
- 書名:集體化與東邵疃村經濟社會變遷
- 作者:鐘霞 著
- ISBN:10位[7810936182]13位[9787810936187]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0-1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本文運用豐富的鄉村文書和田野訪談資料,完整地再現了集體化運動與華北地區一個小鄉村的關係。作者系統收集的當地碑刻、賬冊、票據、其他文書資料、政府相關檔案和大量實地訪談資料,為我們提供了客觀認識一個微觀村莊農民集體化生活原始樣態的最可靠的基礎。作者完全拋棄了以往研究或者由於文獻資料不足而最大化地以訪談資料代替,或者在敘述過程中不斷變換討論範圍,或者以預設的分析模式剪裁實際生活內容等等不正確的做法。通過作者的分析,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常樣本化的華北鄉村農民的生活圖景,看到了一個不加修飾的集體化與農民生活變遷關係的敘述。
全文運用豐富的鄉村文書和田野訪談資料,完整地再現了集體化運動與華北地區一個小鄉村的關係。通過作者分析,使讀者看到了一個非常樣本化的華北鄉村農民的生活圖景,一個不加修飾的集體化與農民生活變遷關係的敘述。
作者簡介
鐘霞,1976年生,廣西玉林人,2000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得學士學位,2000年至2003年繼而獲得歷史學碩士學位。2003至2006年在南京大學歷史系師從李良玉教授,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華東政法大學博士後。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中國當代史、中國法律史,先後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江蘇大學學報》、《黨史研究與教學》和《政法論叢》等刊物發表《張鳴岐與清末廣西近代化》、《蘇南土改中的農村公地問題》、《蘇南農村的抗美援朝運動》和《民國時期近似商標的判例——1929年“象牌”水泥商標侵權糾紛》等論文十餘篇。
目錄
總序
前言
一、選題緣起
二、當代農村問題研究的學術回顧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四、材料的使用與目的
1.村的檔案文書
2.口述資料
3.基層檔案館材料
4.問卷資料
第一章地理位置與行政沿革
一、地理狀況
二、行政沿革
第二章傳統的小農經濟社會
一、土地
1.數量與分布
2.占有與使用關係
二、僱傭關係
1.扎覓漢
2.做功夫
3.小放牛
三、作物與產量
四、農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章土地改革與社會組織
一、獻田、打惡霸
二、土改大複查
1.“老幹部交權,貧僱農當家”
2.“掃地出門”,開會砸人
3.“中間不變,兩頭砸爛”
三、土改前後鄉村的社會組織
1.祠堂
2.保長·莊長·閭長
3.黨·團·農會
第四章合作化運動
一、打通思想:整黨
二、回響號召:成立互助組
三、初級社:東社·西社
四、問題:退社思潮
五、高級社:燈塔四號
第五章合作化經濟
一、生產隊
二、包工包產
三、生產率
四、分配方法與水平
1.初級社階段的分配
2.高級社階段的分配
3.合作化時期的分配水平
第六章人民公社化運動
一、公共食堂
二、高旺莊煉鋼鐵
三、積肥運動
四、“五風”
五、饑荒與水腫病
六、“三級所有,隊為基礎”
第七章農業經濟
一、人口
二、土地
三、水利
四、農具
五、肥料
六、選種與耕種
1.小麥
2.玉米
3.地瓜
七、多種經營
1.養豬、家禽
2.種果樹和種桑養蠶
3.辦副業
第八章農民收入分配原則與方法
一、“國家、集體、個人”三者關係
二、分配製度
三、工分制度
四、預分與決分
五、農民的生活水平
第九章村組織
一、黨支部
二、大隊與小隊管委會
三、其他社會組織
第十章公社解體後東邵疃村的經濟與社會
一、分田單幹
二、土地占有與收成
三、目前的“均田”計畫
四、家庭副業
1.家庭養殖業
2.種大棚、蘋果
3.繡花、刮花生紅衣
4.進城打工
五、農民的生活與消費
1.農民的生活
2.蓋新房與嫁娶費用
3.教育消費
4.醫療消費
5.人情消費
六、村組織
結語60多年來東邵疃村經濟社會變遷的啟示
一、60多年來東邵疃村社會的政治變遷結果
二、東邵疃村經濟技術水平的分析
三、集體化解體後東邵疃村面臨的問題和出路
附錄博士論文札記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