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集外集拾遺
- 作者:魯迅
- 出版時間:1983年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懷舊
一九一九年
對於《新潮》一部分的意見
一九二四年
又是“古已有之”
通訊(致鄭孝觀)
一九二五年
詩歌之敵
關於《苦悶的象徵》
【備考】:給迅魯先生的一封信(王鑄)
聊答“……”
【備考】:偏見的經驗(柯柏森)
報《奇哉所謂……》
【備考】:奇哉!所謂魯迅先生的話(熊以謙)
《陶元慶氏西洋繪畫展覽會目錄》序
這是這么一個意思
【備考】:青年必讀書(趙雪陽)
《蘇俄的文藝論哉》前記
通訊(復高歌)
通訊(復呂蘊儒)
通訊(致向培良)
通訊(致孫伏園)
【備考】:並非《晨報》造謠《素昧》
一個“罪犯”的自述
啟事
【備考】:那幾個女學生真該死(蔭棠)
謠言的魔力(趙蔭棠)
鐵塔強姦案的來信(S.M.)
鐵塔強姦案中之最可恨者(唯亭)
我才知道
女校長的男女的夢
一九二六年
中山先生逝世後一周年
《何典》題記
《十二個》後記
《爭自由的波浪》小引
一九二七年
老調子已經唱完
《遊仙窟》序言
一九二九年
《近代木刻選集》(1)小引
《近代木刻選集》(1)附記
《路谷虹兒畫選》小引
哈謨生的幾句話
《近代木刻選集》(2)小引
《近代木刻選集》(2)附記
《比亞茲萊畫選》小引
一九三0年
《新俄畫選》小引
文藝的大眾化
《浮士德與城》後記
《靜靜的頓河》後記
《梅斐爾德木刻士敏土之圖》序言
一九三一年
《鐵流》編校後記
好東西歌
公民科歌
南京民謠
一九三二年
“言詞爭執”歌
幫忙文學與幫閒文學
今春的兩種感想
一九三三年
英譯本《短篇小說選集》自序
《不走正路的安得倫》小引
譯本高爾基《一月九日》小引
《解放了的堂·吉訶德》後記
《北平箋譜》序
上海所感
一九三四年
《引玉集》後記
一九三六年
《城與年》插圖小引
詩
一九0三年
自題小像
一九一二年
哀范君三章
一九三一年
贈鄔其山
無題二首(大江日夜向東流雨花台邊埋斷戟)
送增田涉君歸國
一九三二年
無題(血沃中原肥勁草)
偶成
贈蓬子
一·二八戰後作
教授雜詠
所聞
無題二首(故鄉黯黯鎖玄雲皓齒吳娃唱柳枝)
答客誚
一九三三年
贈畫師
題《吶喊》
悼楊銓
無題(禹域多飛將)
無題(一枝清采妥湘靈)
酉年秋偶成
一九三四年
聞謠戲作
戌年初夏偶作
秋夜偶成
一九三五年
亥年殘秋偶作
附錄
一九二六年
《未名叢刊》與《烏合叢書》廣告
一九二八年
《奔流》凡例五則
一九二九年
《藝苑朝華》廣告
一九三三年
《文藝連叢》
一九三五年
《譯文》終刊號前記
一九三六年
紹介《海上述林》上卷
作者簡介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蒐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國小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充實了世界文學的寶庫,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