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的資源和能力是競爭優勢的來源,集合式行銷作為一種中間組織形式構成了新的競爭單位,其競爭優勢來源於資源稟賦及對於資源的整合能力。一般地說,集合式行銷的通常表現形式為某個行業或有共同目標市場的相關獨立企業,通過中間組織,以一種鬆散的聯盟方式,進行市場整合,以達到規模化的貨源優勢或採購優勢。
優勢
集合式行銷的優勢在於:
1, 共享資源
作為一個單個的企業,通常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銷售網路,以保證產品暢通無阻的到達消費者手中。其中產品銷售的大多數利潤被用來維持龐大的銷售網路。而在集合式行銷的框架下,由於集合內的企業目標客戶有著類似的屬性,所以各個獨立的企業可以共享一套完整的銷售網路以降低銷售成本。
2, 資源整合
在社會化大生產已經成熟,隨著生產專業化的進程,單個的企業往往生產的產品比較單一。但作為採購方,往往需要很多類似行業的產品。譬如,一家生產發光二極體的企業雖然產品很優秀,但是他所供貨的往往是固定的幾家大量採購的企業。但是我們知道,單單一個發光二極體是不可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產品的。他的客戶有90%還需要採購電阻,電容等元器件。如果這些廠家通過集合式行銷整合資源,對採購商進行打包銷售,那么既擴大了集合內三個生產廠家的銷售數量,也方便了採購商。
3, 提高採購方的議價能力
由於集合內的企業集合了購買力,以聯合採購的形式進行統一進貨。類似與消費者自發組織的團購,由於數量的優勢增加了採購商的議價能力。使單個採購商享受大批量採購的價格。
需要指出的是,資源本身並不會產生經濟價值——它們必須被放置到一個具體的生產活動中,並得到有效利用,和其他資源進行有目的的整合。我們不難發現,作為獨立的不在集合環境中的個體企業,其競爭優勢是有限的,但作為各個個體的集合,其競爭優勢卻是顯著的,由此也帶來了群內個體企業的競爭優勢。集合中成員擁有的資源和集合的結構方式影響了集合的競爭優勢,在集合的結構中形成了資源整合的協同效應。正如碳元素的不同結構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物理屬性的鑽石和石墨。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與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傳播,在深度和廣度上把社會分工、市場需求以及企業組織發展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過去的企業產品生命周期長達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企業憑藉同一產品的大量生產所形成的規模經濟,就可獲得穩定的發展。隨著科技創新的發展,產品生命的周期越來越短。一些高科技產品更新的速度之快,甚至連準備大規模生產的時間都沒有。“靈活性”取代“穩定性”、以“快”制“大”是現代企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徵。速度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與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在當代給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中,集合式行銷的優勢通常是通過一些B2B的網站實現的。例如中國第一家以集合式行銷概念推出的九天數碼港(http://www.huo-yuan.com)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九天數碼港採購平台以眾多數碼行業的生產廠家為貨源集合,以各中小型數碼零售店為採購集合,充分利用集合力量,進行全國範圍內數碼產品的批發業務。在部分數碼產品中統一了中間供貨渠道,導致多家數碼代理商倒閉。但無論結果如何,九天數碼港的這次國內首次集合式行銷的嘗試的確值得我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