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關(古代貴陽通往四川的驛道必經之地)

雅關(古代貴陽通往四川的驛道必經之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雅關,俗名小關,原名鴉關、老鴉關,位於貴陽城北貴山左後側,為古代貴陽通往四川的驛道必經之地,也是貴陽北面門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雅關
  • 地理位置:貴陽城北貴山左後側
  • 別名:小關、鴉關、老鴉關
  • 文物級別貴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用途:古代貴陽通往四川的驛道必經之地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貴陽的地名中,有許多稱為“關”的地方,其中一種是關隘的意思,如:圖雲關、雅關、鳳凰關等,這些地名多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之所以冠以“關”,是指山路的兩峽處,位於古代交通要道上,歷代統治者派重兵把守。其中,雅關就是貴陽市現遺存最好的一處古關隘。
雅關,俗名小關,原名鴉關、老鴉關,位於貴陽城北貴山左後側,為古代貴陽通往四川的驛道必經之地,是貴陽北面的門戶。
雅關不知始於何時,但明初已有,素有“北門鎖鑰”之稱。現存雅關關門為石砌拱券洞門,上建城樓,兩側各有一段城牆與山崖相連。門洞進深7.2米、高4.9米、寬3.75米,門內外均嵌有“北門鎖鑰”楷書題刻,落款為貴州布政使黎培敬和貴州按察使林肇元,時間是同治辛未[即同治十年(1871年)]夏吉日。
雅關在明朝為貴陽“早春八景”之一,名“鴉關使節”。貴州儒學教授芒文縝有詩云:“皇華信使晨朝天,持酒餞別雅關前。紫荑芝草生滿地,鳥銜至此多經年。問君入奏緣底事,機密事未易人先。天顏有喜降恩澤,指日關下迎歸鞭。”
清朝關內原有居民數十家,開設棧房、飯鋪,行旅往來,頗為稱便。民國17年(1928年),修建川黔公路,貴陽以環城馬路為起點,經三橋、陽關直趨沙子哨,不再循驛道舊路,雅關由是冷落,僅存農戶十餘家。鴉關改名雅關是近幾十年的事。
1983年9月,貴陽市政府公布雅關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雅關
雅關舊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