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園村(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雅園村,是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的下轄村,面積1.8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雅園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
  • 面積:1.8 km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經濟,歷史文化,地方特產,社會事業,風景名勝,地方事件,

建制沿革

清末,雅園村屬東莞縣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濂平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篁村大終鄉;
1958年後,屬附城人民公社、篁村人民公社;
1983年,屬篁村區西平鄉;
1987年,屬東莞市篁村區西平管理區;
1993年,屬篁村區雅園管理區;
1999年,屬篁村區街道雅園行政村;
2003年4月,屬南城街道雅園社區。

行政區劃

本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南部,距街道辦事處8千米。地處四環路與莞長公路交界處,東四路、東六路、東七路、東八路及環城路貫穿其間。
清朝立村。相鄰有坡頭村、西平社區、水濂社區、蛤地社區該村位於丘陵地帶。相傳,村莊四圍高,村中地勢低,村坐西北向,常能看到夕陽西落和烏鴉站立枝頭的畫面,稱“烏鴉落陽”。因村附近板嶺一帶有一座松山,其山體形狀酷似鴨背,1962年便又取名“鴨形嶺”。1993年,鴨形嶺從西平管理區分離,命名為“雅園管理區”,後又改為“雅園村”。

人口民族

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南城話。
世居村民有張、吳、程等姓,以張姓為主。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張氏先祖由龍川獅子寨梅村遷東莞下山門村,清同治元年(1862年)再遷入龍旺阜,後轉遷至此地。清光緒元年(1875年),吳氏先祖由東莞樟木頭筋竹圍遷入1957年,程姓族人由五華新橋程屋村遷入。
2015年末,戶籍人口1260人,其中男性612人,女性648人;80歲以上32人,最年長者98歲(男)。外來暫住人口2363人。

經濟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木薯、花生、甘蔗等。1993年以後,雅園開通道路,建設工業廠房。到2002年,有廠房10萬平方米。2015年,村集體經營以出租物業為主,面積29萬平方米;有50多家企業,以電子產業、鞋材鞋料產業為主;年總收入2165萬元,純收入1030萬元。村民收入來源有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和個體經營收入等。

歷史文化

該村於1998年和2015年分別編修《張氏族譜》和《張宣公宗支振文公族譜》,制定雅園村民公約。村里每年清明和重陽節,有祭拜祖先的活動。
該村有東莞傳統建房風俗、賣懶習俗。其中賣懶(也叫“賣懶仔”)習俗,是指除夕傍晚在大街小巷裡有許多小孩子,每人手裡拿著一個熟雞蛋和支香,邊走邊念:“賣懶仔,賣懶兒,賣到廣州黃大姨。今晚一齊來賣懶,明朝清早做新年,做完新年食大桔,食完大桔賞你一個大銅錢”反覆多次念完後,回家把香插好,然後剝雞蛋吃,把蛋殼放在香下,寓意把懶賣掉了

地方特產

傳統節慶食品有蘿蔔粄、客家鵝和鹹狗猁。

社會事業

縣道東莞環城路穿過雅園。1965年通電,1991年通電話,1994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自來水、通網際網路。

風景名勝

雅園張氏祠堂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1936|年重修,兩進,硬山頂,灰塑船形脊樑,磚木結構正廳供人拜祭,側有兩廂房,頭門有“張氏宗祠”橫額,兩側有“曲江遺世澤;金鑒著家聲”對聯。民國時期曾作為私塾,20世紀50至60年代為供銷社使用。張氏宗祠內有保存完好的手工榨油木樁,陳列有救火用的竹製滅火槍和村民居住的青磚瓦房照片。2014年,被列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村內古井為清同治八年所建,井口呈方形,長2米、寬1.5米。內壁由麻石錯縫圍砌而成。井坪用水泥鋪砌。
廣東科技學院坐落於雅園村。村中有南城陽光第六國小,在校學生1920人,教職工96人。有村民活動中心2個,公園、文化廣場、籃球場、農家書屋和電子閱覽室各1個,農家書屋藏書7000冊。

地方事件

2007年12月,該村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為廣東省衛生村。
2009年9月,被廣東省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評為“六好”平安和諧社區。
2011年10月,被廣東省民政廳評為廣東省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試點村。
2015年12月,被廣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評為廣東省宜居社區(四星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