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中藥)

雄黃(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雄黃,中藥名。為硫化物類礦物雄黃族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分布於湖南、貴州等地。具有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之功效。常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雄黃
  • 別名:黃食石、石黃、黃石、雞冠石
  • 分布區域:湖南、貴州
  • 用量:O.05~O.1g;外用適量
  • 毒性:有毒
  • 貯藏:置乾燥處,密閉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礦物。

性味

辛味,性溫。

歸經

歸肝、大腸經。

功效

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

主治

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相關配伍

1、治蛇纏瘡及蛇、蜂蠆、蜈蚣、毒蟲、顛犬所傷:雄黃為末,醋調徐,仍用酒服。(《世醫得效方》)
2、治赤鼻:雄黃五錢(用透明成塊,無石,紅色者為佳),硫黃五錢,陳小粉(真正者)。共研細末,合一處,用乳汁調敷。(《攝生眾妙方》)
3、治破傷風:雄黃一錢,防風二錢,草烏一錢。上為細末,每服一字,溫酒調下。里和至愈可服,里不和不可服。(《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發表雄黃散)
4、治腹脅痞塊:雄黃一兩,白礬一兩。為末,麵糊調膏攤貼。(《本草綱目》引《集玄方》)

用法用量

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熏塗患處。

禁忌

內服宜慎;不可久用;孕婦禁用。

炮製

採集加工

採挖後,除去雜質。

炮製方法

雄黃粉:取雄黃照水飛法水飛,晾乾。

生長環境

產於湖南慈利、石門,貴州郎岱、思南。

藥材性狀:

為塊狀或粒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深紅色或橙紅色,條痕淡橘紅色,晶面有金剛石樣光澤。質脆,易碎,斷面具樹脂樣光澤。微有特異的臭氣,味淡。精礦粉為粉末狀或粉末集合體,質鬆脆,手捏即成粉,橙黃色,無光澤。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雄黃,乃治瘡防毒要藥也,而入肝經氣分,故肝風,肝氣,驚癇,痰涎,頭痛眩暈,暑瘧泄痢,積聚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為水。而方士乃煉治服餌,神異其說,被其毒者多矣。”
2.《本草經疏》:“雄黃,《本經》味苦平,氣寒有毒。《別錄》加甘、大溫,甄權言辛,大毒,察其功用,應是辛苦溫之藥,而甘寒則非也。其主寒熱,鼠瘺,惡瘡,疽痔,疥蟲,(匿蟲)瘡諸證,皆濕熱留滯肌肉所致,久則浸淫面生蟲,此藥苦辛,能燥濕殺蟲,故為瘡家要藥。其主鼻中息肉者,口(肺)氣結也;癖氣者,大腸積滯也,筋骨斷絕者,氣血不續也。辛能散結滯,溫能通行氣血,辛溫相合而殺蟲,故能搜剔百節中大風積聚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