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過留聲:中美人文交流的記憶》是一本能打動人的書,從人與人交往的故事入手,以小見大,反映中美關係的歷史和現實。既有大人物、名人,也有小人物、普通人的故事。全書中英文字對照,配有大量歷史人文圖片,文字簡約、圖片新穎,用敘事來表達主題,突出了中美人文交流的時代感、生活感和質感,可供對中美人文交流史感興趣的中外讀者閱讀參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雁過留聲:中美人文交流的記憶
- 作者: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1日
- 頁數:39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301213530, 9787301213537
- 外文名:Memories of China-US People-to-People Exchange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雁過留聲:中美人文交流的記憶》編輯推薦:中美兩國人文交流源遠流長,籍此中美兩國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建立並運行兩年之後,回顧兩國人文交流的點點滴滴,有著特殊的意義。讀過此書,一定會對今日的中美關係有一番新認識。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跨越太平洋的財富傳奇
“中國皇后號”的財富探險
血汗道釘
中餐館的幸運餅乾
AIG的上海往事
可口可樂重返中國路
“好孩子”的美國路
第二章 發現中國、發現美國
華盛頓紀念碑上的中國碑石
大清國首任外交使臣———美國人蒲安臣
梁啓超眼中的美國政制
杜威遭遇五四運動
埃德加·斯諾在延安發現的新世界
第三章 教育溝通心靈
容閎和他的西學東漸之路
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
協和,九十年不變情懷
梅貽琦與清華學堂
謝希德與復旦大學美研中心
“眼見為真”
一曲“戰歌”引發的爭論———蔡美兒與《虎媽戰歌》的故事
芝加哥孔院桃李開
第四章 美國人不是旁觀者
記錄歷史的老膠片
中國天空上的美國戰鷹
誰能相信不流血的勝利
國家若有記憶
迪克西來了
塵埃還未落定
第五章 中美人文交流的使者
傳教士·斡旋者·批判者:明恩溥在中國
連線中華文化和美利堅文化的人
胡適的美國韻事
他的心在中國———美國友人韓丁
第六章 在文學、音樂與藝術中感受共鳴
大地之女
玫瑰玫瑰我愛你
“拉二胡的那匹馬贏了,對不對?”
徐凍的《天書》與麥克阿瑟大獎
第七章體育的真諦
桌球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他的人生
冰上蝴蝶
中國巨人
作者簡介
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是根據教育部的指示於2011年10月在北京大學成立的研究基地。其背景是:2010年5月,在中美雙邊最高領導人的親自關心下,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該機制旨在從國家層面推動兩國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婦女和青年等領域交流與合作,以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友誼,夯實中美友好的社會基礎。該基地的成立是為了確保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健康、有序、持續發展,為機制發展提供有效的學術和智力支持。
基地依託北京大學深厚的人文底蘊,在學術研究、科研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推動中美兩國間的人文交流,為在民間層面增進互信與友誼,消除偏見與誤解,促進兩國關係健康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基地建設的長期目標是立足中美兩國文化傳統,展開跨文化跨學科研究,建成中美人文社科及科學研究交流的學術重鎮,同時著眼於中美兩國人民交流,開展多層次多維度對話,成為中美人文交流的一個重要平台。執行主任:賈慶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執行副主任:余萬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序言
賈慶國 教授
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又是一個春天!在這個萬木復甦、生命涌動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第三輪中關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作為第二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的成果之一,本書記敘了中關人文交流史上發生的一些故事,這裡面有以美國“皇后號”商船開啟中美兩國交往歷史為代表的經貿關係,有以徐繼畲為代表的近代中國人和以埃德加·斯諾為代表的美國人了解和認識對方的過程,有兩國教育交往中的名人軼事,有兩國並肩戰鬥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經歷,有傳教士、外交官試圖影響對方的努力,還有兩國文化體育明星在兩國交往中發揮的作用。本書希望通過這些故事,再現中美兩國人民交往的一些有意義的片斷,讓人們直接感受這個跨越歷史、跨越文化、跨越文明交流的進程。
自1784年美國皇后號商船起航赴華起,中美兩國已經走過了228年交往的路程。其間,兩國關係經歷了風風雨雨,波瀾起伏。這裡面有驚喜的發現,也有失望的認識;有利益和思想的交匯,也有訴求和觀念的衝突;有美好的回憶,也有痛楚的感受。
應該說,這是一個相當不對稱的關係。在兩國交往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衰落、美國崛起,中國落後、美國先進,中國虛弱、美國強大。雖然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就開始走向了復興的道路,但也只是到最近一些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崛起,中美關係才有了一些走向對稱的跡象。
中美關係這種不對稱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兩國關係中美國主動、中國被動的基本特徵,也就是說它決定了是美國商船而不是中國商船開啟了中美交往,決定了早年主要是中國學生赴美國求學而不是美國學生到中國求學,決定了是許多中國人推崇美國的制度而不是許多美國人推崇中國的制度,決定了是美國在中國辦協和醫院而不是中國在美國辦和諧醫院,決定了是美國軍隊來到中國與中國軍隊而不是中國軍隊去美國與美國軍隊並肩抗擊法西斯侵略者……
在兩國間文化和制度不同、關係不對稱性的基礎上演繹出來的兩國之間的互動使得兩國人對對方有著非常不同的、複雜的感受。在兩國不對稱交往的大部分歷史上,中國人對美國既推崇又怨恨,而美國人對中國則是既尊敬又蔑視。許多中國人推崇美國不僅因為美國有著先進的技術和富裕的生活,還因為美國有著法制、民主和自由。早在1848年,時任福建巡撫的徐繼畲花了大量心血編寫而成的《瀛環志略》中就這樣寫道:
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號位,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嘗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候之號,不循世及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應該說,對美國的這種推崇一直延續至今。
在推崇美國的同時,在許多中國人眼中,美國也是一個恃強凌弱的國家。在中國虛弱的時候,美國曾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強迫中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它是一個靠不住的國家,當中國面臨外部威脅請求美國幫助時,美國卻不止一次選擇袖手旁觀;它還是一個不甚顧及中國人民感受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後,美國曾拒不承認受中國人民擁戴的政府並介入台灣事務阻撓中國的統一;它還是一個霸道的國家,常常對中國的事務指手畫腳,好像中國不按照美國的意願行事就一事無成。
於是,在中國人看來,美國既是民主自由和國際公道的倡導者,又是傷害中國利益和感情的強權國家。中國革命之父孫中山先生對此深有感觸。在反覆求助於美國幫助中國革命失敗以後,他曾這樣感嘆道:“當我們開始發動革命,以推翻專制腐敗政府並在中國建立共和國時,就以美國為鼓舞者和榜樣。我們曾熱切希望能有一位美國的拉法葉特同我們一起為這一正義事業而戰鬥。然而,在我們為自由而奮鬥的這第十二個年頭,來到的不是拉斐特同拉法葉特(引文如此)而是一美國艦隊司令率領較他國更多的軍艦駛入我們領海,妄圖共同壓垮我們,以消滅中國的共和國。”
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同樣複雜和矛盾。在美國人眼裡,中國人既智慧勤奮值得尊敬,又愚昧落後難以救藥。美國學者哈羅德·艾薩克斯的一段話生動地描述了美國人對中國的態度:“我們對中國的概念包括近乎永恆的穩定和沒完沒了的混亂。我們對中國特質的了解包括聖人般的智慧和具有強烈迷信色彩的無知、無法預料的極端、哲理般的平靜和爆炸性的狂熱。我們對中國人的感情包括同情與排斥、父母般的慈愛與惱怒、愛慕與敵對、愛與接近於恨的恐懼。”
中美人文交流正是在這樣一個複雜的歷史背景下展開的,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不僅要跨越不同文明和制度的巨大鴻溝,還要超越不對稱關係帶來的困擾,實屬不易!然而,對利益的追求,對未知的探究,對友誼的渴望,對美好的嚮往,最終還是使兩國人民走到了一起!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只要有心,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包括文明的差異、文化的區隔、價值的區別、制度的樊籬、利益的衝突,能夠阻擋人與人之間平等和善意的交往。正是這種人與人之間私下平等和善意的交往使得中美兩國人民有可能逐漸了解和認識了對方,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越來越廣泛和深厚的聯繫,成為中美發展合作的基礎和動力。
時過境遷,今天的中關關係跟過去不同了。由於中國的改革和開放,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兩國交往日益密切,兩國間發展差距在縮小,價值差異在減少,兩國關係的不對稱性在減弱,兩國第一次有可能在平等和相互融合的基礎上建立新的關係。這一切為中美人文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開創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在兩國政府的積極支持和推動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中美人文交流將為兩國人民之間增進好感和信任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願這本小書加深我們對過去中美兩國人民交往歷史的記憶!祝第三次中美人文交流磋商機制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在編寫這本小書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許多單位和個人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包括教育部國際司、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北京大學出版社、教育部郝平副部長、教育部國際司楊軍司長、北京大學李岩松副校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王緝思院長、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夏紅衛部長等。袁明老師從題目到內容全程精心指導和參與,余萬里老師主持和協調本書的規劃、寫作、翻譯和出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曹丹妮、馮崢、何雙伶、黃宇藍、蔣翊民、李海濤、劉雙、呂孝展、娜迪亞、王夢影、楊向雲、楊郁、余歌、曾順、甄兆平同學參與了本書材料收集和起草,美國留學生柯岩通讀並校閱了英文稿。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的何興強、張帆副研究員參與了校對工作,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的陳瀅、賈默、李若曦、劉珏、駱靚靚、馬禕秀、萬鋒、王曉毅、辛美慶、薛穎、苑藝林參與了本書的翻譯,謝韜教授校閱了英文稿,北京大學出版社耿協峰老師參與了本書的出版,在此我們向他們和所有對本書的出版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表示深深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