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耍孩兒又稱咳咳腔,流行於山西省大同市及其周邊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雁北耍孩兒起源於山西原雁北地區的大同、懷仁和應縣一帶,是以金、元時代盛行的“般涉調·耍孩兒”曲調為基礎,並受其他戲曲音樂和民歌的影響發展起來的。雁北耍孩兒曲調古樸、婉約、豪放、細膩,充滿鄉土氣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優美動聽,悅耳感人。其演出形式純屬舞台表演,在唱、做、念、打綜合藝術中以舞見長,傳統唱腔在一齣戲里,基本上是將主曲(平曲子)多次重複演唱,屬單曲體的聯套形式,旋律委婉流暢,音質渾厚鏗鏘,便於抒發悲壯的感情。
2006年5月,雁北耍孩兒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4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雁北耍孩兒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
- 非遺級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申報地區:山西省大同市
- 非遺編號:Ⅳ-41
-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唱腔,曲調,樂器,表演,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關於耍孩兒劇種形成的民間傳說,專家的考證有較多的傳奇色彩和情趣性,具有代表性的說法有兩種:一說為:漢代王昭君出塞,目睹沿途淒涼景色,頓起思鄉之情,路經山西大同,夜宿琵琶小店,彈琴而歌,哭啞歌喉。當地百姓為紀念昭君,遂模仿昭君嘶啞歌喉及曲調演唱。因襲她的悲悽哭聲,輾轉流傳,便成為這種曲調。二說為:唐代時,唐明皇得一子終日啼哭不止,屢醫不治,下人請來一班藝人演唱小曲,皇子聽後破啼為笑,唐明皇大喜,賜此小曲名為耍孩兒。
據應縣北樓口關王廟戲台題壁記載:“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兒班到此一樂。”由此可見,耍孩兒的形成時間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時期。
耍孩兒戲最初流布于山西省北部大同、懷仁、應縣一帶,現今集中保存於山西省大同市。在產生的早期,耍孩兒戲的演員都是農民,農閒季節組織臨時班社進行演出,活動範圍較小。清代嘉慶、道光年間,這個劇種的班社曾遍布於桑乾河兩岸。光緒以後,隨著劇種的日漸成熟和發展,藝人的流動、活動區域逐年擴大,足跡所至南到榆次、陽泉;西迄寧武、神池;東達靈丘、廣靈;北向內蒙古的河套一帶延伸。鹹豐五年,雁北嚴重荒旱,大批農民“出口”謀生,耍孩兒戲亦隨之傳到內蒙古直至黃河河套。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耍孩兒戲有了較大的發展,有名望的耍孩兒藝人不斷湧現,至抗日戰爭前夕,在舞台上唱紅的耍孩兒藝人有:崔甫(水仙花)、張生銀(駱駝旦)、趙珍(蓋天紅)、辛致極(飛羅面)、高憲(三娃旦)等。聲望較大的班社有:大同的“開元班”、口泉的“旺盛班”、懷仁的“德勝班”、應縣的“永興班”、“天寶班”、“合益班”等。
解放後,耍孩兒更加活躍。1954年大仁縣組建了第一個專業耍孩兒劇團——工農劇團(後改稱大同市民間戲劇團)。在農村的業餘劇團中,演耍孩兒的劇團更是占各種地方劇種之首。
文化特徵
唱腔
耍孩兒戲的唱腔很有特色,它的傳統唱法是使用後嗓子,即聲音從喉嚨後部發出,這一點與佛教聲腔比較近似,這種發音法善於表現悲涼的場景。每句唱詞前習慣多用“咳腔”,“咳”在詞前——山西其他劇種的“咳腔”一般都在詞後,唯耍孩兒的“咳”多在詞前。第一句唱詞的咳腔有喚起聽眾興味之感,第二句唱詞前的咳腔,有承上啟下作用,既為上句補不足,也給下句做鋪墊。這種唱法在戲曲中頗為罕見,故又被稱為“咳咳腔”。處理唱詞常用褶褚手法,某些語詞可重複演唱,也是耍孩兒戲的一個特點。
曲調
耍孩兒的曲調屬套曲體系,主要唱腔為“平曲子”,其詞式與元、明詞曲“耍孩兒”十分相似。“平曲子”為一股八句,其中一、二、三、五、六、八句分別壓韻,四、七句兩句倒轍。這就是它“三節八句,四七倒轍”的固有特色。此外,耍孩兒又吸收了梆子戲的“介板”和“滾白”等板式,使板腔體中的形式和耍孩兒的唱曲混為一體,轉換自如,不露痕跡。
耍孩兒形成初期,其唱腔體制為單曲反覆,嚴守曲牌規律。至清末鼎盛時,又吸收了多種曲牌唱腔,從而更加豐富了耍孩兒的唱腔音樂,如說卜子、喜卜子、苦卜子、垛卜子、串子、梅花卜子、倒三板、梅花調、圪縐子等。
耍孩兒戲的伴奏曲,選用了大量的民間器樂曲,如:柳青娘、黃鶯亮翅等;嗩吶曲出隊和拜場等。
樂器
耍孩兒的樂器和在音樂的表現方面很具特色,其打擊樂主要有板鼓、大鑼、大鑔、小鑼、小鑔。耍孩兒的鑼鼓經,不只是配合動作和間奏過門,在唱“平曲子”的二句和三句時,開頭結尾都要加上鑼鑔。男角唱大鑼、大鑔,女角加唱小鑼、小鑔,所加的鑼鑔並不影響台詞效果。
文場的傳統弦樂器只有兩個板胡和一支“蘇梅”即大笛。大板胡殼子大,弓子和馬尾粗,拉起來僅靠兩根弦,使兩根弦同時發出聲音,形成自然和聲,演奏起來聲音洪亮,音量要比其他劇種大。雖然只有三件弦樂,演奏起來卻婉轉嘹亮,正好和嗓子發聲演唱融合一體,形成自己在音樂上的一個完整特點。武場的樂器有板鼓、面鼓、大鑼、大鑔、小鑼、小鑔等,但只有宮字鑼(俗稱馬鑼)延用固定音。此外,耍孩兒還有特殊的道具——“砌末”,即一桌一凳一簾,這種形式是其他劇種所沒有的。耍孩兒戲的表演非常活潑而且歌唱性、舞蹈性都很強,頗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其中有挖步功、馬鞭子功、扇子功等。最能反映出耍孩兒表演舞蹈性的曲目為《扇墳》,其中的小娘子身穿縞素孝衣,左手端紙燈,右手持摺扇,繞燈扇動,走“挖步”(兩腿併攏、腳脯點地、向後踢)前挪後腿,左右旋轉,有快有慢,變化多樣,實為其他劇種所罕見。花臉行的表演,比起其他劇種較為誇張,臉譜也獨具一格。如《扇墳》中的豬八戒,面部的上半部用油彩畫臉譜,下半部戴面具即立體豬嘴,兩隻大耳,不同於其他劇種用面具來體現豬八戒的形象。豬八戒身穿黑色寬袖袈裟,走路時或高抬腿、慢落腳、兩隻寬袖左右擺動,或曲肘歪頭碎步快走,其誇張程式與民間“地秧歌”相近。此外,丑角的表演也十分詼諧,極具特色。耍孩兒劇目雖然多為悲劇,但因為其中總有丑角妙趣橫生表演的重場戲,所以仍然使當地民眾看得興味十足。
表演
耍孩兒戲的表演非常活潑而且歌唱性、舞蹈性都很強,頗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其中有挖步功、馬鞭子功、扇子功等。最能反映出耍孩兒表演舞蹈性的曲目為《扇墳》,其中的小娘子身穿縞素孝衣,左手端紙燈,右手持摺扇,繞燈扇動,走“挖步”(兩腿併攏、腳脯點地、向後踢)前挪後腿,左右旋轉,有快有慢,變化多樣,實為其他劇種所罕見。花臉行的表演,比起其他劇種較為誇張,臉譜也獨具一格。如《扇墳》中的豬八戒,面部的上半部用油彩畫臉譜,下半部戴面具即立體豬嘴,兩隻大耳,不同於其他劇種用面具來體現豬八戒的形象。豬八戒身穿黑色寬袖袈裟,走路時或高抬腿、慢落腳、兩隻寬袖左右擺動,或曲肘歪頭碎步快走,其誇張程式與民間“地秧歌”相近。此外,丑角的表演也十分詼諧,極具特色。耍孩兒劇目雖然多為悲劇,但因為其中總有丑角妙趣橫生表演的重場戲,所以仍然使當地民眾看得興味十足。
代表劇目
耍孩兒有自己的傳統劇目,其中代表性的有《白馬關》、《七人賢》、《三孝牌》、《打佛堂》、《對聯珠》、《送京娘》、《金木魚》、《獅子洞》、《花園會》、《二龍山》、《趕腳》等四十多個。耍孩兒的腳色分紅、黑、生、旦、醜五行,表演上大量吸收民間舞蹈動作,更接近於生活,處處洋溢著鄉土氣息。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耍孩兒”中“小寡婦哭墳”的設計,所唱“二月引錢龍”民歌選自雁北農曆二月二求雨的民俗,充滿了民間生活的鄉土氣息。還有《扇墳》中娘子戴的“麻冠”來自雁北白事中的“孝帽”。大同耍孩兒團所排《琵琶聲聲》(2007)、《唐明皇與耍孩兒》(2006)等戲曲都是以本地區的歷史傳說為模型,改編而成的歷史大戲。從當地戲曲劇目中也可以折射出強烈的民俗文化訴求,比如對傳統美德的頌揚、對伸張正義的渴望、對因果報應的篤信不疑、對宿命論的認同、對貪官污吏及其貪贓枉法行為的口誅筆伐等等,體現了民間百姓的愛恨情仇,是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在傳統戲曲中的生動表現。
傳承人物
薛瑞紅,藝名“小小飛羅面”,女,漢族,1966年5月生,山西省懷仁縣人。2006年5月,雁北耍孩兒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戲劇類,項目編號IV-41。2008年2月,薛瑞紅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薛瑞紅為國家一級演員。出身梨園世家,父親薛國治,藝名“小飛羅面”,著名耍孩表演藝術家,師從“飛羅面”辛致極。薛瑞紅從小受父母的藝術薰陶,1979年考入大同市藝術學校耍孩兒班,主攻小旦、花旦兼青衣;1982年畢業,入大同市耍孩兒劇團參加工作。
王斌祥,男,漢族,1962年6月生,祖籍山西省應縣,現居山西省大同市。2008年2月,王斌祥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大同市申報。王斌祥為國家一級演員。1979年他考入大同市藝術學校“耍孩兒班”,師承耍孩兒演員辛致極、高憲、薛治國、孫有等。1982年畢業,入大同市耍孩兒團工作。
保護措施
1978年,大同市藝術學校招收了耍孩兒班,1982年在大同市藝術學校耍孩兒班師生的基礎上成立了大同市耍孩兒劇團。2003年大同市文化藝術學校也開辦了耍孩兒班,為保護地方劇種的傳承培養了接班人,為保護髮展地方劇種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為了更好的傳承、保護和發展耍孩兒藝術,大同市耍孩兒劇種傳習中心和大同市文化藝術學校再次聯合招收耍孩兒學員18名。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大同市耍孩劇種傳習中心獲得雁北耍孩兒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7年8月3日—5日,大同市耍孩劇種傳習中心在大同縣倍加造村進行了為期3天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雁北耍孩”公益性宣傳演出。
2017年8月19日,大同市耍孩兒劇種研習中心在古城關帝廟景區古戲台表演劇目《楊府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