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兒呵,永不銜一片紅葉再飛來!

雁兒呵,永不銜一片紅葉再飛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雁兒呵,永不銜一片紅葉再飛來!
  • 作者石評梅
  • 詩體新詩
  • 出處:《京報副刊·婦女周刊》
詩歌原文,詩歌注釋,創作背景,詩歌鑑賞,作者簡介,

詩歌原文

雁兒呵,永不銜一片紅葉再飛來!
秋深了,
我倚①著門兒盼望,
盼望天空,
有雁兒銜一片紅葉飛來!//②
黃昏了,
我點起燈來等待,
等待檐前,
有雁兒銜一片紅葉飛來!//
夜靜了,
我對著白菊默想,
默想月下,
有雁兒銜一片紅葉飛來!//
已經秋深,
盼黃昏又到夜靜;
今年呵!
為什麼雁影紅葉都這般消沉!//
今年雁兒未銜紅葉來,
為了遍山紅葉莫人采!
遍山紅葉莫人采,
雁兒呵,永不銜一片紅葉再飛來!

詩歌注釋

① 倚(yǐ):靠。
② 符號“//”代表詩歌分節。

創作背景

這首詩所寫的對於“一片紅葉”的思念乃是女詩人親身經歷的一段往事。
高君宇高君宇
石評梅在“北京女高師”剛畢業的那年,在反軍閥的學潮中結識一位青年叫高君宇。他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共產黨人之一,曾受孫中山派遣去蘇聯,也曾做過周恩來鄧穎超的熱誠的“紅娘”。石評梅對高君宇的才志早有所聞,而高君宇對石評梅的才情也早有所知,兩人初見即互有好感。一天夜晚,石評梅突然接到一封信,拆開時只見一張白紙,白紙中夾著一片紅葉,紅葉上寫著兩行字:“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這是高君宇的求愛信物,石評梅心情萬分激動。可是,她卻強行抑制激情,提筆蘸墨在紅葉的反面偏偏寫上了“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一行文字,然後仍用原來的那張白紙包好,寄還給高君宇。原來石評梅在讀書期間曾受過某君的感情欺騙,少女的心已被碰碎,決心過著超然冷絕的生活,故這次才忍痛拒絕了高君宇的求愛。可高君宇卻一直愛著她。由於為革命奔波,疲勞過度,愛情碰壁,痛苦萬分,高君宇終於病倒了。石評梅聞訊趕來,儘管用心護理,親口應允婚事,但已遲了,高君宇逝於協和醫院,年方二十九。此時,石評梅悔恨交加,悲痛欲絕,在替逝者整理箱內信件時,又忽然發現了那片紅葉。“紅葉去了又來了,但是他呢?是永遠不能回來,只剩了這片遺恨千古的紅葉了!但我將終生盼他回來!”她避開了許多求愛者的目光,獨身守著她已逝的情人。
這就是本詩“雁兒,永不銜一片紅葉再飛來”的內在意蘊和全部真情。

詩歌鑑賞

詩中的紅葉實際上已成了熱烈的愛情的象徵,已成了可企而不可及的永恆追求的化身,詩人在虛幻的期待中苦苦追求著與情人靈魂的結合,這是何等的淒楚!
石評梅在高君宇墓前石評梅在高君宇墓前
石評梅的這種刻骨銘心的哀情表現在詩中,既無痛心疾首的呼叫,也非淒風苦雨的傾訴,而是通過秋深倚門盼望、黃昏點燈等待、夜靜對菊默想這三組生活畫面的刻畫來表現詩人深情的思念,形象具體而又含蓄深沉。詩中的“雁兒”是能給望眼欲穿的情人帶信的,古代有“鴻雁傳書”之說。可是沒人采紅葉了,鴻雁豈能替陰陽兩界的情人傳情?紅葉是象徵,白菊又何嘗不是石評梅的心靈品格的化身?甚至時間(秋深、黃昏、夜靜)、地點(門口、燈下、菊旁)、外形動作(倚門盼望、坐著等待)與內心活動(默想、猜疑)等描寫,都帶有某種象徵意味。全詩雖不著“愁苦”二字,然而通過具有象徵意味的意境的描繪,可以說使讀者領會到全詩字字懷念已逝情人的斷腸之情。
石評梅在高君宇墓前石碑上刻的碑文石評梅在高君宇墓前石碑上刻的碑文
詩人是用自己的血與淚寫就此篇。她生前還寫過不少這樣的動人詩章,“直到滴不出血、流不出淚的時候”,她才會與高君宇相會於地下,並葬於一處,在北京陶然亭的青松紅楓之中矗立起了兩座白色的墓碑。

作者簡介

石評梅(1902~1928),原名石汝璧,山西平定人。1919年就讀於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體育科。1921年起發表詩歌、劇本。1923年任北京師大附中教員及女子部主任。後相繼在春明女子學校、若瑟女子學校、女子師範大學等校任教。1924年轉向散文創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