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隴縣社火歷史悠久,作為古代隴州先民圖騰崇拜、祈天求福的一種傳統民俗禮儀活動。兩千餘年繁衍不衰,傳承至今,以其內容豐富,素有民間藝術瑰寶和“東方的狂歡節”之稱,隴縣社火游演被譽為“黃土地上的狂歡節”。
陝西隴縣古稱
隴州。因地處隴
山東坂而得名,
北魏時期在縣內設東秦州,
西魏改為隴州,1913 年改為隴縣。隴縣每年
春節期間,各鄉村、工廠和國家企事業單位都要裝扮社火,農曆正月初二開始,走鄉串戶,過街入巷,向人們進行拜年迎春祝賀游演。
正月十五元宵節,集中在縣城游演,扮裝團隊多達二百餘個,游演者達四五千之多,數萬民眾到縣城觀看,大街小巷,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轟鳴,彩旗飄揚,絢麗多姿,成為一大景觀。據有關專家考證,隴縣社火是中國保留較為完整的原生態傳統文化歷史遺存。
陝西渭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孕育了古老的民族文化,在這片黃天厚土的八百里平原上,至今還流傳著光彩照人、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藝術形式。在人類的進化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水而居,渭河流域“社火”文化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火”亦稱“
射虎”,是中國西北地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也是指在祭祀或節日裡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具有紅火、熱鬧之意。也由於隴縣地處西部山區,地形變化較大,像
高蹺、馬社火等適合在坡度較大的地方表演,而像高芯、挈社火、抬社火這一類裝扮複雜的社火,就需要在坡度相對較小的地方進行。正是因為隴縣的山地坡度變化大,所以才存留了種類繁多的社火樣式。
隴州社火由來已久,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約有2000餘年的歷史,發展於隋唐,盛於宋、明、清時代。復興於中國成立之後,是隴州民間藝術的一絕,更是中國民俗文化的瑰寶。據隴州舊志載,早在秦漢時隴州民間就有“百戲”游演活動。公元前209年,古隴州人根據黃公伏白虎事編演“角牴戲”《東海黃公》。公元前81年,漢昭帝始元年至十三年,隴州有“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詭狀異形,以穢縵為歡樂,內外共觀,獸不相避”的記載。明清時期,隴州各古廟會戲唱斗台,隴縣各家社火晝夜不絕,隨場變演,已形成賽社火的風俗。
形式種類
隴縣社火形式多樣。有重現古戰場的馬社火,粗獷剽悍的背社火(挈社火),血腥恐怖的“血社火”,雙腳踩蹬、玄妙精彩的高芯社火;多伴有威武雄壯的鑼鼓隊、傳神誇張的社火臉譜及意趣橫生的鞦韆、蹺板,形式多樣的舞獅舞龍、跑旱船社火表演,傳神誇張的疙瘩臉譜社火等。隴縣社火因形式曲雅新穎,藝術種類繁多,已發展成有固定臉譜、
服飾、道具和表演時間,深受隴縣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眾性的民間藝術娛樂活動。
隴縣社火的種類:有
馬社火、
背社火、
抬社火、高芯、
高蹺、車社火、
鞦韆、蹺板、舞獅舞龍、
耍大頭、古參軍、
竹馬、
旱船、
刀舞、
棍舞、
秧歌舞、
腰鼓舞等二十多個種類。隴州社火的表演形式,除高蹺、步社火配唱曲調兼表演外,其它絕大多數是造型藝術。表演內容多取材於神話、歷史演義、民間傳說故事,也有求吉慶,頌政通人和,宣傳社會發展等內容。
馬社火 :是騎騾座馬的社火,馬背騎有社火角色,每個角色裝有頭盔、衣著、臉飾、道具等齊全精悍的巧妙裝飾。這種社火給人一種驅妖迎春,賽福比美和打仗行軍的威武神奇的感覺,它最富有傳統性和廣泛性,清至民國期間,馬社火特別盛行。由於機械化程度提高,騾馬飼養減少,馬社火僅在半山區村還有遺存。大部分鄉村已被拖拉機、汽車社火取而代之了。
背社火 :當地稱挈社火,表演時由一身體強壯的小火化裝成故事人事,將背架綁於肩,讓十歲左右的兒童扮成同一故事中的人物利於所背芯子之上,即形成一組背社火。它最大的特點是把大人背小孩這一習慣動作演變為民間藝術形式,保留了古樸稚拙的風格,據專家介紹,在中國各地社火中,背社火隴縣一家獨有。
高芯社火 :隴州民間流傳的集體表演藝術,用鋼筋做成高達 5 至 7 米的轉動或固定鐵芯等造型支架鐵芯上由兒童裝扮角色,凌空表演,
千姿百態,玄妙無比。其特點就是給人以驚險、
玄妙、
優美、健康之感,它能引人入勝,百看不厭。
步社火:由於農村耕作的機械化程度加強,已經很少有農民在家中養馬用於犁地等耕作用途,所以每逢
春節村里扮演社火都已很難找到足夠的馬匹用來騎乘表演,騎馬游村走戶只能換作步行。
主要特點
社火藝術有其廣泛的民眾參與性,它表現規模大,氣氛熱烈,表演集中,是一種綜合性的廣場表演藝術,這種表演藝術是其它藝術表演無可比擬的。其特點:一是社火活動始終貫穿著祀神的宗旨;二是社火活動由廣泛的民眾參與性;三是耍社火是民眾精神凝聚力的具體體現;四是社火節目豐富風格獨特;五是社火陣容的龐大可包攬一切。
隴縣歷史悠久,景觀別致。在悠久而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下,孕育了古老燦爛的民間文化藝術--社火。冠有民間社火指向的隴州社火,以規模宏大、形式多樣等特點,深深地烙刻在民眾心中,它不但傳承了民俗民情,釋放著泥土氣息,更以其自娛性的強大生命力而豐富著當地民眾的文化生活,是隴州民間藝術的一絕。而馬社火,是隴州最普遍、規模最大的社火。
各類社火表演隊前,均有“黑虎靈官”開道。各類社火表演隊的鑼鼓隊陣容龐大、節奏激烈。傳神誇張的隴州社火,以其臉譜形成主要特色。
傳神誇張的隴州社火臉譜
社火純屬啞劇表演形式。它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長時間的類似舞蹈雕塑造型的表演,觀眾只是從社火所扮人物所繪畫的
臉譜上讀懂內容,這就要求臉譜設計有譜可依。隴州
民間藝人根據對所扮角色的理解進行細緻大膽的創作。在突出人物的容貌特徵方面刻畫十分細緻、具體、直觀,不僅勾勒人物眉眼口鼻,還要勾出符合此人物身份、性格的特殊標誌。如關羽左頰上的 “ 七星痣” ,楊七郎額上的虎形,
典韋額上的雙 等等。從繪畫、設色、章法、布局都有固定的程式,形成鮮明藝術特色,民間藝人大膽構思,利用色彩圖案、線條穿插變化,產生綺麗的藝術效果,給人一種原始清晰之感。
發展前景
隴州(今隴縣),是一個地處陝西省省最西端的山區大縣。自古以來,就以“隴州社火”而聞名天下。新中國成立後,隴州社火表演更是空前,隴縣200多個行政村共有“社火會”300餘家。規模越來越大,內容更豐富多彩,表演技藝更加精湛感人,而且一直保留著古樸原始的裝扮形式。
隴縣人有 “ 小初一、大十五 ” 的習慣稱法。隴縣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所舉辦的“隴州社火游演大賽”,使各鄉村的社火表演隊伍規模越來越大,內容上越來越豐富,也增加了宣傳農村
產業結構調整,科技
興縣等發展農村經濟的生產生活內容。通過耍社火,看社火來訴說一年的豐收喜悅,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2001年,隴縣挈社火參加了“德國文化節”;在2003年舉辦的“中國首屆社火藝術節”上,該縣被中國民間藝術協會授予“中國社火文化之鄉”稱號,這也是中國首家榮獲該項殊榮的市縣。2003年被陝西省命名為“民間社火之鄉”,2007年被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隴州社火游演被譽為“黃土地上的狂歡節”。2013年被授予“中國民間社火藝術之鄉”,隴縣地台社火榮獲中國民間藝術山花獎和民俗禮儀表演金獎”。
據統計,隴縣每年參與、表演社火的人最少要達到10多萬人,占據隴縣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隴縣200多個行政村共有“社火會”300餘家。廣大民眾對社火的熱衷程度比任何活動都高,基礎非常厚實,許多鄉村的至今還保留著清代的社火道具和表演風格,這是中國任何縣域無法比擬的。
在隴縣黨政部門重視下,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辦”隴州社火游演大賽“,傳承發展了民間藝術,激發了城鄉民眾齊奔小康的精神士氣。人民民眾求發展,增團結,促進和諧的社會局面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