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川書院

隴川書院

隴川書院位於甘肅省秦安縣,由清乾隆初知縣牛運震創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隴川書院
  • 始見於:清乾隆初
  • 建築人牛運震
  • 位置:甘肅省秦安縣
歷史沿革,清史稿記載,書院建造過程(史書記載),

歷史沿革

隴川書院位於甘肅省秦安縣,由清乾隆初知縣牛運震創建。牛在任時曾借館署讀書課士7年。邑中好學諸生,聆其旨說。乾隆十年(1745)離任時,懼諸生散廢而曠業,於縣署東購侯郎中故宅,增修齋舍以處之,題額“隴川書院”,並撰《隴川書院記》記其事。十三年署縣胡奠域嫌其隘,移建於學署東,改名“雞川”。二十六年署縣冷文煒修葺,又名“龍川”。五十一年知縣董秉純再改名“春雨”。嘉慶二十三年(1818)知縣陳伊言因堂宇將圮,諭邑人重修,題額“景權書院”。同治初,因戰亂廢。知縣程履豐、黃政勤先後捐資重建。光緒三十一年(1905)知縣杜翝改建為縣高等國小堂。
隴川書院

清史稿記載

牛運震,字階平,山東滋陽人。雍正十一年進士。乾隆元年,召試博學鴻詞,不遇。尋授甘肅秦安知縣,開九渠,溉田萬畝。縣北玉锺峽山崩塞河,水溢為災。運震率丁夫開濬,凡四日夜,水退。緣山步行,以錢米給災戶。縣聚曰西固,去治二百餘里,輸糧苦運艱,多積逋。運震許以銀代納,民便之。先是巡檢某誣馬得才兄弟五人為盜,前令弗察,得才自刎死。其兄馬都上控,令又誘而斃之獄。其三人者將解府,運震鞫得其情,昭雪之。又清水縣某令冤武生杜其陶父子謀殺罪,上官檄運震覆治,驗死者得自刎狀,以移屍罪其陶而釋其子。他訟獄多所平反。
官秦安八年,惠農通商。暇則行視郊野,鑄農具,教民耕耨。稱貸販褐戶,不求其息。設隴川書院,日與諸生講習,民始向學。兼攝徽縣,又攝兩當縣,?舍於三縣之中,曰大門鎮,以聽訟。徽縣多虎,募壯士殺虎二十六,道始通。調平番,值縣境五道峴告饉,捐粟二百石以賑,民感之。人輸一錢,製衣銘德,運震受衣返幣。固原兵變四掠,督撫皆至涼州,檄召運震問方略。運震請勿以兵往,但屯城外為聲援,令城內捋出亂者。游擊某執三百餘人,眾洶懼,運震請釋無辜,入城慰喻。斬三人,監候四人,餘予杖徒有差,反側遂安。有忌者摭前受萬民衣事,劾免官。貧不能歸,留主皋蘭書院,教學得士心。及歸,有走千里送至灞橋者。

書院建造過程(史書記載)

秦安書院最初是由民間士紳倡辦的私學,後來則成為各級官吏主辦的官學。中國最早的書院是唐代元和年間由衡州人李寬創辦的石鼓書院,而最有名氣的是白麓書院、南溪書院、嶽麓書院、東林書院等。天水的書院出現得較晚,據《天水市志》記載,“金皇統四年(1144年),清水縣令李寶謫在縣城西關創立曲江書院,這是天水見於史載最早的書院。”但明末清初,甘肅的書院被全部廢止。 清代初年, 朝廷開始大力提倡興辦書院。據《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皇帝親諭“書院設,於士習文風,有補益而無流弊,乃朕之所厚望也”。由於雍正皇帝詔諭各省創辦書院, 各地創辦書院之風開始盛行。清代甘肅最早設立的書院是正業書院, 而雍正十三年(1735年)蘭山書院的創辦則成為各府、廳、州、縣興辦書院的楷模。 自此以後,興辦書院成為各級地方官吏振興一地文教事業,培養人才的一項重要職責 。
秦安縣最早的書院是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由時任秦安知縣的山東兗州府滋陽縣人牛運震“冒三難以成三易”創辦的隴川書院。道光《秦安縣誌》卷三,,牛運震“隴川書院記”中明確記述了這事,“乾隆十年春,余以量移去秦,大懼,諸生散廢而成業曠,念百工不可亡肆,因於縣署之東偏,買侯郎中故宅,增修齋舍以處之, 榜曰隴川書院,蓋以志吾教於秦安也”。隴川書院的具體位置就在當時縣衙以東的原明代兵部郎中侯一元故居,也就是今天秦安縣財政局所在地。隴川書院的規模不大,占地僅1畝左右,牛運震自紀“士將以此書院一畝之宮,俾諸生愾念依徊,勿忘其可邪!”講堂懸有牛運震親題的“敬業樂群”匾額,門上書寫有“隴川書院”四字,牛運震又“刊碑以記其事”,即“隴川書院記碑”。由於牛運震的首創之功,秦安民眾專門在其講學處設立了“真谷先生講學處”碑,表示紀念。此碑現立於秦安縣泰山廟內。乾隆十三年(1748年),湖北荊門人胡奠域任秦安知縣時,因“嫌其隘,還鬻(yu,撫養)之民益”,對書院進行了移建。這次移建實際上是重新修建,規模很大,主要由胡奠域“捐俸,倡邑人買儒學東民地”進行修建,具體位置在今秦安四小院內。建成後,書院規模初具,有“正廳三楹,左右齋舍各三楹,後講堂及齋舍亦如之,前為屏門、大門,門有東、西室”。 書院移建後,胡奠域令人將原知縣牛運震所立“隴川書院記碑”和所題“敬業樂群”的講堂匾額,移置到新建的書院內,又親題書院名為“雞川書院”,原牛運震創建的隴川書院被廢棄。乾隆十三年(1748年)夏,原翰林院檢討、翰林院庶吉士蔣允焄任秦安知縣後,又對雞川書院進行了增修,秦安知縣蔣允焄乾隆十八年(1751年)立, 現嵌立於秦安縣泰山廟東嶽大殿西屏牆內的 “蓬萊閣記碑”,記載。“故有書院,(蔣允焄)爰為增修齋舍”。此後,書院雖數經修繕、更名,但院址一直未變。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縣冷文煒對書院修補後,更名為“龍山書院”,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前後,知縣申寧吉又對龍山書院房舍破舊的地方進行了維修。後來,由於“上官臨蒞,署縣某署為行台,撤舊榜又加修飾焉”,龍山書院被改為“行台”,書院至此停辦。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春董秉純任秦安知縣時,又重新改“行台”為書院,題書院名為“春雨書院”。又過了30餘年,到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五月時,春雨書院“堂宇將圯”, “頹敝已極”。據楊燾“景權書院記碑”記載,。時任秦安知縣陳伊言“亟解橐,並孚號於邑之好義者,共得若千金”,對春雨書院進行了大規模的重修、擴建,“增建廳、左右橫舍四間,築小院而屏其北,以屬於後,改建後齋舍共十二間,又建講堂、夾室兩間”。使書院的建築規模進一步擴大,成為秦安士子深造學業,謀取功名的主要場所。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四月陳伊言“勸喻邑人重修”春雨書院完成後,又改書院名為“景權書院”, 另據宣統《甘肅新通志》記載 ,同治初年,景權書院因戰亂頻仍衰敗不堪,知縣程履豐捐資重修。光緒十二年(1885年),知縣黃政勤任用鄧銘堂為督辦,捐資重修景權書院。鄧銘堂修建書院“工堅費省”,獲得“公正無雙”的讚譽。從乾隆十年(1745年)春牛運震創辦隴川書院,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秦安縣知縣杜 遵照“癸卯學制”將景權書院改為縣立高等國小堂,先後共歷時160年,書院五易其名,大的修建多達7次,成為秦安當時“賴以養士”的主要場所。
清代秦安的書院經費來源主要是劃撥或捐贈書院的學田、荒地、店房、典鋪和醵銀出租後每年徵收的租息、租糧,以及官府的資助等。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以前,書院每年收取學田62畝、縣城南門舊月城店房27間、南街中和典房20間、節年開墾荒地841畝等出租後的租息共186貫540文,夏秋租糧1682.46升。另外,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春,知縣董秉純為書院“捐俸鳩資”,共醵銀1000兩,“發典,歲征息一百八十貫”, “倡設書院膏火”,並為諸生“增給薪米”;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前,知縣嚴長宦“捐俸,倡邑人醵錢四千貫,發典、歲征息錢四百貫”,以上各項經費總計錢766貫540文、糧1682.46升。據光緒二十年(1894年)立“整頓文社德政碑記”記載,到同治以前,“秦邑書院舊存錢壹萬餘,本發商生息為生童膏火、賓興、會試之費”,同治初年,因鎮壓回民的反清鬥爭,書院經費被挪用,以至“邑城防局囗盡”。到回民的反清鬥爭被平息後,“書院培養人材苦於無貲,遂擬每年從里民局捐收項下籌撥,俟積至壹萬串即行撤局。孰意官頻遷,事多拂意,遂致流囗囗生,年甚一年,輾轉因循,有名無實,歷千餘載而書院之疑仍自闕如。”直到光緒二十年(1895年)王兆鼎任知縣時,才“將光緒二十年捐收全撥書院”。另外,《甘肅新通志》卷三十二記載,到了光緒末年,景權書院學田“原額72畝,除荒暨水沖沙壓外,實熟地30畝。歲征租銀7錢5分。近三十年,熟地復淪於河”,書院辦學經費十分拮据。
因書院系“一邑文業”,秦安的書院自其創立起,就受到官吏和地方士紳的重視,先後講學書院並有成就者極多。歷任清代秦安知縣中,躬親課士,並有造於書院者有牛運震、蔣允焄、董秉純、李培榮、王汝銓等。]乾隆《直隸秦州新志》 記載,牛運震“取士之雋者,親授之業”,創建隴川書院,“聚諸生講習其中”。培養出5名舉人,1名進士,出現了“文教欀於昔”的局面,改變了“秦士不舉於鄉已二十年”的狀況,取得了過去90年才能達到的水平。嵌立於秦安縣泰山廟東嶽大殿西屏牆內的“蓬萊閣記碑”記載,蔣允焄“親進諸生而督課之”,以至“蔣候課衿士,則溫文俊髦之民至焉”。高秉衡民國《秦安縣誌》記載,董秉純“親訓諸生,以嗜古向學,使讀經史有用之書”。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七月就職的李培榮,“躬親課士,與董秉純並有造於書院”。鹹豐二年(1852年)授任的王汝銓“訓迪諸生,誼若骨肉”。在秦安士紳中曾主講景權書院並有成就者有薛文西、劉鈞、路天基、楊天培、高秉衡、趙文源等。]宣統《甘肅新通志》卷六十七記載,道光年間,薛文西“告歸,主講書院,成就甚多”,舉人劉鈞主講景權書院,“所獎拔皆才雋士,其卒也,貧無以殮,門人士醵金以葬”。鹹豐年間,舉人路天基“歸里後,主講景權書院,成就多人”。舉人楊天培也曾主講景權書院。光緒年間,馮國瑞 《秦安高漁山先生墓志銘》記載,舉人高秉衡“嘗主講秦安景權書院,多士”。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進士趙文源任景權書院山長,很有名聲。
清代秦安書院的創辦和存在,是形成“有清一代科甲,接踵文風之盛甲於全甘,論此有鄒魯之稱”( 民國檔案卷號01,目錄號1,全宗號73,“中國行政區域志甘肅省秦安縣資料調查表”。)的主要因素。據統計,清代秦安縣經縣學、書院培養,科考取得功名的有文進士16人(其中翰林4人),武進士4人;文舉人68人,武舉人128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從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的111年中,天水所取7名進士全部為秦安人,這在清代天水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清代秦安文教之盛。在天水成就功名者,秦安僅次於秦州區,位列第二。清代秦安所取進士、舉人,飽學文墨之士眾多,卓有成就,聞名全國的人物枚不勝舉,秦安因此被譽為“隴西小鄒魯”之美稱,書院造士之功實不可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