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1937年,成立“成縣縣立簡易師範學校”。
2001年,組建“隴南師範學校”。
2003年,升格“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8年、2013年,學校先後通過兩輪次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2014年12月,學校成為承擔教育部
卓越教師培養計畫 改革項目的全國唯一專科學校。
2015年1月,經
甘肅省人民政府 同意,學校加掛“隴南電子商務職業學院”牌子。
2019年12月、2020年7月,
西北師範大學 、
河西學院 先後在學校設立“初等教育學院”、卓越國小教師培養計畫2.0人才培養基地,聯合開展“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學生培養工作。
2020年12月,學校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被省語委命名為“甘肅省語言文字達標校”,入選首批“甘肅省語言文字推廣基地”。
2021年9月,學校入選第二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國小教育專業通過教育部師範類專業二級認證。
2023年2月、4月,學校先後入選首批“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甘肅省鄉村振興培訓基地”。
2024年5月15日,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 發布關於擬同意設定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擬同意設立隴南師範學院。性質為公辦大學;5月30日,經教育部批准在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設立隴南師範學院;6月20日,隴南師範學院與
青島大學 簽署合作框架協定;7月8日,甘肅省政府決定,即日起在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設定隴南師範學院,同時撤銷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制;7月13日,隴南師範學院揭牌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7月,學校共設有15個教學單位,開設有6個本科專業和31個專科專業。
學院
本科專業
專科專業
國小科學教育、農業生物技術、畜牧獸醫、園林技術、食品檢驗與檢測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園林技術、畜牧獸醫、農業生物技術、國小科學教育
國小數學教育、計算機套用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網路安全)
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7月,學校有專任教師507人,校外兼職教師14人,專任教師中教授26人、副教授147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353人。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市領軍人才8人、甘肅省“園丁獎”優秀教師5人、隴南市“園丁獎”優秀教師9人、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各1人,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7人、外籍教師1人。
教學建設 截至2024年7月,學校有國家級骨幹專業1個(電子商務)、省級特色專業5個(初等教育、學前教育、語文教育、美術教育、音樂教育),省級教學團隊4個(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團隊、國小教育學專業核心課程團隊、古代文學教學團隊、美術教育教學團隊),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省級眾創空間、甘肅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各1個,省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廳級教學成果獎6項,省級教學成果培育項目和教改項目共38項。
學術研究 科研成就 截至2024年6月,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8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40項);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620篇(其中:SCI、EI、CSSCI、CSCD收錄期刊以及北大核心期刊論文共350篇);出版著作、教材110種(部);各類專利授權138項;獲甘肅省社科成果獎、甘肅省科技進步獎等各類獎項56項。
學術資源 截至2024年6月,
隴南師範學院圖書館 館藏紙質圖書104.75萬冊,電子圖書42.7萬冊,電子期刊12.44萬冊。數字資源有中國知網期刊全文資料庫、博士學位論文資料庫、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會議論文資料庫、報紙全文資料庫、年鑑資料庫、基礎教育文獻資源總庫、輯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精品文化期刊文獻庫、中國精品科普期刊文獻庫、科研成果檢測系統等11個資料庫,西安數圖中國名校精品課資料庫,方正電子書,超星電子書、超星學術視頻資料庫,萬方新方誌資料庫等。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1.圓形寓意和諧,紅色象徵學校誕生於革命年代。外圓線與內圓細線之間上部為漢字校名,下半部以英文校名呼應。
2.小內圓置
禮縣 秦公陵區所出春秋青銅
鎛 圖案,以此象徵隴南厚重的歷史文化。“鎛”亦寓含校訓“博學”之義。
3.鎛上飾“隴師”二字
陰文 篆書,文字規整、典雅,具有裝飾性,頗似鎛上紋飾。上部6個小圓代表青銅鎛之
乳釘紋 ,亦有調節畫面作用。
4.鎛下凹面處書“1937”,表示隴南師範學院的前身建校於1937年。
校名校徽標準字
精神文化 養正育德,博學新民
卦辭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彖曰:......蒙以養正,聖功也。”彖辭說:蒙卦具有教養以正道的作用,這是聖人教化的功德。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象辭說:猶如一座山的下面,冒出泉水,這便是蒙卦的現象。君子之人藉此卦象,果決自己的行為,作為養育德行的標準。
《論語·雍也第六》:“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子張第十九》:“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也。”《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這段話的意思是:廣泛地學習,詳細周密地探究,謹慎思考,辨清是非,並要堅決地踐行落實。
“新民”一詞,見於《
尚書·康誥 》:“……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宅:順適,安定。作:本義是興起,為等。此處是改造、教化之義。意思是:康叔應當幫助成王居順天命,不斷教化所受殷地之民,使其曰新其德,變改為新人。
孔子的弟子
曾參 將“作新民”引入《
禮記·大學 》一文。
南宋 理學 家
朱熹 在注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一段時,將“親民”訓為“新民”。以為“新民者,革其舊染之謂也。”“革去其舊染之污也”。即教化人民改掉其舊有之缺點、惡習。
養正,指涵養正氣(剛正之氣),正義(正當的、公正的原則道理),培養學生的剛正之氣和正義感,從而能堅守正義,篤行正道。
育德,指培育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
博學,指廣泛地學習各類科學文化知識,探究原理,追尋真理,並身體力行,勇於實踐。
新民,指教育人,培養人,造就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養正育德、博學新民”的校訓,體現了師範院校的辦學使命及對全校師生員工的要求和學校辦學理念及大學精神的價值取向。
學校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