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中民俗剪紙的文化符號學解讀》是2014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張淑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隴中民俗剪紙的文化符號學解讀
- 作者:張淑萍
- 出版社:蘇州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1日
- 頁數:241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7208384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隴中民俗剪紙的文化符號學解讀》從符號學的視角,在梳理隴中民俗剪紙產生的文化背景及其歷史譜系的基礎上,分析隴中民俗剪紙的形式構造與符號特徵,揭示符號指向意義的動態化過程、解釋項的延伸與流變、意義的類型及其功能。從雙軸關係和修辭手法兩方面對隴中民俗剪紙的敘述方式加以探討,並對剪紙藝人的創作心理和創作過程做嘗試性的闡釋。
《隴中民俗剪紙的文化符號學解讀》共分九章內容。第一章是總論,概括介紹隴中民俗剪紙,並對全書各章節的內容做摘要性的綜述。第二章陳述隴中文化特徵,旨在探討隴中民俗剪紙產生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第三章闡述民俗剪紙生髮的動因,以期揭示民俗剪紙所蘊含的意圖意義及其承載的實用功能。第四章從符號學的視角對隴中民俗剪紙符號的能指(形式)本身的構造做出分類。第五章對隴中民俗剪紙符號的能指的指向性做出解釋,揭示符號形式指向意義的動態化過程。第六章依照隴中民俗剪紙的使用場合以及實用功能將其加以分類,是所指(內容)層面的分類,並對各類民俗剪紙的文化內涵做出儘可能客觀的分析和闡釋。第七章從雙軸關係入手,分析隴中民俗剪紙的敘述方式。第八章探討隴中民俗剪紙在表意過程中採用的修辭法。第九章通過追溯女性的身份變遷史,探討女性剪紙藝人的主體、自我與身份之間的矛盾與糾葛,管窺剪紙藝人的創作心理以及她們以傳承性為主、創造性為輔的創作過程。
作者簡介
女,甘肅定西人,碩士,現執教於蘭州城市學院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為文化符號學,發表相關論文20多篇。
圖書目錄
第1章隴中民俗剪紙概述
1.1文化背景
1.2隴中剪紙的歷史追溯
1.3隴中民俗剪紙符號的意義
1.4隴中民俗剪紙符號的修辭
1.5作者身份與文化品格
第2章隴中民俗剪紙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2.1大地灣文化
2.2洮河文明:馬家窯
2.3隴中先民源流考
第3章民俗剪紙的產生源起
3.1原始先民的認知方式
3.2圖騰
3.3巫術
3.4宗教
3.5口土魯番出土剪紙的再論證
第4章隴中民俗剪紙的符號特徵
4.1像似符號
4.2指示符號
4.3規約符號
第5章剪紙符號的意指關係
5.1符號的意指關係
5.2剪紙符號的意指
第6章隴中民俗剪紙的類型
6.1事人剪紙
6.2祭祀剪紙
6.3巫術剪紙
第7章隴中民俗剪紙的雙軸關係
7.1雙軸關係
7.2燈籠的雙軸
7.3板檐子的雙軸
7.4陰剪與陽剪
7.5圖案的圓滿與刪減
第8章隴中民俗剪紙的修辭法
8.1隱喻
8.2明喻
8.3提喻
8.4轉喻
8.5諧音
8.6比喻累積,形成象徵
第9章剪紙藝人的主體、身份與自我
9.1主體、自我與身份
9.2傳統女性的自我缺失與身份建構
9.3剪紙藝人的自我與身份
9.4剪紙的文本身份與隱合作者
後記
名人推薦
土地豐腴,人口繁盛,風調雨順,事業順利,這些希冀備民族都是相似的,而文化是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的不同只能來自符號的不同。列維一史特勞斯說過: “原始思維以對秩序的探究為基礎。”而憑著對中華民族出發之地的隴中民俗的研究,張淑萍很清晰地把這個結論往前推進一步: “所有的思維活動都以對秩序的要求為基礎”。
——趙毅衡